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 商颂 玄鸟”的白话文解释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1]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2]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3]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4]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5]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6]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7]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8] 【注释】: [1]玄鸟:燕子。可能是商的图腾。传说有娀氏女简狄吞燕卵生了商的始祖契。宅:住在。芒芒:大貌。 [2]古帝:上帝,昊天。正域:正其封疆。 [3]方命厥后:遍告诸侯。九有:九州。 [4]殆:怠。 [5]糦:酒食。 [6]肇:始,开。域:有。 [7]假:至。 [8]景员维河:四面皆河。景,广,东西为广;员,运,南北为运。何:荷。 【分析】: 殷商后代祀殷高宗。 《玄鸟》宋国诸侯祭祀殷高宗武丁,追述了殷商民族的始祖和开国君主成汤的功绩,热烈赞颂了殷商高宗武丁复兴殷商,国泰民安,四方来朝,表现出热烈庄重的祭祀氛围和虔诚的祝愿。《玄鸟》以简炼的笔墨勾画殷商史事,史笔而有神话,处处不忘受命,正见其殷人是“率民以事神”。然而,诗又塑造 了一个人神合一的英雄,“武王靡不胜”,表现了人的力量。 找不到完整的翻译,我也不敢随便翻译. 2.“诗经 商颂 玄鸟”的白话文解释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1]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2]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3]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4]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5]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6]四海来假,来假祁祁。[7]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8]【注释】:[1]玄鸟:燕子。可能是商的图腾。 传说有娀氏女简狄吞燕卵生了商的始祖契。宅:住在。 芒芒:大貌。[2]古帝:上帝,昊天。 正域:正其封疆。[3]方命厥后:遍告诸侯。 九有:九州。[4]殆:怠。 [5]糦:酒食。[6]肇:始,开。 域:有。[7]假:至。 [8]景员维河:四面皆河。景,广,东西为广;员,运,南北为运。 何:荷。【分析】:殷商后代祀殷高宗。 《玄鸟》宋国诸侯祭祀殷高宗武丁,追述了殷商民族的始祖和开国君主成汤的功绩,热烈赞颂了殷商高宗武丁复兴殷商,国泰民安,四方来朝,表现出热烈庄重的祭祀氛围和虔诚的祝愿。《玄鸟》以简炼的笔墨勾画殷商史事,史笔而有神话,处处不忘受命,正见其殷人是“率民以事神”。 然而,诗又塑造 了一个人神合一的英雄,“武王靡不胜”,表现了人的力量。找不到完整的翻译,我也不敢随便翻译。 3.谁能给我《诗经》大雅里《生民》的拼音标注啊诗经·雅·大雅·生民之什·生民(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题解:追述周朝始祖后稷的事迹。 原文:厥初生民1,时维姜嫄2。生民如何?克禋克祀3,以弗无子4。 履帝武敏歆5,攸介攸止6,载震载夙7。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8,先生如达9。不坼不副10,无菑无害11,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12,不康禋祀13,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14,牛羊腓字之15。 诞寘之平林16,会伐平林17。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18。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19。实覃实訏20,厥声载路21。 诞实匍匐22,克岐克嶷23,以就口食24。蓺之荏菽25,荏菽旆旆26。 禾役穟穟27,麻麦幪幪28,瓜瓞唪唪29。 诞后稷之穑30,有相之道31。 茀厥丰草32,种之黄茂33。实方实苞34,实种实褎35。 实发实秀36,实坚实好37。实颖实栗38,即有邰家室39。 诞降嘉种40,维秬维秠41,维麇维芑42。恒之秬秠43,是获是亩44。 恒之穈芑,是任是负45,以归肇祀46。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47,或簸或蹂48。 释之叟叟49,烝之浮浮50。载谋载惟51,取萧祭脂52。 取羝以軷53,载燔载烈54,以兴嗣岁55。 卬盛于豆56,于豆于登57,其香始升。 上帝居歆58,胡臭亶时59。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译文:当初先民生下来,是因姜嫄能产子。如何生下先民来?祷告神灵祭天帝,祈求生子免无嗣。 踩着上帝拇趾印,神灵佑护总吉利。胎儿时动时静止,一朝生下勤养育,孩子就是周后稷。 怀胎十月产期满,头胎分娩很顺当。产门不破也不裂,安全无患体健康,已然显出大灵光。 上帝心中告安慰,全心全意来祭享,庆幸果然生儿郎。 新生婴儿弃小巷,爱护喂养牛羊至。 再将婴儿扔林中,遇上樵夫被救起。又置婴儿寒冰上,大鸟暖他覆翅翼。 大鸟终于飞去了,后稷这才哇哇啼。哭声又长又洪亮,声满道路强有力。 后稷很会四处爬,又懂事来又聪明,觅食吃饱有本领。不久就能种大豆,大豆一片茁壮生。 种了禾粟嫩苗青,麻麦长得多旺盛,瓜儿累累果实成。 后稷耕田又种地,辨明土质有法道。 茂密杂草全除去,挑选嘉禾播种好。不久吐芽出新苗,禾苗细细往上冒,拔节抽穗又结实;谷粒饱满质量高,禾穗沉沉收成好,颐养家室是个宝。 上天关怀赐良种:秬子秠子既都见,红米白米也都全。秬子秠子遍地生,收割堆垛忙得欢。 红米白米遍地生,扛着背着运仓满,忙完农活祭祖先。 祭祀先祖怎个样?有舂谷也有舀米,有簸粮也有筛糠。 沙沙淘米声音闹,蒸饭喷香热气扬。筹备祭祀来谋划,香蒿牛脂燃芬芳。 大肥公羊剥了皮,又烧又烤供神享,祈求来年更丰穰。 祭品装在碗盘中,木碗瓦盆派用场,香气升腾满厅堂。 上帝因此来受享,饭菜滋味实在香。后稷始创祭享礼,祈神佑护祸莫降,至今仍是这个样。 注释: 1.厥初:其初。 2.时:是。 姜嫄(yuán):传说中有邰氏之女,周始祖后稷之母。 3.克:能。 禋(yīn):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烧柴升烟,再加牲体及玉帛于柴上焚烧。 4.弗:"祓"的假借,除灾求福的祭祀。 5.履:践踏。帝:上帝。 武:足迹。敏:通"拇",大拇趾。 歆:心有所感的样子。 6.攸:语助词。 介:通"祄",神保佑。止:通"祉",神降福。 7.载震载夙(sù):或震或肃,指十月怀胎。 8.诞:迨,到了。 弥:满。 9.先生:头生,第一胎。 如:而。达:滑利。 10.坼(chè):裂开。副(pì):破裂。 11.菑(zāi):同"灾"。 12.不:丕。 不宁,丕宁,大宁。 13.不康:丕康。 丕,大。 14.寘(zhì):弃置。 15.腓(féi):庇护。字:哺育。 16.平林:大林,森林。 17.会:恰好。 18.鸟覆翼之:大鸟张翼覆盖他。 19.呱(ɡū):小儿哭声。 20.实:是。覃(tán):长。 訏(xū):大。 21.载:充满。 22.匍匐:伏地爬行。 23.岐:知意。 嶷:识。 24.就:趋往。 口食:生恬资料。 25.蓺(yì):同"艺",种植。 荏菽:大豆。 26.旆(pèi)旆:草术茂盛。 27.役:通"颖"。颖,禾苗之末。 穟(suí)穟:禾穗丰硬下垂的样子。 28.幪(měnɡ)幪:茂密的样子。 29.瓞(dié):小瓜。唪(běnɡ)唪:果实累累的样子。 30.穑:耕种。 31.有相之道:有相地之宜的能力。 32.茀:拂,拔除。 33.黄茂:指黍、稷。 孔颖达疏:"谷之黄色者,惟黍、稷耳。黍、稷,谷之善者,故云嘉谷也。 " 34.实:是。方:同"放"。 萌芽始出地面。苞:苗丛生。 35.种:禾芽始出。褎(yòu):禾苗渐渐长高。 36.发:发茎。秀:秀穗。 37.坚:谷粒灌浆饱满。 38.颖:禾穗末稍下垂。 栗:栗栗,形容收获众多貌。 39.邰:当读作"颐",养。 谷物丰茂,足以养家室之意。 40.降:赐与。 41.秬(jù):黑黍。秠(pǐ):黍的一种,一个黍壳中含有两粒黍米。 42.麇(mén):赤苗,红米。芑(qǐ):白苗,白米。 43.恒:遍。 44.亩:堆在田里。 45.任:挑起。负:背起。 46.肇:开始。祀:祭祀。 47.揄(yóu):舀,从臼中取出舂好之米。 48.簸:扬米去糠。 蹂:以手搓余剩的谷皮。 49.释:淘米。 叟叟:淘米的声音。 50.烝:同"蒸"。 浮浮:热气上升貌。 51.惟:考虑。 52.萧:香蒿。脂:牛油。 53.羝(dī):公羊。軷:读为"拔",即剥去羊皮。 54.燔(fán):将肉放在火里烧炙。烈:将肉贯。 4.《诗经》中“龙”的名句有哪些为龙为光——先秦《蓼萧》 拼音:wéi lóng wéi guāng 释义:为被天子恩宠而荣幸。 隰有游龙——先秦《山有扶苏 拼音:xí yǒu yóu lóng 释义:隰:低湿之地。游龙:游动的蛟龙 寓意是一条四处游动的孤独之人。 意思是:地市之地游动的蛟龙。《诗经》中含“龙”的名句还有: 龙盾之合——先秦《小戎》 拼音:lóng dùn zhī hé 释义:古代贵族的龙盾上加个白铜环,环有舌钳入盾上。 车箱裹钉上白铜橜柱,盾就挂在上面。龙旗十乘——先秦《玄鸟》 拼音:lóng qí shí chéng 释义:形容绘有龙纹的旗帜神圣庄严场面。 龙旗阳阳——先秦《载见》 拼音:lóng qí yáng yáng 释义:形容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 5.《诗经》中“龙”的名句有哪些1. 为龙为光——先秦《蓼萧》 拼音:wéi lóng wéi guāng 释义:为被天子恩宠而荣幸。 2. 隰有游龙——先秦《山有扶苏 拼音:xí yǒu yóu lóng 释义:隰:低湿之地。游龙:游动的蛟龙 寓意是一条四处游动的孤独之人。意思是:地市之地游动的蛟龙。 《诗经》中含“龙”的名句还有: 1. 龙盾之合——先秦《小戎》 拼音:lóng dùn zhī hé 释义:古代贵族的龙盾上加个白铜环,环有舌钳入盾上。车箱裹钉上白铜橜柱,盾就挂在上面。 2. 龙旗十乘——先秦《玄鸟》 拼音:lóng qí shí chéng 释义:形容绘有龙纹的旗帜神圣庄严场面。 3. 龙旗阳阳——先秦《载见》 拼音:lóng qí yáng yáng 释义:形容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 6.玄鸟生商的传说是怎样的在远古的黄河之滨,一只“玄鸟”唱着歌儿从空中飞来,原始部落的人们一个个对它顶礼膜拜。 一个叫简狄的女人,吞服“玄鸟” 下的蛋后,怀孕生下男孩契。契,即是阏伯,就是传说中的商之始祖。 《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就是“玄鸟生商”的美丽故事。 契是商部族的始祖。商族是黄河下游一个古老的部落,关于商族的起源,有数种说法,一说在北方辽河流域,一说在东方黄河下游的齐鲁地区,一说在今天中原的冀南、豫北地区的漳水流域。 商族原是东夷旁支,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是由夷族鸟图腾崇拜推衍而来。 由商代甲骨文中可以找到鸟图腾的证据,卜辞上记载了商王对高祖王亥的询问、祷告或是祭祀,甲骨文上写王亥之“亥”字,上面均加一鸟形。王亥是商人的“高祖”,因此将氏族图腾符号“玄鸟”加之在其名字旁边。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 ”王亥作为商的高祖与鸟有密切关系,说明商族确以玄鸟作为氏 族的图腾。 7.诗经六义指哪六义六义 【词语】:六义 【注音】:liù yì 【释义】: 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view/294269.htm 8.六义是什么六义 【词语】:六义【注音】:liù yì【释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