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北宋词坛代表人物

1.宋代词坛有哪些派别

文学史上,一般将宋词分为三大流派:以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张孝祥,张元干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以姜夔、吴文英、张炎等人为代表的格律派.

不过一般都是分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词的流派

a.婉约派:北宋初年,受到晚唐、五代的词风影响,以婉约为主。这类词作以小令为主,辞句婉丽,内容偏重男女之情,游子思乡之叹,远人别离之恨。格调含蓄婉约,后世推为词的正宗。

b.豪放派:此派之词是北宋词坛之大突破。这类作品,气势豪迈,意境清新,不拘音律,随意抒写。题材广泛,内容或抒发感情,或议论说理,境界较婉约派扩大,感情亦较奔放。

c.格律派:格律派词人多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词调,作品格律严谨,音调谐美,辞句工巧典丽,内容以抒情和咏物为主。

2.宋代词的演变历程(包括:主要人物及其代表词作)

宋词的发展历程如下:

一、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二、北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

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2、第二个阶段

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

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3、第三个阶段

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

扩展资料:

宋词分类按不同性质可分为三类:

1、折叠按音乐性质分类:

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2、折叠按拍节分类:

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3、折叠词牌来源划分类: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也就不再另拟题目了。《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3.南宋豪放词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谁

豪放派

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

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张炎《词源》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上述诸条都可印证此说。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可移向豪放派。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清朝的豪放词人如陈维松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由于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某些豪放词篇遂有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这些亦是无庸讳言的。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苏词《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 昨日春》、《青玉案 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4.南宋豪放词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谁

豪放派 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 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张炎《词源》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上述诸条都可印证此说.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可移向豪放派.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清朝的豪放词人如陈维松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由于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某些豪放词篇遂有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这些亦是无庸讳言的.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苏词《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 昨日春》、《青玉案 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5.宋代文学,代表宋代词坛的两大风流人物是苏轼和李清照,名句

苏轼:词句: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水调歌头》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江城子》 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19.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20.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2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3.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 。 《念奴娇·赤壁怀古》 2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诗句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游金山寺》 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1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庐山烟雨》 13.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文句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晁错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前)赤壁赋》 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寻寻觅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水昼》。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