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异同从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要从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就要从二人所处的社会大背景说起 异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并峙的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史”一个高扬浪漫主义风帆;一个手握现实主义大笔.二者皆是以诗人的个人特性结合时代特点而自成一家的.一个冠以“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冠以“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李白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 李白想做官而不得,而放浪形骸的一生,形成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情绪起伏,充满矛盾是他诗歌的主要特点)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杜甫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共同谈论诗,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发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kuí)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死后,按其遗愿.,和其祖父同归葬在洛阳市东约23公里的偃师县杜楼村.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杜甫又被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他所写的诗,被人称为“诗史”.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2.李白、杜甫的诗各十首「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洛阳陌」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静夜思」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李白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东林寺僧」李白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贺宾客归越」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北风」杜甫 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 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吾慕汉初老,时清犹茹芝。 「客从」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白马」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李监宅」杜甫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重题郑氏东亭(在新安界)」杜甫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赠李白」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得云字)」杜甫 田园须暂往,戎马惜离群。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 「晚行口号」杜甫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3.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抒情特征上有什么不同一、总的评价: 地位和评价.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的伟大诗人,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兼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人物,被称为“诗仙”;杜甫则是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被称为“诗史”“诗圣”. 背景、个性和风格特色.李白和杜甫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裴斐观点) 李杜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由于出身、个性、经历和个人才能的不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总的说来,李白的诗歌表现为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杜甫的诗歌表现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李白多平民的个性、自豪和反抗;杜甫多人道主义的关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二、不同风格的表现 李白诗歌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感情热烈,气势宏大,想像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李白诗歌形成于唐朝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李白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积极入世的.比如,蜀道雄奇险峻,难以表述,李白却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在《蜀道难》中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神话传说,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写黄鹤不得飞过、猿猱愁于攀援,映衬出人在其上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险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或个人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 天宝三年(744年)被迫离开长安后,李白在失意和痛苦中的诗作仍表现出豪放洒脱的风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表现出乐观主义天性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梦游天姥吟留别》则表现了在失意和幻灭之中的反抗和放达,一个平民的傲骨和自由不羁的天性.“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的诗歌表现为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以及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特征.他的风格逐渐在苦难的生活中形成,特别是安史之乱时期和晚年的生活.杜甫终身的愿望是“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这种愿望有如“葵藿倾太阳、物性固未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使他有博大的圣人情怀和济世救民的执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揭露,对百姓有深切的同情.他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和《兵车行》都是这样的作品.《兵车行》为历代所推崇,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艺术上寓情于叙事,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不同意象的运用 袁行霈认为,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飘逸与沉郁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意象群上.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病桔等,“在这些被损害与被遗弃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作者指出,李杜风格的不同还体现在意象的组合上.李白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象疏体的写意画,三两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杜甫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依据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李杜意象疏密的不同还表现在诗的章法上:李白的诗章法疏宕,跳跃性强,诗的节律也比较急迫,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杜诗意象之间的脉络相当分明,。 4.求李白和杜甫的诗各20首杜甫诗全集 「酬韦韶州见寄」杜甫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杜甫 佳士欣相识,慈颜望远游。甘从投辖饮,肯作置书邮。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杜甫 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 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 遭乱实漂泊,济时曾琢磨。形容吾校老,胆力尔谁过。 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鶱腾访知己,淮海莫蹉跎。 「长沙送李十一(衔)」杜甫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 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重送刘十弟判官」杜甫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 本枝凌岁晚,高义豁穷愁。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登舟将适汉阳」杜甫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5.求李白 杜甫的诗词「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行路难三首」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白马篇」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清平调词三首」李白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23.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4.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7.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2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9.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李白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新安吏 作者: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6.写友情、李白、杜甫的唐诗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唐朝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唐朝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7.李白和杜甫的诗词杜甫:《石壕吏》、《蜀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咏怀古迹五首》 、《兵车行》 、《望岳》 、《春望》、《绝句》、《旅夜书怀》 、《清明》 、《登岳阳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李白: 《静夜思》、月下独酌 蜀道难 鸟夜啼 战城南 将进酒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赠汪伦 送孟浩然之广陵 夜宿山寺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渡荆门送别 春夜洛城笛 只有这么多,尽力而为了。 8.杜甫,李白的诗各三首杜甫: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悲陈陶」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 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