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 山雨 一夜山雨中 下一句是什么偰逊的山雨 (元)偰逊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 不知溪水长,只觉钓船高。 译文: 山中下了一夜的雨,风在树林顶端怒号。 我不知道溪水涨了,只是发觉钓鱼的小船更高了。 就诗本身,形象生动,语调明快,不假雕饰,纯乎自然之趣,写得十分含蓄。 诗是作者避居高丽时的作品。但诗中其实表达了内心的凄凉苦寂,隐含着对时局的忧患。 《山雨》在中国被收入于《明诗综》。《明诗别裁》中在收录《山雨》的同时,并有“纯乎天颓”的评语。 2.古诗<;山雨>;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不知溪水长,只觉 爱问知我看了一下这诗的背景, 如他的代表作《山雨》,写了内心的凄凉苦寂,隐含着对时局的忧患。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 不知溪水长,只觉钓船高。 就诗本身,形象生动,语调明快,不假雕饰,纯乎自然之趣,写得十分含蓄。 在汉文典籍中,也只能见到《明诗综》中收录的五言绝句《山雨》。 《明诗别裁》中在收录《山雨》的同时,并有“纯乎天颓”的评语。 说情趣,还真是有点牵强. 回答: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疾风骤雨,由“林端风怒号”可见雨势夹杂于疾风之中,将树林吹动地响声大作。 (回答是要注意对诗句的白话还原) “林端风怒号”借树的响动写风雨; “只觉钓船高”借渔船在溪水中的跌宕起伏,写雨中风高浪急; 两处都未正面写风雨,可又将风大雨急写的淋漓尽致,极富情趣。 3.唐诗《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诗的开头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从通篇着眼,如果不能在接着展开的三、四句中将“胜事”写得使人心向往之,那么,其余写“赏玩忘归”的笔墨,势将成为架空之论。 在这吃紧处,诗人举重若劲,毫不费力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能设想还有比这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第四,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呢!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article.aspx?id=21624 4.写十首关于“山”的四句古诗1、《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5、《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8、《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代: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9、《蜀道难·其二》 南北朝:萧纲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10、《柏林寺南望》 唐代: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5.三十首带山的古诗1.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 《山中》作者: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3. 《望天门山》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 《长相思·山一程》作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5. 《山行》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6. 《山中》作者: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7. 《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8.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9. 《夏日山中》作者: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10.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1. 《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2. 《山亭夏日》作者: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13. 《山中杂诗》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4.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5. 《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16. 《鲁山山行》作者: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7.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8. 《夜宿山寺》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9. 《山园小梅·其一》作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20. 《九日齐山登高》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1. 《山中问答》作者: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2. 《西塞山怀古》作者: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3.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作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4. 《山中雪后》作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25. 《与诸子登岘山》作者: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26.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作者: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7. 《山中留客》作者: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8. 《山中与幽人对酌》作者: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29. 《山房春事二首》作者: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30.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旅眺》作者: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1.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作者: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32. 《万山潭作》作者: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33.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作者: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34.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6.春晴 夜寺山寿 元曰古诗《春晴》 唐 王守仁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山寺夜起》 清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古诗《夜》夜 诗人:刘长卿 朝代:唐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弄棹白苹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山鸟怨。夜 诗人:刘长卿 朝代:唐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弄棹白苹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