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迁莺清明节古诗带拼音《喜迁莺·清明节》原文: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喜迁莺·清明节》拼音版: qīng míng jiē ,yǔ qíng tiān ,dé yì zhèng dāng nián 。 mǎ jiāo ní ruǎn jǐn lián qián ,xiāng xiù bàn lóng biān huā sè róng ,rén jìng shǎng ,jìn shì xiù ān zhū yāng 。rì xié wú jì gèng liú lián ,guī lù cǎo hé yān 注释: 1、连乾:又写作“连钱”,马的妆饰物。 《晋书·王济传》:“尝乘一马,着连乾鄣泥。”梁元帝《紫骝马》诗:“金络铁连钱。” 2、“香袖”句:因袖长而鞭被笼住一截,故言“半笼”。 3、鞅(yāng 央):马颈上的皮套子,用来套车的轭头之类。 2.宋词燕山亭怎么读要有拼音《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词作。徽宗皇帝在被掳北行途中,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 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朝代:宋代 作者:赵佶 原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拼音 cái jiǎn bīng xiāo ,qīng dié shù zhòng ,dàn zhe yān zhī yún zhù 。xīn yàng liàng zhuāng ,yàn yì xiāng róng ,xiū shā ruǐ zhū gōng nǚ 。yì dé diāo líng ,gèng duō shǎo 、wú qíng fēng yǔ 。chóu kǔ 。xián yuàn luò qī liáng ,jǐ fān chūn mù 。 píng jì lí hèn zhòng zhòng ,zhě shuāng yàn ,hé céng huì rén yán yǔ 。tiān yáo dì yuǎn ,wàn shuǐ qiān shān ,zhī tā gù gōng hé chù 。zěn bú sī liàng ,chú mèng lǐ 、yǒu shí céng qù 。wú jù ,hé mèng yě xīn lái bú zuò 。 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以及诗歌的表达特色,结合诗歌的情感思路进行具体分析.“晓帘垂,惊鹊去,好梦不知何处”诗人在梦中梦见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形象而别致表现了诗人的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以及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诗歌的情感特点,特别是要结合诗人的生平进行具体分析.本诗没有直接表达内心的感情,而是用十分含蓄的情感来突出一种内心的期望.答案:(1)一场好梦(梦见了分离已久的亲人)横遭“惊鹊”打断,(情景重现1分)无一字涉及思念抱怨之意,而思念之情埋怨之情自见,(感情2分)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孤栖无眠,思念远人的情态.(2分)(2)①此词写春日闺中女子的怀人念远之思,但作者并不直接言情,而是含而不露地表达离情.(2分)②上片借景抒情.红烛飘花,炉香掩烬,画楼更残,窗际月明,一切都是酒醒所见、所闻,烘托和渲染了主人公落寞、孤寂之感.(2分)③下片化用典故.主人公好梦被惊醒,眼前只有那寒梅.结尾化用《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的境界入词,暗示相思之苦,尤觉含蓄不尽.(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