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老干部退休的诗歌

1.老干部退休 是什么诗句

来源网页:

妙趣横生的古人“退休诗”

转载▼

退休制度,古已有之。据《周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意即做官的到了70岁就要“还禄位于君”,告老还乡。但退休后,朝廷是不再发给俸禄的。例如东汉大臣郑均在建初六年(81年)退休时,章帝(刘旭,76年-88年在位)只赐给他一个“终身尚书”的空名,没有分毫退休金。

到了唐代,朝廷规定,只有五品以上官员退休后才发给一半的禄米,但不发银两。极个别的经皇帝特批,才多少发点钱。至于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后俸禄也即停发。因此,绝大多数官员一般情况下,只要身体和精力应付得了,都不愿退休,能混一天是一天。

直到宋代,据叶梦得(1077年-1148年,高宗时官拜尚书左丞)所著的《避暑录话》一书记载,998年,真宗帝赵恒登基后才正式颁诏规定:文武百官退休后一律按其俸禄发给一半退休金,从此,才形成一种固定的退休金制度;明代,退休年龄提前到60岁,由于退休后,地位和权力都失去了,所以不少官员尽量拖延退休时间,成为官场上的一大弊端。有人写诗讥讽道:

绿水红莲客,

青衫白发精。

过厅无一事,

咳嗽两三声。

这首诗生动地勾勒出这种官员吃喝玩乐,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尸位素餐的丑态。

与上述情况相反,也有少数有自知之明的贤达之士,退休年龄一到(有的还不到)就主动请求退休,让年轻官员顶替上来。他们当中有人还作了退休诗以表明心志。

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文学家、医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456年-536年)就作过“退休诗”:

眼前流水自悠悠,

歇卧偷闲恋绿畴。

笑看金笼牵鼻去,

等闲落得用鞭抽。

这首诗题在一幅画上。画面上有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一头却被套上笼头,牵着鼻子,受人抽打驱使。两牛形成鲜明对照。陶弘景作这幅 画并题上这首诗,送给礼请他再度出山任职的梁武帝(502年-549年在位),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心意。“山中宰相”的雅号便是由此而来的。

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雍熙年间,时任苏州太守的孙冕已60多岁,他自感体力不支,精神不振,在给太宗写了告老还乡的奏折后,写下退休诗以明心志:

人生七十鬼为邻,

已觉风光属别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

早谋泉石乐天真。

去年河北曾逢李,

今日淮西又见陈。

寄语姑苏孙太守,

也须抖擞旧精神。

写罢,不等皇帝批准,他便带着家小离任回归家乡新淦(今江西新干县)。诗中表明知老而退,扶持新人的观点。归隐山林,安度晚年,乐观中不乏幽默。

明代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军师刘伯温(1311年-1375年)也曾作退休诗自娱。诗云:

买条黄牛学种田,

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

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

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都增价,

老了文章不值钱。

洪武四年(1371年),他刚满60岁,以弘文馆学士身份退休。

这里

2.关于退休的诗句

1、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宋代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译文: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出自唐代杜甫的《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译文:各郡的百姓都讴歌你,不忍心你离去,你在三朝为官,多么光荣。

送走你我独自回到江村,寂寞地度过剩下的岁月。 4、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译文:看屋檐外的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我已经退隐,半夜在瓢泉听风观雨,春天在雪楼看草赏花。

年纪大了,可没有什么大毛病,赋闲之后,躬耕田亩,自食其力。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译文:我被关在笼子里很久了,没有自由,今天终于回到了大自然。 6、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

——唐代司空图的《华下》 译文:不用去四处游历山川寻找长生的秘诀,退休就是我的养生的药方。

3.关于退休的诗句有哪些

1、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出自唐代杜甫的《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释义: 远送你从这里就要分别了,青山空自惆怅,倍增离情。什么时候能够再举杯共饮,昨天夜里我们还在月色中同行。

各郡的百姓都讴歌你,不忍心你离去,你在三朝为官,多么光荣。送走你我独自回到江村,寂寞地度过剩下的岁月。

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释义: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出自宋代苏轼的《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释义: 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渐渐听到山谷中流冰融化的声音,原野上一望无际的新草,遮没了烧过野火的旧痕。

几亩荒僻的田园留我在这儿居住,半瓶浑浊的老酒等待友人来温。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

4、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

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释义: 宇宙中日月行走,不停地转动,人世间万物也不断地发生不断地消亡。

您看屋檐外的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我已经退隐,半夜在瓢泉听风观雨,春天在雪楼看草赏花。

年纪大了,可没有什么大毛病,赋闲之后,躬耕田亩,自食其力。 您外出宦游,一定会十分思乡念归。

您回到家里,会吃黄鸡,饮白酒,到村社祭祀土地神,生活自在安详充满情趣。祖国西北的土地沦陷金人之手,抗战壮士手握长剑欲杀敌报国却不被起用,而投降派执政者只是清谈空论,不想收复失地。

希望您为抗金复国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后再退隐。 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释义: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