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2014年高考语文宋词专题复习

1.麻烦帮忙找下语文高考关于宋词的详细答案即评分标准,谢谢

07全国1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吧!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08年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 堂 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注]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捻(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以及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的把握能力。

理解时,抓住“捻花”“放花”两个关键动作并体会其中包含的词中 人物的微妙情感。从“手捻花枝”到“放花无语”,虽是如此自然,如此无意,如 此不自觉,更如此不自禁,却全出于内心敏锐深微的感动。

当其“捻”着花枝时, 爱花之情是何等深切;当其“放”却花枝时,惜花之情又是何等无奈。而“放花” 之后,继之以“无语”,正源于由爱花惜花而引起的内心幽微的感动。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 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即可。)

08重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09海南 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10湖南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2.语文高考重点古诗

文言文(22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王勃的《滕王阁序》

苏洵《六国论》

诗词曲(47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陶潜的《归园田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王维的《山居秋暝》

高适的《燕歌行》

柳永的《雨霖铃》

李清照的《声声慢》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