1.写“异乡”的古诗词都有哪些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代东门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鲍照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弥起长恨端。 3,《效阮公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江淹 若木出海外, 本自丹水阴。 群帝共上下, 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 万世更浮沉。 岂与异乡士, 瑜瑕论浅深。 4,《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5,《水仙子·青山隐隐水茫茫》 年代: 元 作者: 元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幽幽, 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得离筵饮泣饯行时, 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 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 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 凭何人付与娇姿。 6,《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仔细更重看。 2.写异乡的古诗词唐·孔绍安《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唐·宋之问《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唐·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李 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 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唐·高 适 《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唐·杜 甫《萤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唐·杜 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唐·戴叔伦 《题稚川山水》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李 益 《行 舟》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张 籍 《秋 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远离故乡,描写热爱现在的异乡的古诗词热爱家乡古诗名言【精选篇】 1. 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唐代诗人 白居易 2.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唐代诗人 李白 3.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东汉诗人 曹操 4. 哪能常作客,夜夜梦还家。——北宋诗人 梅尧臣 5.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唐代诗人 崔涂 6. 临流多自美,况此还故乡。——南朝梁学者 刘孝绰 7. 还家万里梦,为客无更愁。——唐代诗人 张谓 8.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杭州西湖长廊联 9. 比翼曾同梦,双龟隔异乡。——宋代诗人 邓肃 10. 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 南宋文学家 刘过 4.漂泊他乡的古诗句《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5.形容好朋友异乡相聚的古诗词有哪些1. 《杂诗》王维 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逢入京使 》王维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同十一醉忆元九》 唐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5.《重别周尚书》南北朝 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6.描述身在异乡心在家诗句有哪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 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7.描述异地相思的古诗词,越多越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生查子 朱淑真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卜算子 李之仪 君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长相思 隋·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长相思 作者: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古诗中异乡的意思两字释义一: 犹异方。谓各在一方。 【出处】:《文选·曹植》:“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李善 注:“乡,犹方也。” 释义二: 他乡;外地。 【出处】: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二:“惆怅异乡云水,满酌一杯劝和泪。” 释义三: 指外国。 【出处】:鲁迅 《集外集拾遗·之二》:“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9.秋天雨后异乡的诗词《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