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翊

1.带有“翊”字的诗句有哪些

1、《赐道士邓紫阳》——唐代李隆基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译文:我知道经过几次祭神后,神灵定会保佑我消灭残余的胡人。

2、《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唐代刘禹锡

翊圣崇国本,像贤正朝伦。

译文:辅佐天子是立国的基础,像圣贤一样刚正朝纲。

3、《奉和圣制途经华山》——唐代张九龄

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译文:密集的山峰其势高耸,前后左右辅佐拥戴的主驾气势隆隆。

4、《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所献》——唐代岑参

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

译文:在时势动荡之际取得成功,辅佐天子使天下安定。

5、《送僧归护国寺》——宋代钱惟演

无功翊熙明,何力当优绩。

译文:没有功德的加持就没有光明的利禄,什么样的成绩才算是优秀呢。

2.诗经柏舟讲的什么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俞平伯认为:“通篇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读诗札记》)关于此诗的作者和主旨,在历史上曾有长期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派:一派认为作者是男性仁臣,《毛诗序》说:“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另一派认为作者是女子,《鲁诗》即以为是卫宣夫人所作,说:“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刘向《列女传·贞顺》)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女子所作。观察整首诗的抒情,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确实不像男子的口气。从诗的内容看,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

3.翊字这个字在哪些诗词中出现过

送殷侍御赴同州 贾岛

冯【翊】蒲西郡,沙冈拥地形。

中条全离岳,清渭半和泾。

夜暮眠明月,秋深至洞庭。

犹来交辟士,事别偃林扃。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白居易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余杭太守时。

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故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西平王挽词 权德舆

【翊】戴推元老,谋猷合大君。

河山封故地,金石表新坟。

剑履归长夜,笳箫咽暮云。

还经誓师处,薤露不堪闻。

送王相公赴范阳 钱起

【翊】圣衔恩重,频年按节行。

安危皆报国,文武不缘名。

受脤仍调鼎,为霖更洗兵。

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

料敌知无战,安边示有征。

代云横马首,燕雁拂笳声。

去镇关河静,归看日月明。

欲知瞻恋切,迟暮一书生。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李乂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

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

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

4.一首诗带有翊字和泠字的诗句有

尘世游荡久了,莲如一朵圣洁镜花钿开于心海。菩提树下,我俯首冥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皎月吻悠悠淼莲,垂须戏湖光,念空了,踏上觉悟之途,采一颗安之净雅素莲,寻根溯源。

岁月磨迹,残痕伤疤,谁忍掀开,再浸盐悟痛一番。芙蓉娇羞藏绿墅,若隐若现,待人遐想弄舟寻。脱俗淡雅,水中情动婉颦一笑,醉了多少才子之心。

碧荷连波,莲花净土,莲心洁净语露,沾湿一颗颗悲悯哀愁游子心。

5.“ 翊榛” 什么意思啊

翊飞翔的意思.

榛是一种坚果.

1.(形声。从羽,立声。本义:飞的样子)

2.同本义 [flying]

翊,飞貌。——《说文》

3.同“翌”。明日(年) [next]

4.越若翊辛丑,诸生庶民大和会。——《汉书·王莽传上》。颜师古云:“翊,明也。”

又如:翊日(明日)

词性变化

翊yì

1.通“翼”。辅佐[assist a ruler]

翊赞季兴。——《三国志·吕凯传》

左内史更名左冯翊。——《汉书》

2.又如:翊天(辅佐天子);翊戴(拥戴辅弼);翊卫(辅佐护卫);翊化(辅佐教化);翊佐(辅佐);翊亮(辅佐);翊从(护卫随从)

3.恭敬 [respect]。如:翊翊(恭敬的样子)

zhēn

(形声。从木,秦声。本义: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同本义 [hazel]

榛,榛木也。——《说文》

山有榛。——《诗·邶风·简兮》

女贽不过榛栗枣。——《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又如:榛林(榛木林) 榛果 [hazelnut] 丛生的树木 [jungle]

木丛生曰榛。——《广雅》

隐于榛薄之中。——淮南子·原道训》。注:“聚木曰榛,深草曰薄。”。

种中文名:榛

种拉丁名: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Trautv.

种别名 :榛子、平榛、毛榛

科中文名:桦木科

科拉丁名:Betulaceae

属中文名:榛属

属拉丁名:Corylus

国内分布:黑,吉,辽,蒙,冀,晋,豫,宁,甘

海 拔:400-2400

命名来源:(诗经)[Pl. Imag. Descr. 10 1844]

中国植物志:21:050

英文植物志:4:288

最低海拔:1300

最高海拔:2100

生 境:沟谷或山坡灌木丛中或疏林中

药用部位:种仁(榛子)

药用功能:能补脾,和中,开胃

形态特征和分布:它的果实是坚果,我们通常叫做榛子。榛约有15种,为落叶灌木和乔木,原产于北温带。株高3至36米。落叶,叶互生,倒卵形,有锯齿,叶面上有绒毛。榛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一株榛上既有雄花也有雌花,这叫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黄色葇荑花序;雌花排列成短的穗状花序,中央红色;晚冬时节现花。坚果棕色,圆形或长圆形,通常为1至4厘米,部分或全部包埋于总苞内。欧洲榛和大榛以及这两个欧亚种与美洲榛和喙状榛的杂交种均产优质坚果。土耳其、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榛子的主要生产国。榛树还被当做珍贵的绿篱和观赏树种。欧洲榛和美洲榛的叶子到了秋天时色彩十分美丽。榛是深根性中等耐阴树种,在排水良好的土壤和充足阳光下结实最好。扁桃、胡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

用途: 果供食用和榨油;树皮、枝、叶可提取鞣质和生物碱。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