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书法唐诗宋词元曲晋文章

1.唐诗宋词元曲晋文章,说说晋文章的特点

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在90分钟内完成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得分 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zhàn lán chèn shān fán zhí qínɡ bù zì jīn xiàn mù yóu lǎn ào mì qīnɡ xī kě jiàn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P”标出。(6分) 教书(jiāo jiào) 弓弦 ( xián xuán ) 窟窿(lónɡ lonɡ) 复习(fú fù) 否则 ( fǒu fǎo ) 虽然( suī suí) 3、给多音字组词。

(6分) zài( ) dà( ) xiánɡ ( ) 载 大 降 zǎi ( ) dài( ) jiànɡ ( ) 4、比一比,组成词语。(4分) 蹈( ) 洲( ) 悔( ) 致( ) 踏( ) 州( ) 诲( ) 至( ) 5、在( )里填上“的” 、“地” 、“得” 。

(3分) 光彩夺目( )春天 时间过( )真快 快快乐乐( )学习 6、把成语补充完整。(4分) 大( )小用 ( )口同声 和颜( )色 ( )雀无声 苍翠( )滴 落( )缤纷 勤学( )问 津津有( ) 7、选词填空。

(6分) ① 一( )清泉。 一( )金光 (条 束 阵 个 眼) ②妈妈的神情变得( )了。

(严肃 严格 严厉) ③那只小猫,既漂亮,又活泼( )。 (灵活 灵巧 机灵) 8、按要求写句子。

(14分) (1)扩写句子。(3分) ①一群( )蝴蝶( )翩翩起舞。

②老师( )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2)照样子写句子。(4分)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3)造句。(6分) ①从“舒适” 、“纷纷” 、“喜出望外” 、“应有尽有”中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6分) (1)“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 》中的诗句。(2分) (2)“__________________ 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课外背的古诗的题目《 》。(1分) 10、把语句补充完整。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日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仙过海—_ 。 得分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6分)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2分)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 )的事,说明翠鸟( )的特点。

2、用“——”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等候——( ) 锋利——( ) 4、仔细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 )。(1分) (二)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2分) (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绿叶 ( )的海洋 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2分) (1) 形状: (2) 颜色:开始呈 ,后来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1分)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上。(1分)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2分) 得分 你最喜欢谁? 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你的老师、同学?想一想,请你 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写一写。要用具体事例写出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语句要通顺,字迹要工整、不写错别字。要给自己的习作加个合适的题目呀! 晋文章的特点:1.古朴 2.清醇 3. 有节。

2.对联唐诗汉字晋文章下联是什么

字谜 1、字谜:皇帝新衣——袭 2、字谜:一流水准 ——淮 3、字谜:石达开 ——研 4、字谜:拱猪入门——阂 5、字谜:格外大方——回 6、字谜: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7、字谜:一千零一夜——歼 8、字谜:七十二小时——晶 9、字谜:床前明月光——旷 10、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11、字谜: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12、字谜: 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13、字谜: 要一半,扔一半——奶 14、字谜: 综合门市——闹 15、字谜: 不是冤家也碰头——硼 16、字谜: 上气接下气 ——乞 17、字谜: 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器 18、字谜: 贪前稍变就成穷——贫 19字谜:格外大方——回 20字谜: 半布春秋——秦 歇后语 瞎子进烟馆----------摩登。

(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

(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

(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

(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

(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

(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

(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

(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

(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

(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

(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

(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

(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

(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

(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

(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

(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麽人都有。

(什麽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

(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

(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

(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

(离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

(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

(龟举)。 笑话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是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对联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竹横麻竖,青黄不接短长帘 竹横麻竖,青黄交错软硬帘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3.唐诗宋词元曲中的《江杜》谁知道

是杜甫的《江村》吧?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1、抱:围绕。 2、长夏:盛夏。

3、微躯:微贱的身躯,诗人自指。 4、但有故人供禄米:此句或为“多病所须惟药物”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

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奢求呢?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

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

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

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

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

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

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

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

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江村》一诗,在艺术处理上,也有独特之处: 一是复字不犯复。

此诗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字皆两见。照一般做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

现在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很象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要用复字来弥补。

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字“事事”,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枝撑之感了。 二是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

“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

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

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三是结句,忽转凄婉,很有杜甫咏怀诗的特色。

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做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怅之感。

杜甫很多登临即兴感怀的诗篇,几乎都是如此。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

4.描写冬天的唐诗宋词元曲76首要是五言诗哦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8.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懂大》)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狐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10.驻马听·吹 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11.江天暮雪 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12.天净沙·冬 白朴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衷草孤村.13.大德歌 冬 关汉卿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1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1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16.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17.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8.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9.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2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1.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2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2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5.《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26.《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7.《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8.《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2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30.《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31.《冬夜答客》【唐】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32.《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33.《负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34.《冬夜》【唐】白居易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35.《观放白鹰其一》【唐】李白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我知道的好像就这么多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