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叶延滨的诗歌

1.哪里有诗人叶延滨的诗歌<黄土谣>

叶延滨 : 男, 1948 年生于哈尔滨,当代诗人,散文家与批评家。

作品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杂文、小说、评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诗刊》主编。 1968 年在四川省西昌高中毕业后,先后在延安李渠公社插队当农民,在延安军马场当牧工、仓库保管员,在陕南略阳的工厂当团委书记,在西昌地委当新闻报道员。

1978 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文编专业,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诗歌作品《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诗歌奖,诗歌作品《早晨与黄昏》获北京文学奖,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2 年毕业后到四川省文联任《星星诗刊》编辑,其后任主编,并任四川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当代杂文报》副总编等。

1994 年调入北京广播学院任文学艺术系主任, 1995 年调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任副主编, 2001 年任《诗刊》常务副主编和法人代表。现为《诗刊》主编。

乞今已经出版的文学专著,诗集有《不悔》( 1983 年)、《二重奏》( 1985 年)、《乳泉》( 1986 年)、《心的沉吟》( 1886 年)、《囚徒与白鸽》( 1988 年)、《叶延滨诗选》( 1988 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1989 年)、《蜜月箴言》( 1989 年)、《都市罗曼史》( 1989 年)、《血液的歌声》( 1991 年)、《禁果的诱惑》(1992年)、《现代九歌》(1992年)、《与你同行》(1993年)、《玫瑰火焰》(199 4 年)、《二十一世纪印象》( 1997 年)《美丽瞬间》( 1999 年)、《沧桑》( 2002 年)、《叶延滨短诗选》( 2003 年);出版的文集有《生活启示录》( 1988 年)、《秋天的伤感》( 1993 年)、《二十二条诗规》( 1993 年)、《听风数雁》( 1996 年)、《白日画梦》( 1998 年)、《戏说神游》( 1998 年)《永恒之脸》( 1999 年)、《梦与苹果》( 1999 年)、《叶延滨散文》( 1999 年)、《路上的感觉》( 2000 年)、《储蓄情感》( 2000 年)、《擦肩而过的影子》( 2000 年)、《诗与思》( 2001 年)、《黑白积木》( 2001 年)、《叶延滨随笔》( 2002 年)、《从哪一头吃香蕉》( 2002 年)、《烛光与夜声》( 2003 年)《叶延滨杂文》( 2004 年)及《叶延滨文集(四卷)》( 2004 年)等共有四十部。 其作品在 1980 年以来先后被收入国内外三百五十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

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意、德、日、罗马尼亚、波兰、马其顿文字。代表作长诗《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 1979 年—— 1080 年),诗集《二重奏》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新诗集奖( 1985 年—— 1986 年),其余还有诗歌、散文、杂文分别先后获四川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青年文学奖等50余种文学奖。

2.叶延滨的主要作品

称呼的无穷韵味当代诗歌的发展以及面临的境遇不算灵感算发现张家界水墨阴沟和细节另种忆旧童年的乌鸦和都市的麻雀腾冲行记风景线上的烟囱风情如画流行与流言马场的诗社吃竹笋屙背篼——谈文说艺札记我的时尚物品简史海的韵味你的手上也有一朵花总有一朵花正在为你开放细雨霏霏中的碉楼裹蒸与诗睁眼闭眼蝈蝈骨牌和草蛇戴墨镜的脸让诗歌成为更多人的亲密朋友虹喝凉水星河与灯河盘子定律春天来了,树木飞向它们的鸟迎新春在戈兰高地拿撒勒风情改革:青春与诗的时代——记1980年“青春诗会”前后追 忆两进耶路撒冷“票证”的故事钉在纸板上的蝴蝶一百元的传记从加利利湖到戈兰高地一弯月亮上了山(外一首)邮票往事——人生杂说纪念品真诚使诗永恒为超越完美鼓掌——看北京残奥会感怀奥运引出的联想从奥运会开幕式彩排想到的亚特兰大的光荣与疼痛——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梦想成真的奥运月亮走,我也走阳台与梦阳光清明的诗歌之路树与我北京四环路:地底的传奇殷墟杂感一个启蒙时代最深刻的故事珍惜火柴的记忆大爱,也许只是一滴谁解法兰西风情(五)简写巴黎谁解法兰西风情(四)里昂的色调谁解法兰西风情(三)格拉斯的香水和 阿维尼翁的皇宫谁解法兰西风情(二)悬崖上的金丝鸟笼谁解法兰西风情(一)最美的海岸与最好的药方与影子打架细节是生活的证据最酷是编剧蝈蝈、骨牌与打草惊蛇茶会凉压低声音大嘴与小嘴那时,人生只差一厘米坏人是什么人我到底是谁小榄美菊(外一章)伊犁三唱(组诗)读?还是不读?情书像一片落叶望云天姥山拾翠亲近自然 享受和谐——也谈如何享受诗歌被咬的尴尬保持弹性睢宁风情诗心如石,诗意如水回忆细节月亮走,我也走青春的另一重定义热闹与寂寞文学井盖的偷窃者离的自由老妪与少女怀念一座小山丘流通的“花瓶”“知道分子”的学富五车不能当真文学食疗生活中的“重点”对习惯保持清醒好书是最早的老师叶延滨写意人生:文学是一种燃烧读书求什么心得爱莲新说活着与活法“勇敢”的报复江湖的“情”与“义”风干的记忆(外一首)从生活中开掘诗意的田禾换个角度看成功者我爱你唉,事儿妈!睢宁风情不公平与不相同生活这个老话题命运理性的拐杖灵感之道增城三宝权力的鞋子欲望的筷子餐巾的自豪感此时此刻情爱的门锁怀旧的茶杯贼惦记“阴阳人”与“八卦经”写在水上的名声谁是今天的“产业工人”吃竹笋屙背篼珍惜火柴的记忆高等教育不是“科举”从高考风气乱弹“阳谋”听出味儿来——关于诗歌灯火的温情——往事忆趣谁给命运平反?珍贵与珍惜梦开始的地方说 玉友谊的手套为“经典”下定义绝对经验之谈记车牌号的母亲读《霜凝诗词选》杂感谁为梦境下载“补丁”初进边城开远小记重访杜甫草堂歌唱情书时代的爱说不清谢幕现代语汇学习:和平片断祥林嫂活到今天会……神州小札报摊与电子时代广告逗你玩诗人是什么样子凤凰城小别“糊涂”是快乐之源。

3.哪里可以看到叶延滨的作品

叶延滨,1948年11月17日出生于哈尔滨市。

以后随父母南下,在四川读完中学。1969年初,他在全国掀起的上山下乡浪潮中被席卷到延安李渠公社插队,71年底参加工作,先后在军马场、部队、地方工厂、文工团和党政机关工作,当过牧工、宣传干事、专职团委书记、文工团创作员、新闻干事等。

78年考上大学后,叶延滨勤奋创作,才思喷涌,先后在《延河》、《诗刊》、《北京文学》、《星星诗刊》、《四川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多家有影响的报刊发表近百首诗作。他因此突出的创作成就而被《诗刊》邀请参加了著名的第一届青春诗会,从此成为在青年诗界牢牢地占有重要地位的佼佼者。

他的代表作是发表在《诗刊》80年第十期上的《干妈》。这组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手法新颖的力作一经问世立即在中国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一致好评,深受诗坛的肯定和读者的喜爱,并荣获中国第一届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作品奖。

叶延滨因此成为获得全国新诗最高荣誉的大学生诗人第一人。 他的其它作品《那时,我也是一个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也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

在校期间,他的诗作还荣获过“北京文学奖”、“飞天大学生诗苑奖”,为大学生诗人做出了榜样。与叶延滨同时齐名的还有78级吉林大学中文系学生徐敬亚和王小妮、77级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高伐林、77级湖南湘江师范学院大专班物理系学生徐晓鹤、78级浙江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孙武军、78级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骆晓戈、78级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徐国静等七位大学生。

他们同样因创作成绩突出而参加了著名的第一届青春诗会,成为大学生诗人中的代表人物。

4.请以“面对喧嚣”为题目作文,写一篇记叙文

我们这个步履匆匆的喧嚣人生,诗歌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绝唱?近日,《诗刊》主编、著名诗人叶延滨做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畅谈“诗歌与人生”,他指出,现代人更需要诗歌的滋养,诗歌有助于人们从喧嚣中摆脱出来,栖息于诗意之中,过上一种慢生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在听了叶延滨的讲座后,勉励在座的大学生说:“叶老师对诗歌和人生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诗歌可以让每个人都维持着小小的自我,这正是它的最大意义。”

■叶延滨的诗意人生

谈到"诗歌与人生"这个宏大的命题,叶延滨现身说法,从自己的故事开始讲起。身为《诗刊》掌门人,叶延滨的一生都和诗有缘,因诗而名。但说起当初是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叶延滨却笑着说:"我本来是新闻系的学生,一不小心却成了诗人。"

1978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当时招考的学校提出,有特长的学生可以特别考虑。叶延滨闻讯将在报刊上发表的几首诗剪下来,寄到了招生办。凭借着这几首诗歌,30岁"高龄"的他敲开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现中国传媒大学)的门。"我很幸运,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全国第一次青春诗会。"那次"青春诗会",叶延滨交的作业,就是他的成名作:《干妈》。就这样,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了 《星星》诗刊的编辑,后又调到了 《诗刊》。

写了一辈子诗的叶延滨认为,青年时代是创作诗歌的黄金年代,十八岁的青年都是诗人。当有学生请他朗诵一首自己的作品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首创作于大学时代的 《廊》:一条太长太长的长廊/我的眼睛在彩柱画檩的世界/走累了……

■诗歌史是中国人的情感史

在被一些人称为"诗歌衰落"的当代,很多人对是否还有人在读诗表示怀疑。对此,叶延滨认为,诗歌史就是中国人的情感史,只要人不死,情不死,诗歌就不会死,"不在于读诗的人有多少,而在于诗歌史中渗透了中国人的情感发展历程,可以说,诗歌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基因。"叶延滨说,中国人没有宗教,那么是什么将中国人的情感凝聚在一起呢?答案是诗歌。"诗教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叶延滨举例说,中国父母在教育小孩子时,并不是让他进教堂去接受薰陶,而是让小孩背诵唐诗宋词,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认识到什么是美,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认识到什么是爱。孔子如此强调《诗经》的作用,正是因为诗教可以促进人们对社会、自然和家庭伦理等各方面的认识。"人的内心世界是无限的,和宇宙一样可以无限开拓。热爱诗歌,可以让你学着去发掘内心的丰富。"叶延滨强调,热爱诗歌能促使人们热爱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所以爱诗的人会比较快乐一点。

■写作新诗也要有"底线"

比较起旧体诗来,新诗可谓流派众多百花齐放,曾有评论家提出,有些现代诗就像把一篇散文割裂了,只需要不断敲回车键就能写出一首诗来。对于这种现象,叶延滨指出,新诗入门的门槛很低造成了随意,但判断一首诗能否成其为诗,还是需要一些 "底线"的,他用事情、前后、新旧、规矩、上下、雅俗、有无、动静、内外、上下这八个关键词说起了诗之所以为诗的一些特点。

对于诗歌创作中出现的口水化、低俗化倾向,叶延滨表示,诗歌的确需要创新,但不能离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崇高,这才能起到引人向上、净化灵魂的作用,否则会走向反面。他特别指出,颂诗如果写得不好,也会起负面作用,对那个写出了"纵作鬼、也幸福"的诗人,叶延滨毫不客气地评价说,这首诗把肉麻当歌颂,是一首让中国所有诗人都觉得丢脸的诗》》。

》对话叶延滨

5.在书上看到有一个叫叶延滨的人,他是谁

叶延滨

1948年11月17日生于哈尔滨,在成都读小学,在凉山西昌读中学,在延安插队,在富县总后军马场当牧工、仓库保管员,后陆续当工人、工厂团委书记、文工团创作员及新闻报道干事等。1978年考入大学,在校期间获全国诗歌奖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协会《星星》诗刊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共12年整。1994年调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诗刊》副主编、常务副主编、主编及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享受**政府津贴专家。 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1980)、第三届中国新诗集奖(1985—1986)以及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至今已正式出版个人的专著,有诗集《不悔》(1983)、《二重奏》(1985)、《乳泉》(1986)、《心的沉吟》(1986)、《囚徒与白鸽》(1988)、《叶延滨诗选》(1988)、《在天堂与地狱之间》(1989)《蜜月箴言》(1989)、《都市罗曼史》(1989)、《血液的歌声》(1991)、《禁果的诱惑》(1992)、《现代九歌》(1992)、《与你同行》(1993)、《玫瑰火焰》(1994)、《二十一世纪印象》(1997)。文集有《生活启示录》(1988)、《秋天的伤感》(1993)《二十二条诗规》(1993)、《听风数雁》(1996)、《白日画梦》(1998年)等以及文集40部。其余作品自1980年以来被收入了国内外15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俄、德、日、意、韩等文字。

6.关于上海的诗歌(现代诗)

【现代诗歌】不眠的上海 二十一楼的窗外跳动着东方明珠的眼睫一闪一闪 深邃的夜空星星没了光芒月亮也羞涩的躲进云间 转动晶莹的眼珠妩媚的电波轻轻飘过半个天俯望黄浦江流淌百年故事的倒影微动述说衷肠 梦轻手轻脚地从眼睑下溜走没有带上对情人的思念杂乱的思绪围绕着城市穿过 浮想联翩与霓虹约会的广场象白天一样昂奋簇拥四方情侣的外滩兴奋的无法入眠外白渡桥正穿起苏州河喜怒哀乐的长衣褪去城市的浮躁 与黄浦江静静交谈 七荤八素的晚餐与胃液打架让胆汁评判还是掉进小肠温柔的陷阱慢慢地缠绵脂肪剩余价值的积累变成大肚便便臃肿的体态挡不住城市流行爆炸的情结 窗外的风在闪烁的群星中寻觅它的伙伴穿过缝隙震动了玻璃的情怀让热浪有了一丝快感思绪舞动心脏 与夜一起滑过不眠的上海 一、黄浦江上的霓虹 夜晚,梦正搅乱枕头的思维,涟漪的守望,推开临江的窗。

心灵走出串成霓虹的眼睛,闪烁射透江上来往的绚丽。 匐卧千年的长龙,瞳憬上海的明天----世博的家园、国际化大都市。

江水化解袅袅炊烟,变换成鳞次栉比的楼群。 东方明珠的额头、金茂的腰板、国际会议中心的胸膛,把七彩的心情倒印进激昂的江里,回收人们瞻望的意念。

我枕着黄浦江上的霓虹,追想:昨天你吸收母亲的乳汁慢慢地长大;今天你已经强壮的收拢世界;明天你就要繁衍今天的辉煌。

7.延滨在1986年的《人民文学》发表了哪些诗歌

《黄土瑶》发表于1986年《人民文学》第一期

叶延滨,1948年11月17日生于哈尔滨,在成都读小学,在凉山西昌读中学,在延安插队,在富县总后军马场当牧工、仓库保管员,后陆续当工人、工厂团委书记、文工团创作员及新闻报道干事等。1978年考入大学,在校期间获全国诗歌奖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协会《星星》诗刊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共12年整。1994年调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诗刊》副主编、常务副主编、主编及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乞今已正式出版个人的专著,有诗集《不悔》(1983)、《二重奏》(1985)、《乳泉》(1986)、《心的沉吟》(1986)、《囚徒与白鸽》(1988)、《叶延滨诗选》(1988)、《在天堂与地狱之间》(1989)《蜜月箴言》(1989)、《都市罗曼史》(1989)、《血液的歌声》(1991)、《禁果的诱惑》(1992)、《现代九歌》(1992)、《与你同行》(1993)、《玫瑰火焰》(1994)、《二十一世纪印象》(1997)。文集有《生活启示录》(1988)、《秋天的伤感》(1993)《二十二条诗规》(1993)、《听风数雁》(1996)、《白日画梦》(1998年)等30余部。其余作品自1980年以来被收入了国内外15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意文字.

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1980)、第三届中国新诗集奖(1985—1986)以及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8.关于古代诗歌的现代诗

貌似真没有哦,反正我是没有读过。大概说明的倒是有:

《唐朝的秋蝉和宋朝的蟋蟀》

作者:叶延滨

唐朝来的秋蝉

不太讲究平仄,它毕竟不是

李白,李白只有一个而唐朝的秋蝉

很多,很多的秋蝉

就让天地间高唱前朝盛世调

冰河铁骑兮大河孤烟

四方来朝兮长安梦华

啊,风光过的蝉是在用歌唱

为那个盛夏而唱

气韵还好,气长气短仍然高声唱

只是毕竟秋了

秋蝉的歌,高亢而渐凉

宋朝的蟋蟀无颜

北宋无院

南宋的无庭

无院无庭的蟋蟀躲在墙根下

也要哼哼,也要叽叽

丢掉江山的宋朝也哼哼叽叽

忙着为歌女们填词

难怪躲进墙根的蟋蟀也要唱

小声小气

长一句再短一句

虽是声轻气弱

却让闺中人和守空房的美人

失眠,然后在蟋蟀的抚慰里

长出美女作家,凄凄切切烈烈!

唐去也,唐蝉也远了

宋去也,蟋蟀也远了

无蝉也无蟋蟀的现代都市

只有不知从哪儿来的风

吹弹着水泥楼间电话线的弦

请拔唐的电话,请拔宋的电话——

忙音!忙音!忙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