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板栗的诗句/viewthread.php?tid=146935 1、中国是栗子的故乡,栽培栗子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有云:“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左传》也有“行栗,表道树也”的记载,说明在当时栗树就已被植入园地或作为行道树。 2、《吕氏春秋》记载“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所指为今燕山山脉所产的板栗,根据2007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等10个镇现辖行政区域所产的板栗为正宗的燕山板栗。板栗的产地分布甚广,世界许多国家及我国各地都有出产,但唯燕山之栗方属三美者之一,这是由当地优质水资源和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以及特定的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3、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称:“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渔阳即今天的密云县西南,范阳即现在的琢县、易县以东地方,可见燕山一带很早就是板栗的著名产地。 4、栗子营养丰富,有“干果之王”的美称。糖炒板栗始于宋代。秋后,刚出锅的栗子香味飘在街上吸引着路人,男女老少都爱这一口小吃,吃到嘴中,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从很早的时候被京、津一代地区尚传诵着赞咏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 5、史书记载道:用砂置铁釜中,加以饴糖置火上炒热,投栗其中滚翻炒炙,熟后栗壳呈红褐色,去壳后果实松、软、香、甜,为小吃珍品。炒熟后的栗子会在壳上露出一个可爱的小口,微笑得面对它的客人。拨去壳后,香气便肆无忌惮地从温热的体内窜出,直捣你的鼻腔、喉咙、胃。 据《析津日记》载"苏秦谓燕民虽不耕作而足以枣栗,唐时范阳为土贡,今燕京市肆及秋则以炀拌杂石子爆之,栗比南中差小,而味颇甘,以御栗名。" 6、清代人郭兰皋在《晒书堂笔录》中说:“及来京师,见市肆门外置柴锅,一人向火,一人高坐机子上,操长炳铁勺频搅之,令匀偏。”把炒栗子的情景描述得十分生动、具体。然而,北京糖炒栗子的要诀还有8个字:“和以濡糖,藉以粗砂”,这样才能达到“中实充满,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的理想效果。 2.求与板栗有关的古诗(一)升学踏进灰中 桂花飘香板栗黄,曹坊山上九重阳。书海奋鳍凭纵跃,天高振翼任翱翔。 (二)毕业别离灰中 星移物换三春光,板栗情深义且长。曹坊探知共磋商,万里碧空齐飞翔。 (三)灰中板栗 不争沃土立坡冈,百花过后独夏香。金杆银枝沐骄阳,栗蓬紫玉闪珠光。 (四)灰中栗花 曹坊山上栗花香,俏不争春花鹅黄。昼蔽骄阳夜驱蚊,栗香伴我当自强。 (五)板栗林初遇 春萌夏香秋来硕,蓄势寒冬永不忘。曹坊山上书声琅,君若初见励我扬。 3.关于“栗子”的诗词有哪些1. 桂花飘香板栗黄,曹坊山上九重阳。书海奋鳍凭纵跃,天高振翼任翱翔。 2. 星移物换三春光,板栗情深义且长。曹坊探知共磋商,万里碧空齐飞翔。 3. 不争沃土立坡冈,百花过后独夏香。金杆银枝沐骄阳,栗蓬紫玉闪珠光。 4. 曹坊山上栗花香,俏不争春花鹅黄。昼蔽骄阳夜驱蚊,栗香伴我当自强。 5. 春萌夏香秋来硕,蓄势寒冬永不忘。曹坊山上书声琅,君若初见励我扬。 1. 你待坚心走。我待坚心守。栗子甘甜美芋头。翁母同张口。开取四时花,绽取三春柳。一性昭然全得他,玉液琼浆酒。 2. 栗子味招全道子,芋头滋味引回头。名人吃并无忧。四三通十二,个个下重楼。*得过时冰是水,水中雨点浮沤。一来一去几时休。若教同我愿。管取得真修。 3. 栗子味堪收。更出馨香是芋头。今后吃时思想定,追求。为甚般般各六筹。细认细寻搜。芋有青苗栗有*。空外地中归一处,休休。说破玄玄 4. 栗子二三个。这芋头的端六个。分付清闲唯两个。寻思个。甘甜味,怎生个。五脏明明个。又六腑、不差些个。更有金丹此一个。十二个。请翁婆,会则个。 5. 款款的分开罗帐,轻轻的擦下牙床,栗子皮踏著不提防。 4.诗名里带栗字的诗词有哪些《鹧鸪天·竹粉吹香杏子丹》 64; 《鹧鸪天·有甚闲愁可皱眉》 32; 《浣溪沙》 108; 《临江仙·结夏駸寻逾六日》 75、应笑襄王梦里寻宋朱敦儒 《渔家傲 七夕》 24、须知风月寻常见宋范成大 、曲径穿花寻蛱蝶宋岳珂 《踏莎行·雾失楼台》 84、闲里寻闲宋无名氏 《玉楼春》 55、穿帘透幕寻朱户宋欧阳修 、怕寻酒伴懒吟诗宋辛弃疾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101; 《登飞来峰》 48; 《望岳》 19、往事如寻去鸟宋辛弃疾 、忘了寻春路宋辛弃疾 《西江月·听说金公两字》 80、欲寻陈迹怅人非唐李煜 、醉寻夜雨旗亭酒宋辛弃疾 《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70、欲寻双叶寄情骓宋晏几道 、高寻白帝问真源唐杜甫 《玉楼春》 97、梦云归处难寻宋晏几道 《满江红·一片闲心》 76; 《无题》 82; 《减字木兰花·使君那里》 59 太多了、扁舟何日寻兄弟宋陆游 、未暇先寻水竹宋张元干 《天问》 6、惊残好梦无寻处宋欧阳修 、寻得个; 《临江仙·莫向空山吹玉笛》 112;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26、花开易见落难寻清曹雪芹 《临江仙·玉貌香腮天赋与》 74、更无寻处野花香宋辛弃疾 《清平乐·沉思暗记》 85、寻枝寻叶必知根宋无名氏 《玉楼春》 89; 《满江红·紫陌飞尘》 33、花上蛛丝寻得遍宋欧阳修 《葬花吟》 18、岐王宅里寻常见唐杜甫 《玉楼春》 54、飞来峰上千寻塔宋王安石 、悠悠梦里无寻处唐冯延巳 、好把醉乡寻宋朱敦儒 、争寻穿石道宜男宋黄庭坚 、素芳寻在五陵家宋无名氏 《减字木兰花》 60; 《浪淘沙·绿树暗长亭》 110; 《沁园春·好无来由》 79; 《鹧鸪天·压蕊拈须粉作团》 68;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41; 《蜀相》 7、寻知友宋无名氏 、巫峡千寻唐司空图 《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50、叶底寻花春欲暮宋周邦彦 、梦云归处难寻宋晏几道 、且寻歌舞赏明春宋曹勋 《胡笳十八拍》。 5.含栗的古诗词《秋日过徐氏园林》包佶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欹莲。 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寄紫阁隐者》张籍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 有人时得见,无路可相寻。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 唯应采灵药,更不别营心。《山禽》张籍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李白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慧折腰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士,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行路难三首》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烂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望采纳,谢谢啦~。 6.古代有关生死观的诗句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注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⑦汗青:史册。 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7.关于鸡粟的古诗1、简述:是“鸡黍”。 2、原诗: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4、注释: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⑵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至:到。 ⑷合:环绕。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⑹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⑼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8.关于“粟”字的成语【不辨菽粟】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布帛菽粟】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不食周粟】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敝绨恶粟】指衣食粗劣。 【敝绨恶粟】指衣食粗劣。 【尺布斗粟】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沧海一粟】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尺缕斗粟】粟:谷子。比喻兄弟不和或形容数量微小。 【寸丝半粟】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斗粟尺布】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飞刍挽粟】飞:形容极快;刍:饲料;挽:拉车或船;粟:小米,泛指粮食。指迅速运送粮草。 【飞蒭挽粟】同“飞刍挽粟”。 【肤粟股栗】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鬼哭粟飞】传说苍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贯朽粟陈】钱串子断了,谷子烂了。比喻极富有。 【贯朽粟腐】穿钱的绳子朽断,仓库的粮食腐烂。形容富有之极。 【贯朽粟红】穿钱的绳子朽断,仓库的粮食发霉变红。形容非常富有。 【毫发丝粟】形容极其微小。 【毛发丝粟】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厉兵粟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历兵粟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仁浆义粟】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粟陈贯朽】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同“粟红贯朽”。 【粟红贯朽】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 【太仓一粟】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脱粟布被】吃粗米,盖布被。形容生活俭朴或生活艰苦。 【天粟马角】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握粟出卜】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 【义浆仁粟】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一丝半粟】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坐糜廪粟】糜:浪费;廪:米仓;粟:谷子,泛指粮食。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不干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