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银杏诗经

1.关于银杏的古诗句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欧阳修《鸭脚》诗,写道:“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在《答梅宛陵圣俞见赠》一诗中有句:“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梅尧臣收到欧阳修的诗,则依其韵作《酬永叔谢予银杏》诗:“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

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瑞鹧鸪"双银杏》,是中国古典银杏诗词中的精品。

词曰:“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清人李善济曾作《银杏歌》赞颂: 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 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

我来树下久盘桓,四面荫浓夏亦寒。 石碣仙踪今已渺,班荆聊当古人看。

故国从来艳乔木,况甘隐沦绝尘俗。 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

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栖岩谷。 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

2.银杏树爱情诗句

描写银杏的诗句:

宋 葛绍体 《晨兴书所见》

等闲日月任西东,

不管霜风著鬓蓬。

满地翻黄银杏叶,

忽惊天地告成功。

瑞鹧鸪.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夜宿七盘岭》 初唐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宫守陈全国在银杏树下立碑志铭

大树龙盘会鲁侯,烟去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此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已廿代,人经仙释几分流。

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3.银杏象征什么成语

寿比南山 [shòu bǐ nán shān]

基本释义

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出 处

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例 句

1. 奶奶过生日那天,大家举杯说道:“祝您福如东海,~。”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万寿无疆

反义词

一命呜呼

银杏树高大挺拔,像严阵以待的士兵,气势非凡。它可以长到40多米,相当于十几层楼房那么高。银杏树不仅高大,而且寿命也长,可以活上千年。这种树早在两亿年前就有了,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树种,真是太神奇了。

4.银杏郭沫若结合文后注释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陪都&quo

这是一篇咏物言志的佳作。

作者描写银杏的真、善、美,是为了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端直、庄重、坚毅、质朴的性格,借以弘扬民族正气,讽刺忘祖、投降的民族败类。 文章所写的是银杏的姿态、特质,所传达的是作者的感情。

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欲言之志,品味出作品蕴含之情。.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有哪两个方面?请分别概括出来。

(各自不超过10个字)(2分)2.为什么称银杏树为“植物界的恐龙”?(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3.从文章第3段看,银杏“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的客观原因是:(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举了山东省定林寺中的银杏树为例,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0个字概括)(2分)5.第9段中的加粗词“这些”具体指代哪些内容?(概括回答)(3分)6.文章末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用“‖”在下面序号中标出。

(2分)① ② ③ ④ ⑤答案1.①银杏树的别称;②银杏树长寿的原因。2.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

3.①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②山脉不断隆起 4.银杏是典型的长寿树种5.①银杏树根系发达。 ②生长缓慢,需要养分少。

③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稀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6.①‖②③④⑤银 杏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

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

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盛而衰,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退出生物界的历史舞台。

只有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

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l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 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

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3000多岁了.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

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

这是因为银杏体内舍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

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 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作者 佚名 文章有删改)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2.为什么人们又称银杏为“植物界的恐龙”?(4分)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4分)4.请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4分)5.为什么说银杏树可作行道树?如果让你为家乡的道路选择行道树,你最想选择哪种树(银杏树除外)?请说明理由。

(5分)答案:1不能删去。 (1分)大约是约数,表估计,而银杏树历史久远,无法准确计算,只能说个大概。

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2银杏古老悠久,(2分)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

(2分)3列数字、(1分)举例子(1分)。 准确具体的说明了银杏树的确是长寿的树种。

(2分)4有极为发达的根系;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少;很少受到病害虫的侵害。(每点1分)5第一问:(3分)抵抗病虫害、抵御污染、具有观赏性。

第二问:(2分)写出一种树名,符合该树的特点。

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诗经里是描写战友的吗

车子启动,村子渐行渐远。骄阳正午时分,窗外阳光照进车里,温暖异常,窗外可以看到大片油菜花,茶树,绵山遍野的绿色像海洋,梯田如波浪般起伏,车载电视播放着一个唯美的影片,一个去世五百年的男性灵魂在一棵银杏树下,等待前世约定的女人,没有惊悚与恐吓,唯有情感的宣泄,约定真的可以生死不渝,名字叫**有来生。

(5):海棠花盛开的地方

下午时车子到达目的地,叶南拖着行李在拥挤的人群中走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依山碧水的灰白色古村,还有一座大理石桥。河水流经古村周围,夕阳的余晖倾注在河面上,使之像一幅静态的油画,这是一处安静之地。

您是叶楠老师吗?

6.庾信《枯树赋》解读

庾信《枯树赋》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 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 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平鳞铲甲,落角摧牙; 重重碎锦,片片真花; 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 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 西河有枯桑之社, 北陆以杨叶为关, 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 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干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 未能采葛,还成食薇;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歌曰: 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枪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题解】 作者借《续晋阳秋》和《世说新语》所记两则晋人殷仲文、桓温对树兴叹故事,演绎敷衍,借阐说树的荣枯,抒写自己的乡关之思。 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

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其实庾信入北以前,他的文名已经震动大江南北,不可能出现文中所说的被轻视的情况。

所以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当小说家言来看。但这也反映出北朝至隋唐的文士视《枯树赋》为庾信代表作的看法。

而《枯树赋》在写树之荣枯时,奢丽宏衍,恣肆夸炫,且极力征事用典,以显文思富赡,也使此赋在情感充沛、气骨清健的风格中,带有齐梁文学的华丽面貌,是庾信文风集南北大成的体现。这篇赋写作时期不能确定,或根据上引《朝野佥载》,以为成于庾信羁滞北方的初期。

但从本文看,其情调之沉痛与绝望情绪,更接近其晚年颓唐的心态。 【注释】 1. 殷仲文:东晋人,曾任骠骑将军、咨议参军、征虏长史等职,才貌双全,颇有名望。

2. 世异时移:桓玄(殷仲文内弟)称帝,以仲文为咨议参军、侍中,领左卫将军。后桓玄为刘裕所败,晋安帝复位,仲文上表请罪。

此句即指此。3. 东阳:郡名,在今浙江金华一带。

4. 庭:院子。5. 婆娑(音梭suo):联绵词,枝叶纷披貌。

《晋书·桓玄传》:“仲文因月朔与众至大司马府,府中有老槐树,顾之良久而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6. 贞:坚。

晋黄义仲《十三州记》载,甘肃敦煌有白鹿塞,多古松,白鹿栖息于下。7. 青牛文梓:唐徐坚等辑《初学记》引《录异传》载,春秋时“秦文公伐雍州南山大梓木,有青牛出走丰水矣。”

8. 根柢:草木的根。盘魄:又作“盘薄”、“盘礴”,通“磅礴”,根深牢固。

9. 山崖表里:枝叶覆盖山崖之表里。上句言根柢之牢固,下句说占地之广大。

10. 桂:桂树。销亡:消亡。

语出汉武帝《悼李夫人赋》:“秋气潜以凄目兮,桂枝落而销亡。”11. 半死:半死不活

语出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12. 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今山西、河南一带。

徙:迁。徙植:移植。

13. 畹:音晚wan,有说十二亩为畹,有说三十亩为畹。此言大面积的移植。

14. 建始:洛阳宫殿名。15. 落实:果实熟落。

睢(音虽sui)阳:在今河南商丘,汉为梁国,有梁孝王所建梁园。16. 声:指树木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

嶰(音懈xie)谷:指黄帝时的音乐。相传黄帝曾命乐官在昆仑山北的嶰谷取竹制作乐器。

17. 曲:指树声中含有古代乐曲。抱:怀,有。

《云门》;黄帝时的舞乐。18. 将:带领。

雏:幼鸟。集:群鸟停落在树上。

此句言凤凰携幼鸟停落在树上。19. 巢:作动词用,筑巢。

鸳鸯在树上筑巢双飞。20. 临:面对。

风亭:指风。唳:音厉li,鹤鸣。

此句说鹤常立树上对风鸣叫。21. 月峡:指月。

此句说猿猴常立树上对月长鸣。22. 拳曲:弯曲。

拥肿:同“臃肿”。23. 盘坳:盘旋于山坳之中。

反复:指缠绕交错。24. 彪:虎。

此与下句是形容树木的曲肿盘绕之状。25. 节:树木枝干交接处。

此句是说树节竖立之多,有如山山相连。《易·说卦》:“艮为山……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26. 文:花纹。水蹙:水面出现波纹。

蹙:音促cu,皱。此句是说树木的花纹横生,有如水面波纹。

27. 匠石:古代有名的木匠,名石,字伯说。28. 公输:公输般,即鲁班。

眩目:眼花缭乱。29. 雕镌(音娟juan):雕刻。

就:成。30. 剞劂:音基觉ji'jue,雕刻用的刀子。

31. 鳞、甲:指树皮。32. 角、牙:指树干上的疤痕、节杈。

落、摧:指砍掉、铲去。33。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