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大雅灵台

1.诗经 灵台 翻译和赏析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々。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注释 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yōu)鹿:母鹿。 ⑺濯濯:肥壮貌。

⑻翯(h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wū):叹美声。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

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痈(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痈”不同,见戴震《毛郑考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逢(péng)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

公:读为“颂”,歌。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原文翻译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作品赏析 去过豫园的游客,都知道进入园门看到的第一座建筑叫三穗堂,但对那里面高高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写着的“灵台经始”四字,却没多少人懂得其含义。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大雅-灵台》这一篇。

《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痈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其实,《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

自然这是从当时作者的一面来说,如果从今天读者的一面来说,会同意这样的本篇概述:“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程俊英《诗经译注》) 此篇共四章,第一、二两章章六句,第三、四两章章四句。

(按:毛诗分五章,章四句,不甚合理,兹从鲁诗)第一章写建造灵台。灵台自然是台,但究竟是什么台,今所流行的各家注译本中多不作解释。

按郑玄笺云:“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也。”陈子展《诗经直解》也说:“据孔疏,此灵台似是以观天文之雏型天文台,非以观四时施化之时台(气象台),亦非以观鸟兽鱼鳖之囿台(囿中看台)也。”

这一章通过“经之”、“营之”、“攻之”、“成之”连用动词带同一代词宾语的句式,使得文气很连贯紧凑,显示出百姓乐于为王效命的热情,一如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民情踊跃,于兴作自见之。”而第五句“经始勿亟”与第一句“经始灵台”在章内也形成呼应之势。

第二章写灵囿、灵沼。“翯翯”,鲁诗作“皜皜”,即“皓皓”。

此处文句似倒乙,“白鸟翯翯”一句似应在“於牣鱼跃”一句之后。因为第一,“白鸟”有人说是白鹭,有人说是白鹤,总之是水鸟,不应该在“王在灵沼”句领出对池沼中动物的描写之前出现。

第二,孙鑛说:“鹿善惊,今乃伏;鱼沉水,今乃跃,总是形容其自得不畏人之意。”(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姚际恒也说:“鹿本骇而伏,鱼本潜而跃,皆言其自得而无畏人之意,写物理入妙。”

(《诗经通论》)这表明鹿伏与鱼跃应是对称的,则“於牣鱼跃”一句当为此章的第五句。第三,“麀鹿濯濯”与“白鸟翯翯”两句都有叠字形容词,既然“麀鹿濯濯”(有叠字词)句由“王在灵囿”句引出,则“白鸟翯翯”句须由“王在灵沼”句领起,且当与“麀鹿濯濯”句位置相对应,这样章句结构才匀称均衡。

(这样的解释从文词上说较合语义逻辑,然在叶韵上似亦有不圆通之处,而且上古诗文写于人类语言文字发展史的早期,体格并不像后世那么纯熟,句式错杂不齐,也是常事,因此,此未必正确,仅供参考而已)但不管有无倒乙,此章写鹿、写鸟、写鱼,都简洁生动,充满活力,不亚于《国风》、《小雅》中的名篇。 第三章、第四章写辟痈。

辟痈,一般也可写作辟雍。毛传解为“水旋丘如璧”,“以节观者”;郑笺解为“筑土雝(壅)水之外,圆如璧,四方来观者均也”。

戴震《毛郑诗考证》则说:“此诗灵台、灵沼、灵囿与辟痈连称,抑亦文王之离宫乎?闲燕则游止肄乐于此,不必以为太学,于诗辞前后尤协矣。”按验文本,释“辟痈”(即“辟雍”)为君主游憩赏乐的离宫较释之为学校可信,当从戴说。

离宫辟雍那儿又有什么燕游之乐呢?取代观赏鹿鸟鱼儿之野趣的,是聆听钟鼓音乐之兴味。连用四个“於”字表示感叹赞美之意,特别引人注目

而第三章后两句与第四章前两句的完全重复,实是顶针修辞格的特例,将那种游乐的欢快气氛渲染得十分浓烈。 说到。

2.请问“灵台”最最早的意思具体指什么

你想问的是鲁迅先生这句诗的意思还是灵台这个词的意思?越地免不了遭遇外族引弓神箭的侵犯这个解释非常的.,不知道你怎么理解的,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自题小像》写于1903年,这年鲁迅21岁,51岁重写.最早写本诗是赠给许寿裳先生的.用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纵然祖国处于浓重的黑暗中.关于本诗由于理解的不同,对于其中某些词语的指代一直有不同的解释,但都认同鲁迅先生是通过本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现在的学者大都认同陈忠远先生《鲁迅诗编年笺证》对本诗的看法,有兴趣你可以去看看.灵台,旧时指心,也是人体的穴位,陈忠远先生《鲁迅诗编年笺证》里说灵台出自《诗经》,但是《诗经》中的故事并没有直接提出灵台这个词,相传周文王伐密须,成功后出现类似彩虹的气候特征,建灵台,古址为今甘肃省灵台县.但是《诗经·大雅·皇矣》和资治通鉴里虽然都记载了这个故事,但是并没有直接提到这个词,最早提出这个词的可能是《西游记》第一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里方寸就是指的心,而斜月三星也就是心字.。

3.诗经 灵台 翻译和赏析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々。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注释 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yōu)鹿:母鹿。 ⑺濯濯:肥壮貌。

⑻翯(h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wū):叹美声。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

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痈(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痈”不同,见戴震《毛郑考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逢(péng)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

公:读为“颂”,歌。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原文翻译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作品赏析 去过豫园的游客,都知道进入园门看到的第一座建筑叫三穗堂,但对那里面高高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写着的“灵台经始”四字,却没多少人懂得其含义。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大雅-灵台》这一篇。

《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痈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其实,《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

自然这是从当时作者的一面来说,如果从今天读者的一面来说,会同意这样的本篇概述:“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程俊英《诗经译注》) 此篇共四章,第一、二两章章六句,第三、四两章章四句。

(按:毛诗分五章,章四句,不甚合理,兹从鲁诗)第一章写建造灵台。灵台自然是台,但究竟是什么台,今所流行的各家注译本中多不作解释。

按郑玄笺云:“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也。”陈子展《诗经直解》也说:“据孔疏,此灵台似是以观天文之雏型天文台,非以观四时施化之时台(气象台),亦非以观鸟兽鱼鳖之囿台(囿中看台)也。”

这一章通过“经之”、“营之”、“攻之”、“成之”连用动词带同一代词宾语的句式,使得文气很连贯紧凑,显示出百姓乐于为王效命的热情,一如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民情踊跃,于兴作自见之。”而第五句“经始勿亟”与第一句“经始灵台”在章内也形成呼应之势。

第二章写灵囿、灵沼。“翯翯”,鲁诗作“皜皜”,即“皓皓”。

此处文句似倒乙,“白鸟翯翯”一句似应在“於牣鱼跃”一句之后。因为第一,“白鸟”有人说是白鹭,有人说是白鹤,总之是水鸟,不应该在“王在灵沼”句领出对池沼中动物的描写之前出现。

第二,孙鑛说:“鹿善惊,今乃伏;鱼沉水,今乃跃,总是形容其自得不畏人之意。”(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姚际恒也说:“鹿本骇而伏,鱼本潜而跃,皆言其自得而无畏人之意,写物理入妙。”

(《诗经通论》)这表明鹿伏与鱼跃应是对称的,则“於牣鱼跃”一句当为此章的第五句。第三,“麀鹿濯濯”与“白鸟翯翯”两句都有叠字形容词,既然“麀鹿濯濯”(有叠字词)句由“王在灵囿”句引出,则“白鸟翯翯”句须由“王在灵沼”句领起,且当与“麀鹿濯濯”句位置相对应,这样章句结构才匀称均衡。

(这样的解释从文词上说较合语义逻辑,然在叶韵上似亦有不圆通之处,而且上古诗文写于人类语言文字发展史的早期,体格并不像后世那么纯熟,句式错杂不齐,也是常事,因此,此未必正确,仅供参考而已)但不管有无倒乙,此章写鹿、写鸟、写鱼,都简洁生动,充满活力,不亚于《国风》、《小雅》中的名篇。 第三章、第四章写辟痈。

辟痈,一般也可写作辟雍。毛传解为“水旋丘如璧”,“以节观者”;郑笺解为“筑土雝(壅)水之外,圆如璧,四方来观者均也”。

戴震《毛郑诗考证》则说:“此诗灵台、灵沼、灵囿与辟痈连称,抑亦文王之离宫乎?闲燕则游止肄乐于此,不必以为太学,于诗辞前后尤协矣。”按验文本,释“辟痈”(即“辟雍”)为君主游憩赏乐的离宫较释之为学校可信,当从戴说。

离宫辟雍那儿又有什么燕游之乐呢?取代观赏鹿鸟鱼儿之野趣的,是聆听钟鼓音乐之兴味。连用四个“於”字表示感叹赞美之意,特别引人注目。

而第三章后两句与第四章前两句的完全重复,实是顶针修辞格的特例,将那种游乐的欢快气。

4.古诗文中的灵台到底是什么样子

灵台作为建筑

不是单独指某处

譬如

台名。周文王建。

《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台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台名。传说 夏桀、商纣建。

《晏子春秋·谏下十八》:“ 殷 之衰也,其王 纣 作为 顷宫 、灵台 ,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

台名。春秋 时 卫侯 建。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卫侯 为 灵台 于 籍圃 。”

此外

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也叫灵台。

有时候学宫也这样称呼

但这些都消亡了

道家又指

位于额头 古代修仙之人把此处称为灵台

中医药学名词

也将

额头正中

称之为灵台

它还借指

指心;心灵

或者

放灵柩或死者遗像、骨灰盒的台

5.《诗经》中“于乐钟鼓,于乐辟雍”的“乐”怎么念

读yue【四声】

原文出自

《大雅·文王之什·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々。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翻译: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前句为钟鼓的节奏美好,后句为离宫【离宫是指在国都之外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宫殿,皇帝一般固定的时间都要去居住】的音乐让人不想回去。

此处指音乐,所以念yue。

6.【诗经中关于子弦的诗】

打击乐 1 .鼓 皮革制。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邶风 击鼓 国风 唐风 山有枢 国风 陈风 宛丘 小雅 彤弓之什 彤弓 小雅 鹿鸣之什 伐木 小雅 彤弓之什 采芑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楚茨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小雅 都人士之什 白华 大雅 文王之什 绵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鲁颂 有駜 商颂 那 2 .鼛 大鼓。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大雅 文王之什 绵 音高 3 .贲 大鼓。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4 .应 小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5 .田 大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6 .县鼓 悬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7 .鞉 摇鼓。手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商颂 那 音桃 8 .磬 石制。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商颂 那 9 .钟 金属制。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唐风 山有枢 小雅 彤弓之什 彤弓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楚茨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小雅 都人士之什 白华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10.钲 古时号令士众进退的一种乐器。 小雅 彤弓之什 采芑 11.镛 大钟。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12.庸 镛。大钟。

商颂 那 13.缶 陶制。 国风 陈风 宛丘 音否 14.柷 形如漆桶,中有椎柄,连底撞之,令左右击。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音祝 15.圉 状如伏虎,敲击以止乐。一作敔。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音语 弹拨乐 16.琴 五弦或七弦。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鄘风 定之方中 国风 郑风 女曰鸡鸣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 小雅 鹿鸣之什 棠棣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小雅 桑扈之什 车舝 17.瑟 二十五弦。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鄘风 定之方中 国风 郑风 女曰鸡鸣 国风 唐风 山有枢 国风 秦风 车邻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 小雅 鹿鸣之什 棠棣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吹奏乐 18.笙 竹制。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19.簧 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国风 王风 君子阳阳 国风 秦风 车邻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 小雅 小旻之什 巧言 20.龠 竹制,三孔笛。 国风 邶风 简兮 音月 21.龠 竹制,三孔或六孔。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音月 22.筦 管。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音管 23.篪 竹制。

小雅 小旻之什 何人斯 大雅 生民之什 板 音池 24.管 竹制,六孔。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商颂 那 25.箫 排萧。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26.埙 陶土制。 小雅 小旻之什 何人斯 大雅 生民之什 板 音熏 其它 27.簴 挂钟鼓的架子。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28.虡 植木以悬钟磬,其横者曰旬。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音巨 29.枞 业上悬钟磬处以彩色为崇牙。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音匆 30.业 旬上大板。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31.崇牙 设在业上,形状象牙齿。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音道 32.树羽 在崇牙上设的五彩鸟羽。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