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北风拼音

1.求《诗经》中七月的拼音注释,好多字不认识啊

诗经·豳(bīn)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yì)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fán)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tuò)。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zuǎn)武功。言私其豣(jiān),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yù),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采荼薪樗(chū),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lù),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táo)。亟(jí)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xiǎng),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sì)觥,“万寿无疆”!

2.北的拼音是什么

拼 音 běi bèi 部 首 匕

笔 画 5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ěi ]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

2.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 bèi ]

古同“背”,违背,违反。

相关组词

北海 河北 南北 北方 北边 北京 北风 东北 华北 北辰 塞北 口北江北 北非

3.诗经七月全文注音

《 bīn fēng · qī yuè 》《豳风·七月》qī yuè liú huǒ , jiǔ yuè shòu yī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yī zhī rì bì fà , èr zhī rì lì liè 。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wú yī wú hè , hé yǐ zú suì?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sān zhī rì yú sì , sì zhī rì jǔ zhǐ 。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tóng wǒ fù zǐ , yè bǐ nán mǔ 。

tián jùn zhì xǐ 。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qī yuè liú huǒ , jiǔ yuè shòu yī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chūn rì zǎi yáng , yǒu míng cāng gēng 。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nǚ zhí yì kuāng , zūn bǐ wēi xíng。

yuán qiú róu sāng 。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 chūn rì chí chí , cǎi fán qí qí 。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nǚ xīn shāng bēi , dài jí gōng zǐ tóng guī 。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qī yuè liú huǒ , bā yuè huán wěi 。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cán yuè tiáo sāng , qǔ bǐ fǔ qiāng 。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yǐ fá yuǎn yáng yí bǐ nǚ sāng 。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qī yuè míng jú , bā yuè zǎi jì 。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zǎi xuán zǎi huáng , wǒ zhū kǒng yáng 。

wéi gōng zǐ shang 。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为公子裳。 sì yuè xiù yāo , wǔ yuè míng tiáo 。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bā yuè qí huò , shí yuè yǔn tuò 。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yī zhī rì yú hé ,qǔ bǐ hú lí , wéi gōng zǐ qiú 。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èr zhī rì qí tóng , zǎi zuǎn wǔ gōng 。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yán sī qí zōng ,xiàn yàn yú gōng 。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wǔ yuè sī zhōng dòng gǔ , liù yuè suō jī zhèn yǔ 。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qī yuè zài yě , bā yuè zài yǔ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jiǔ yuè zài hù , shí yuè xī shuài , rù wǒ chuáng xià 。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qióng zhì xūn shǔ , sāi xiàng jìn hù 。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jiē wǒ fù zǐ , yuē wéi gǎi suì , rù cǐ shì chù 。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liù yuè shí yù jí yù , qī yuè pēng kuí jí shū 。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bā yuè bō zǎo , shí yuè huò dào 。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wéi cǐ chūn jiǔ , yǐ jiè méi shòu 。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qī yuè shí guā , bā yuè duàn hú ,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jiǔ yuè shū jū ,cǎi tú xīn chū 。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shí wǒ nóng fū 。

食我农夫。 jiǔ yuè zhù chǎng pǔ , shí yuè nà hé jià 。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shǔ jì zhòng lù , hé má shū mài 。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jiē wǒ nóng fū , wǒ jià jì tóng ,shàng rù zhí gōng gōng 。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zhòu ěr yú máo , xiāo ěr suǒ táo ,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jí qí chéng wū , qí shǐ bō bǎi gǔ 。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èr zhī rì záo bīng chōng chōng , sān zhī rì nà yú líng yīn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sì zhī rì qí zǎo, xiàn gāo jì jiǔ。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 péng jiǔ sī xiǎng , yuē shā gāo yáng , jī bǐ gōng táng 。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chèn bǐ sì gōng : wàn shòu wú jiāng !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拓展回答】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 这首诗是产生于西周时代的豳风。

豳风,就是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地方的诗歌。 诗共八章。

诗中的月数,周历和夏历并用。“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三月、四月的日子。

其余的月数(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是用夏历。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周历的一月,就是夏历的十一月。

“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就是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 全诗以“七月流火”开篇,由第一年的夏历九月写到第二年十月,真实地反映了三千年前奴隶的劳动生活和痛苦。“火”,即火星。

古人认为每年夏历六月火星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就偏西向下了,所以叫“流”。也就是说七月以后天气渐渐寒冷,准备度过寒冷的冬天。

第一章写奴隶过冬的苦况。九月,奴隶主将裁制衣服的差事交给女奴,而女奴裁制出的衣服都归奴隶主享用。

尽管北风呼啸,寒气凛冽,而奴隶们却没有衣服可以御寒,不禁发出了怎样度过、严寒冬天的呼喊。他们苦撑着度过严冬,还要准备好农具,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带着妻子孩子,捎着饭食,走向田间开始耕种,让农官看到高兴。

第二章写春天到临,太阳暖和,黄鸾啼叫,女奴拿着深口的箩筐,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摘柔嫩的桑叶。桑叶已经采得很多了, 可春天的日子偏偏很长,还不能回去。

还特别担心和害怕,因为随时会被那些贵族恶少抢回家去揉躏。 第三章写奴隶拿出上年用芦苇做成的蚕箔养蚕,桑叶不够,还要带着斧头去砍桑枝,摘下桑叶。

当伯劳鸟叫的时候,就要纺丝织锦,并染上各种鲜艳的颜色,为奴隶主做成衣裳。 第四章写日子一天天过去,季节也随着变换,四月狗尾草结子之后,五月蝉叫得令人发烦,八月是收获的季节又忙得团团转,到了十月草木的叶子就脱落了。

十一月寒冬又得去打猎,抓捕狐貉,剥下毛皮,给贵族少爷做皮袍。十二月还得参加大规模田猎活动,为奴隶主显示武功,打到的小野兽归自己,大野兽则要献给奴隶主老爷。

第五章写一年时间过得很快,五月蝗。

4.“邶风”的“邶”字怎么读

邶(bèi)笔画:竖、横、提、横、竖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名〉

古国名。周武王封殷纣王之子武庚于此,约相当于今河南省淇县以北,汤阴县东南一带地方

邶风:《诗经·国风》中的内容

1. 在《国风》中,《邶风》的风格是很独特的,《孔子诗论》第二十六简云:“《邶•柏舟》,闷;《谷风》,鄙。”第二十七简云:“《北风》,不继人之怨。”指出《

邶风》令人“闷”的感觉,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邶是武庚的封地,让纣王之子仍管理殷商之民,其官僚所属,特别是乐师之属也当为其旧。这群人目睹了殷商覆亡这天坼地崩的巨变,也清醒的知道其灭亡的原因。于今又见武庚之乱政,其亡国的深悲巨痛,回天无力的种种忧愤,化而为诗,自然就别具一番低回忧戚之情,吞吐绵缠之貌。至于诗中出现之卫国之邑名如漕者,《击鼓》“土国城漕”,《泉水》“思须与漕”,或因其地为殷之旧地,信手叙及,或因其时之漕地即是邶邑,到“三监”灭后方并入卫国,或为乐师以卫之游人嫁女之口吻抒情时所及,不必胶柱鼓瑟。

2.《邶风》十九篇,主题非常丰富。《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悼念之诗也;《击鼓》《雄雉》《泉水》《北门》《北风》,怨战乱之诗也;而《式微》《旄丘》通过外将内官苦乐不均,朝廷不恤国事,离心离德,揭示了邶破败的原因;《谷风》则借怨妇之口另有所托;《凯风》颂母;《简兮》颂乐师;《静女》颂和谐之婚姻;——只这后三首有些亮色,如暗夜之灯光。——《新台》抒遗憾之情;《二子乘舟》抒别情。可以看出,《邶风》主要是歌唱在外侮下衰败的苦难现实,也深刻揭示了衰颓的原因。整个《邶风》中各类主题的诗歌编排得错落有致。以五首悼亡诗开头,恐不仅是对亡人,更是对邶衰亡的哀悼!所以,与其说《邶》、《鄘》、《卫》是随意编的,我宁相信这是乐师精心的编排。不将三诗合为《卫风》,正透露出乐师坚守周礼的浓浓的怀旧情结,就如同《唐风》不叫《晋风》一样,更彰显了周文化的博大与宽容。

5.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拼音

山(shān)有(yǒu)扶(fú)苏(sū)隰(xí)有(yǒu)荷(hé)华(huá) 山有扶苏1,隰2有荷华。

不见子都3,乃见狂且4。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山上多有扶苏树,低湿之地有荷花。

不见美貌好男人,见个狂夫要离去。 山上多有乔松树,低湿之地有游龙。

不见美貌好男人,见个狡猾小男孩。 【注释】: (1)扶苏:一种小树,或称桑树。

(2)隰:(xí习)《书·禹贡》:“原隰底绩。”《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

《诗·秦风·车邻》:“阪有漆,隰有栗。”《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诗·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诗·小雅·信南山》:“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诗·大雅·公刘》:“度其隰原,彻田为粮。”《诗·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周礼·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尔雅·释地》:“下湿曰隰。”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牧隰皋。”《公羊传·昭公元年》:“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管子·形势》:“平原之隰。”《淮南子·时则》:“丘隰水潦。”

《说文》:“隰,阪下湿也。”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

(3)子都:此指人名,相传是郑昭公时的美男子。下句子充,亦是古代美男子。

《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4)且:(jū居)《易·夬·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诗·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诗·齐风·鸡鸣》:“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袁愈安《诗经全译》:“可是朝会将散去。”

《诗·唐风·椒聊》:“椒聊且,远条且。”《吕氏春秋·音律篇》(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所注):“且,将也。”

这里用为将要离去之意。 选自《诗·郑风·山有扶苏》。

6.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拼音

山(shān)有(yǒu)扶(fú)苏(sū)隰(xí)有(yǒu)荷(hé)华(huá)

山有扶苏1,隰2有荷华。不见子都3,乃见狂且4。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山上多有扶苏树,低湿之地有荷花。不见美貌好男人,见个狂夫要离去。 山上多有乔松树,低湿之地有游龙。不见美貌好男人,见个狡猾小男孩。

【注释】:

(1)扶苏:一种小树,或称桑树。

(2)隰:(xí习)《书·禹贡》:“原隰底绩。”《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诗·秦风·车邻》:“阪有漆,隰有栗。”《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诗·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诗·小雅·信南山》:“畇畇原隰,曾孙田之。”《诗·大雅·公刘》:“度其隰原,彻田为粮。”《诗·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周礼·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尔雅·释地》:“下湿曰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牧隰皋。”《公羊传·昭公元年》:“上平曰原,下平曰隰。”《管子·形势》:“平原之隰。”《淮南子·时则》:“丘隰水潦。”《说文》:“隰,阪下湿也。”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

(3)子都:此指人名,相传是郑昭公时的美男子。下句子充,亦是古代美男子。《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4)且:(jū居)《易·夬·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诗·邶风·北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诗·齐风·鸡鸣》:“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袁愈安《诗经全译》:“可是朝会将散去。”《诗·唐风·椒聊》:“椒聊且,远条且。”《吕氏春秋·音律篇》(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所注):“且,将也。”这里用为将要离去之意。 选自《诗·郑风·山有扶苏》

7.朔风是什么意思

朔风意思: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西北风。

【词语】:朔风

【拼音】:shuò fēng

一、朔风基本释义:

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

二、朔风引证解释:

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西北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 第十回:“正是严冬,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三、朔风用法示例:

1、雨雪凄凄,朔风凛冽,万物萧条的天空下,是谁挺立在冰天雪地里绚丽绽放?

2、他冒着凛冽的朔风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扩展资料

朔风近义词:北风、寒风

一、北风

【词语】:北风

【拼音】:běi fēng

【释义】: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

示例:

1、北风呼啸,吹打在人脸上像针扎一样疼。

2、尽管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但是生病的王老师仍然按时到校给我们上课。

二、寒风

【词语】:寒风

【拼音】:hán fēng

【释义】:寒冷的风。

示例:

1、同学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雪地里行军拉练。

2、严冬的早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朔风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