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至的十四行诗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如下: 1、由于十四行有严格的规则,即使在欧洲,许多写诗的人也都把它视为畏途,不敢轻易采用。 2、冯至在他的十四行诗中,还借用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如暗示、象征、联想、跳跃等反映人的感觉、印象和心理状态。 3、为抽象概念、哲学思维找到血肉之躯,降感性和理性有机地综合起来,是二十世纪初英美现代派诗人和理论家庞德和艾略特所特别强调的。 4、在思想内容上,它们摒弃了诗人早期渚歌抒写“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的低沉情调,表达了注视现实、培养情操的心愿; 5、在艺术上,诗人较熟练地运用了十四行诗这种西方古老的格律诗形式,显示了杰出的艺术才华。 要说具体特点只能具体到诗了,这是境界的诗,我很崇拜 希望帮到你 2.冯至的文学创作成就是什么成就: 冯至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文化学术上颇多建树。他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并且成就斐然,以诗集《昨日之歌》、《北游》享誉一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创作的《十四行集》更是在中国新诗的写作中开创新体,独步文坛,影响深远。除创作外,冯至先生在中外文学上同样贡献卓越,他既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又精通欧洲文学,他对杜甫和歌德的研究成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学术史上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而作为教育家,冯至先生恂恂儒雅,诲人不倦,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功的外国文学、尤其是德语文学研究和翻译人才,同时,冯至先生一生为我国外国文学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对我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有筚路蓝缕之功 艺术特色: 诗作感情真挚,表达委婉细腻,语言于整饬中保持自然,重要遗词用韵,旋律舒缓柔和,有内在的音节美,因而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3.现代诗派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对于现代诗的创作,首先必须了解一下现代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学习创作现代诗显得 异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 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此外,相对于初中生来说,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通过对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创作了,那么在创作中我们又必须注意些什么? 三、怎样写诗? 诗歌是美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 一个好的想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如: 张开你的大嘴巴, 为人民服务.(何舟《剪刀》). 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想象,写出来的诗歌是干涩的.想象能使一件细小的事物显示出惊人的魅力.如: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冰心《繁星》) 花儿长在墙角本来就平凡,且容易被人们忽视,倘若只欣赏自己的美貌,它便变得更加渺小了.诗人在这里通过想像,以花喻人,从一件平凡的事物得出了不平凡的道理.没有想象,是写不出这样富有启发性的诗句的. 其次,诗的情必真,只有真的东西它才可能是美.要能从生活中找到能打动自己的内容,然后再以诗的语言,诗的形式去抒写它.这样才能让人产心灵的共鸣,也使诗变得有意义.如: 你是那么渺小 在黑夜里奔跑 …… 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 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卜聪《萤火虫》) 小诗人在诗的最后感情饱满的一句“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对奉献者发出了深情的讴歌.但这样的诗句是需要从心去体验才能得出来的.如果小诗人对萤火虫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没有用心灵与萤火虫进行对话,没有把自己换位成萤火虫来体验萤火虫的生命和生活,他是不能写出这样精警的诗句来的. 有想象这张翅膀,情感的力量,诗的美也会应运而生. 但我们要清楚,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4.现代诗的特点特征有哪些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 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 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 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 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 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 张、象征等。 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 歌内容。 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 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 比如 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 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 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 挫折” 。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 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关于现代诗: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指“五四” 以来的诗歌。 有抒情诗,有叙事诗,还有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就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 的艺术概括,凝集着鲜明强烈的感情,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 和鲜明的节奏。 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闲话新诗 一、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白话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是在对传统文学解构的同时建构起来的。 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新诗的创作原则,这就是必须“推倒词调曲 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 怎么做。” 胡适提出的新诗创作“作诗如作文”的指导思想,成了中国新诗最基本的创作规范, 也是促成新诗以自由诗为主要文本形式的重要原因。 1917 年 2 月《新青年》第二卷上刊载 的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早见诸报端的新诗作品,1920 年 3 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 胡适《尝试集》 ,是中国新诗的第一部诗集。1921 年郭沫若诗集《女神》的问世,显示了中 国新诗的初步成就,也意味着新诗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20 年代诗坛较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是象征诗派和新月派,前者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等,后者则以闻一多、徐 志摩为代表。到了 30 年代,围绕着当时影响较大的文学刊物《现代》杂志,许多优秀诗人 纷纷登上新诗创作舞台,这其中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 30 年代艾青、藏克家等 诗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诗创作已经步入成熟期。40 年代是中国新诗的收获季节,以胡 风、冀汸、曾卓、鲁黎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以郑敏、穆旦、袁可嘉、杜运燮等为代表的九 叶诗人,以及写出水平相当高的《十四行诗》 (共 27 首)的西南联大代表诗人冯至,他们的 相继出现, 40 年代的诗坛呈现出群星璀璨、使 熠耀争辉的繁荣态势。 1949 年后直到新时期, 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新诗创作出现了相对的低潮期,这一时期以贺敬之、郭小川等人的 **抒情诗较有影响。新时期以后,中国新诗再度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创作局面,以艾青、流沙 河、公刘等为代表的“归来诗人” ,在“复出”后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作;以舒婷、顾城、杨炼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派,用现代的诗歌写作技巧勾勒了青年一代的真实心灵世界,把 中国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度。 随后,以海子、韩东、王家新、于坚等为代表的新生代 (又称“第三代” )诗人,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来演绎新诗,使中国新诗在 20 世纪末出现了群 雄逐鹿、异彩纷呈的状况。综观 20 世纪的新诗创作,可以看出其间不乏优秀诗歌和优秀诗 人,但总体来看,新诗的成就还不高,还没有出现唐诗宋词那样的经典作品,也没有出现李 白杜甫白居易等享誉世界、照亮历史的大师级诗人。 即便如此,新诗还是在中国几代诗人的 不懈努力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了某些共同的文学文体特征。 二、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以抒情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以较短的篇幅来具体形象地凸显诗人的主体 意识,集中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抒情性。晋代文论家陆机曾指出: “诗缘情而绮靡。” 就是强调诗歌是因情而生,缘情指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认为: “感人心者,莫先 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也是把情感放在诗歌表达的第一位。 从篇幅上来说,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 5.废名的诗有何特点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 他既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学者。除创作了一些风格特异的小说、诗歌、散文之外,他还撰写有《谈新诗》、《杜诗讲稿》等著作。 《废名讲诗》由两大部分构成,一为“废名讲新诗”,一为“废名讲旧诗”。两个部分均以成集者为主体,其他散见于报刊杂志上的集外文,一律按发表时间顺序列于所属部分之后。 本书所收废名著述,多据其手稿整理、排印,其中《古代的人民文艺——〈诗经〉讲稿》、《杜甫论》、《杜诗稿续》(即《杜诗讲稿》后三讲)、《杜甫诗论》是首次公诸于世。 废名的主体风格和最高成就。 总体说来,大致有三大特点: 一是散文化倾向。废名的诗往往是信笔所致,挥洒自如,行乎当行,止乎当止。 同时废名又是运用经济的文字,废名说:“我过去写的新诗,比起随地吐痰来,是惜墨如金哩!”(废名:《谈谈新诗》)废名将文言字词运用到新诗的语句当中并活用典故,即是极大的尝试和探索。如“我学一个摘花高处赌身轻”,将吴梅村的诗句直接引入,嫁接得多么自然,毫不费力气。 二是以禅写诗。1922年废名怀着一颗极大的向往之心来到北京,不久却是面临新文学阵营的内部论争、分裂,废名陷入极度苦闷之中。 随后1927年张作霖率军进入北京,北京文人纷纷南下,北方文坛显得格外冷清寂寞,废名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心理由苦闷趋于封闭,性格更内向,思维方式侧重于内省,在急剧变化的时代洪流中废名找不到可辨清方向的思想作指导,于是躲进西山参禅悟道。汪曾祺、卞之琳都曾以此时的废名为原型刻画一个“深山隐者”形象。 废名此时思想艺术的变化很明显表现在他的小说《桥》和《莫须有先生传》上,以至他的朋友温源宁教授怀疑他受英国的伍尔芙、艾略特影响,然而不单是小说,这一变化也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上。至此废名诗风大变,内容颇费读者猜详。 废名以禅写诗,读者应该以禅读诗。苏轼说:“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废名的许多诗句看似半通不通,无逻辑可言,其实他的诗像李(商隐)诗温(庭筠)词一样,表面不能完全文从字顺,但骨子里的境界却是高华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像“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谁又能只通过字面而不借助想象和领悟去理解呢?废名大约是最早将禅引入新诗的诗人,1947年黄伯思(黄裳)在《关于废名》中指出:“我感兴趣的还是废名在中国新诗上的功绩,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是中国新诗近于禅的一路。” 废名的这些诗大多成于一时,“来得非常之容易”,有的是吟成的游戏之作,不可与之较真,亦不可轻易放过,因为里面“实在有深厚的力量引得它来,其力量可以说是雷声而渊默”。如“我倚着白昼思索夜/我想画一幅画/此画久未着笔/于是蜜蜂儿嘤嘤地催人入睡了/芍药栏上不关人的梦/闲花自在叶/深红间浅红”。 废名的诗像晚唐诗词一样有“担当(寂寞)的精神”和“超脱美丽”(废名:《关于我自己的一章》)。 三是美与涩的交织。 废名的诗美是天然的,诗情是古典的,往往令读者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美丽,有仿佛得之的感觉。这是废名的诗晦涩的表现。 废名的诗融儒释道为一体,并有现代主义之风,使得废名的诗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废名曾以《掐花》为例说它是 “新诗容纳得下几样文化的例证”(废名:《〈小园集〉序》)。 废名有的诗确实难懂,如“黄昏街头的杨柳/是空中的镜子/对面小铺子的电灯/是寂寞的尘封/晚风将要向我说一句话/是说远天的星么”。真是诗人将要呓语,是说一首诗么? 抗日胜利后,废名再一次经历思想大变,这一时期尽管只有七首小诗,却不可小觑。 废名经历九年跑反、避难,开始同情于“人类的灾难”,痛恨于“人类的残忍”,呼吁和平,诅咒战争,追求真理。我们很难认为《四月二十八日黄昏》《鸡鸣》《人类》等诗与废名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风格、思想是一样的,至少这几首小诗的思想取向、诗风追求已经大迥异于以前了,而且好懂许多,更接近现实主义,我们不妨认为这是诗人在经历战乱以后新的诗艺追求,如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的诗歌,在同时期则如冯至的十四行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