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对诗歌的认识

1.对诗歌的看法八百字

写诗是偶然 ——灵遁者 从我写诗到现在,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

其实我算不上诗人。诗人只是一个好听的名头。

它也没有给我带来生活的面包,可是如聂鲁达说的:“你的笑比面包重要。” 对于我,也可厚颜说:诗歌就好比抽烟,会上瘾。

可是你如果问我为什么开始写诗歌。我却只能说是偶然,或者是我懒的缘故。

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对于诗歌的乐,是一次班级内部诗歌朗诵会上。我这个口吃的人,以一首叶挺的《囚歌》,竟然拿了头等奖。

奖品是一个大皮子笔记本,我是喜欢的不得了。那时候我初一,那时候我当上了班长,那时候掌声很多。

这就是我与诗歌的缘分。我突然觉得作文写的好,不如诗歌写的好。

短短几句,就那么有力量。可是那种想法,很快就埋没在学习中。

初一的下半学期,我们的语文课学习诗歌了。众所周知,写作文会提示:“诗歌除外,体裁不限,字数不得少于八百字。”

也就是说从小学,我们几乎没有被要求写过一首诗歌。我现在才觉得这短短的十几个字,对于诗歌是多么残忍!对于未来的诗人也是多么无情。

可是这次,破天荒要求写诗歌了。所以我想来想去。

写了一首《海潮》,算是我人生意义上的第一首诗歌。原诗歌就如下面写的。

《海潮》我成为蒸汽在高空漂泊 一个徘徊又回来了,在一条小溪汇聚着 海潮是我时刻的梦想 我流啊流啊 从小溪流入大溪,再汇入大河 我才知道梦不会轻易实现 我的心在永不停的前进 我深信下一站的下一站就是大海 浅滩、小湾、大山……都不能将我阻挡!所有美丽的诱惑在梦没有醒时是平淡的 思念大海的痛苦比一路遭受的更痛苦 我流啊!流啊!多少日多少月—— 好些同伴不相信下一站的下一站是海 我看着,想了很多 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我有一个真梦 在梦里我好像听到了海浪的声音 看到气势磅礴的、蔚蓝的大海 她是那么亲切让我向往 她在向我呼喊着 我流啊!流啊!往往就是这般现实 我误入旱河,梦彻底摧毁了我 一天我梦到大海母亲 她说:在你存在时只要梦在希望就在 等待,等待,等待…… 一场特大暴风雨 让我重新奔流,奔流 释放我所有的力量 “看那是海潮!”岸上孩子们叫道 海潮不是一定要在大海吗?不!不一定是!我经历了海潮的经历,具备了海潮的具备 我仍在奔流,梦会继续下去—— 对的,就是这样的一首诗歌。当时我很满意。

而真正让我后来继续写诗歌的原因,首先不是自己,是老师,是外力。 当时的老师是一位女老师,姓张。

她的脚有一点问题,听说是先天的,走路一高一低。但是我非常敬重这位老师。

毫不夸张的说,她就是我的诗歌启蒙老师。 不是说她教给我怎么写诗歌,怎么理解诗歌。

而是她让我点燃了我自己,不仅仅是诗歌,还有其他的信念。这些全部就在老师的十几个字里。

我全部看到了。 这个评语,我一直记着。

老师评语是这样的:“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向往、追求和为了梦永不放弃的信念。“它”是你吗?对初学者来说,这很不错,希努力。

2005年3月21日。张老师” 也只有看着老师评语的时间,我知道我写诗到现在10年了。

其实后来,我喜欢上诗歌之后,我读了我2005年,2006年写的好多诗歌。 都觉得太垃圾,就都给撕了。

写诗歌,一度停顿了,几乎没有在写。高中又学习诗歌了。

写了两首,漂亮的女大学老师给了我肯定。后来再写作文,我干脆不愿意写了。

其实是赖,其实是有些叛逆。那时候沉迷于读网络小说,为看小说。

于是就以写诗歌代替作文。 没有想到,女大学老师竟然默许了。

尽管后来,女大学老师点名让我停止写诗歌。我还是坚持写。

最后换来的评语是:“题材不符,不予评价。” 而那个时候,看到那样的标语。

我还跟周围的兄弟们炫耀。呵呵,由此看来,我是个十足的坏学生了。

再后来,写诗歌真的就是习惯了。我从来不写日记。

我就把诗歌当日记。我可以看着我的诗歌,想起我是什么时候写的,当时是什么情景。

10年了,我不说诗歌怎么怎么好,我也不说诗歌是语言的什么什么。很多大文豪,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关于诗歌的文章了。

10年里,我的产量并不高。撕了一些,丢了一些,剩下的大概不足150首诗歌。

不过我从来,不在乎数量。因为我不是卖字的。

不是因为我不愿意卖。其实在写诗歌的路上,有这么一件事,在当时算是对我的打击。

我用笔工工整整,抄了自己的10多篇文章,几十首诗歌,邮寄给我网上找到的一个“文化名人。” 你们应该想象到结果了,结果是没有结果。

我都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收到我寄出去的文档。半年后,还没有消息,我才不再想这个事了。

可想而知,对于我来说,这是个打击。 最让我经常想的是,我那十多篇当时我认为写的可以的作品,我竟然没有了底稿。

现在我很想回头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章,让我有勇气去做这样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可以很舒心的笑的。

为当时的自己鼓掌,觉得简单可爱极了。我唯一获得稿费的诗歌作品是《沉思》这首很简单的诗歌。

原文是这样的。《沉思》此刻 有人在哭 有人在笑 有人在沉默 此刻 有人离去 有人新来 有人在徘徊 此刻 我在沉思—— 诗歌发在一个不知名的诗刊上,叫《无花果》。

稿费是20元。我把取款单给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高兴极了。

2.关于诗歌的了解

诗歌的由来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v诗歌何时称之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v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 v古诗二言至十一言之始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v题画诗之考 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 这里首先应该说明什么是题画诗?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 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虽说比较简单,但确实是对画扇的歌咏。 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在题画诗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我国的题画诗,六朝时已经产生。

3.我学诗歌心得体会700字

走进诗歌,犹如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激发起我们的好奇心。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意境,每一首词都有一字独特。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首诗开始,诗就成为了文化的代言词。这次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也让我们知道了更多关于诗的理解。

有句话说,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交流,也是为了感受。世界上最美的也许不是花朵,不是自然,不是蓝天,不是海洋……

一首诗,能绽放出艳丽的花朵,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发现蓝天似的广阔,学到海洋一样的知识。诗,是我们语言表达的另一种独特的方式。走在林间的小路上,披着月光,感受到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或者是坐船在湖面上,看到朵朵莲花,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时候,细心观察身边的每一处景物,也许就能在其中发现一首诗。感受到每一种意境,也许就能提笔唱出藏在心中的话语。

诗告诉我,年轻时不努力,到了年老时学习,悲伤也是徒劳。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诗告诉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在庐山里。教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诗告诉我,每吃一次亏,就会得到一次教训,增长才智。让我们明白了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

记着小时候,经常被爷爷逼着背古诗,那时候的我是多么幼稚啊,还那么憎恨古诗。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古诗积累量已经完全输给了其他同学。从古诗中得到的也是少之又少,因为背诗时只是囫囵吞枣地背下字来,从不惦记古诗的意思。我想告诉大家,古诗并不是枯燥的东西。不要看表面的黑体汉字,只要认真体会了,就会发现它的美丽所在。让我们走进诗歌的大门,来到这万紫千红的诗词花园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