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心累的成语 诗词1、形容心累的成语: 心力交瘁 解释: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出处:冰心《南归—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我们心力交瘁,能报母亲的恩慈于万一么?” 心如死灰 解释: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精疲力尽 解释: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出处: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巽》:“蹇驴不材,骏骥失时,筋劳力尽,罢于沙丘。”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心劳日拙 解释::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出处:《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疲惫不堪 解释: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心力憔悴 解释:指代心力为之付出多,以至于劳累不堪,心力不支之意。 出处:《楚辞 渔父》:颜色憔悴。 身心俱疲 解释:比喻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很疲惫。 2、形容心累的诗词: 菩堤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李清照写的心累的诗词有什么写宋代少女李清照,在秋千上与年轻的学者赵明诚吟诗诵词,结为知音。 婚后,夫妻志同道合,相敬如宾,沉浸在诗词创作和《金石录》的编撰之中。10年后,赵明诚赴任离家,夫妻聚少离多。 金人入侵中原,李清照经历了国亡家破、背井离乡、丈夫病死异乡、古董尽数被骗的一迭迭苦痛与灾难。直到晚年,李清照仍不能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因为痛、因为愁、因为太多的无望与绝望,她曾有过沉落。然而,正是人生的大不幸与社会的大动荡,才更加提升了作为乱世女词人李清照的词格和人格,她为后人留下了一首首千古传诵不绝的精美词章。 3.求描写心累的诗十首1、《答畅参军》唐代诗人韦应物 原文: 偶宦心非累,处喧道自幽。 空虚为世薄,子独意绸缪。 译文:为官之后感觉心好累,住处非常喧哗只有道路是安静的。为世态炎凉感到空虚和惆怅。 2、《和赵生二首》宋代诗人胡寅 原文: 遍游南北与西东,欲访人间国士风。 处世甚疎皆笑我,宅心无累独奇公。 译文:游遍了东南西北的地方,想要找寻人间的国士风气。世间的人都笑话我并劝导我,但我感到心累且孤独。 3、《春日杂诗六首》宋代诗人张耒 原文: 白日照芳草,荒园乱鸣禽。 朱颜任自老,安事累吾心。 译文:太阳照在草地上,荒乱的园子里鸡鸭在嘈杂。任凭容颜衰老,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感到心累。 4、《题画山水障》唐代诗人张九龄 原文: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译文:由于被身外之物牵挂而感到心累,我现在耳力和眼力还很好,还可以分辨丹青水墨画。 5、《谢池春 花朝》元代诗人梁寅 原文: 心无累,皆佳趣。 自辞觞酌,劝客须当醉。 译文:做有趣的事情就不会感到心累,和朋友饮酒劝他需要喝醉才行。 4.有什么形容心累很无奈的诗词1、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译文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2、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 通:阑)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4、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6303739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 一作:断肠)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5.求描写心累的诗十首1、《答畅参军》唐代诗人韦应物 原文: 偶宦心非累,处喧道自幽。 空虚为世薄,子独意绸缪。 译文:为官之后感觉心好累,住处非常喧哗只有道路是安静的。 为世态炎凉感到空虚和惆怅。 2、《和赵生二首》宋代诗人胡寅 原文: 遍游南北与西东,欲访人间国士风。 处世甚疎皆笑我,宅心无累独奇公。 译文:游遍了东南西北的地方,想要找寻人间的国士风气。 世间的人都笑话我并劝导我,但我感到心累且孤独。 3、《春日杂诗六首》宋代诗人张耒 原文: 白日照芳草,荒园乱鸣禽。 朱颜任自老,安事累吾心。 译文:太阳照在草地上,荒乱的园子里鸡鸭在嘈杂。 任凭容颜衰老,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感到心累。 4、《题画山水障》唐代诗人张九龄 原文: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译文:由于被身外之物牵挂而感到心累,我现在耳力和眼力还很好,还可以分辨丹青水墨画。 5、《谢池春 花朝》元代诗人梁寅 原文: 心无累,皆佳趣。 自辞觞酌,劝客须当醉。 译文:做有趣的事情就不会感到心累,和朋友饮酒劝他需要喝醉才行。 6.诗词名句赏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首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反衬了当今社会官臣惰,贪,写出诗人自己的高尚情操,写出那无忧无虑,表达了作者十分向往这种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 "《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中心:写清幽安闲之境,表达了诗人顺应天性,怡然自适。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