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全文翻译你那不是全文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2.【诗经,《七月》的中文全翻译七月的全翻译】【译文】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 十一月份风呼呼响,十二月份寒风刺骨。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衫,怎么挨到年底!一月份修理农具,二月份下田耕地。 和我的妻子儿女一起劳动,忙得把饭带到田间地头,农官看到满心欢喜。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译文】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 春天开始转暖,有了呜叫的黄莺。女子提着大筐,沿着那小路走,寻找嫩桑叶。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苍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 【译文】 春天日长长,采摘白蒿忙。 女子心中正忧伤,害怕碰上贵族家儿子同行。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八月份割芦苇。 开始养蚕的月份修剪桑树,取出斧头,用来砍掉高处的长枝,摘下它上边的嫩桑叶。七月份开始有呜叫的伯劳鸟,八月份开始纺线,有的染黑色有的染黄色。 【原文】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折,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贝鸟jue),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译文】 我染的大红色最鲜艳,给那公子哥儿做衣裳。 四月份远志开花,五月份蝉呜叫。八月份收获,十月份落下枝叶。 十一月份捕貉子,取出狐狸皮,给公子做皮衣。 【原文】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 【译文】 十二月份聚集起来,继续打猎。 自己留下小野猪,把大野猪献给公堂。五月份蝗虫切股鸣,六月份纺织娘振动翅膀叫。 七月份在野外,八月份到房檐下,九月份进到屋里,十月份蛐蛐儿钻到我的床下。把所有的洞塞住用烟熏老鼠,堵塞北窗缝泥住门边洞。 可怜我的妻子儿女,说是为了过冬,进到这破屋居住。 【原文】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瑾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 【译文】 六月吃郁李和葡萄,七月份烹煮冬葵和豆子。 八月份去敲枣,十月份收稻子。用来酿造春酒,以便延年益寿。 七月份吃瓜,八月份摘胡芦,九月份采麻子。 【原文】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 【译文】 采苦菜砍臭椿柴火,给我这个农夫做饭吃。 九月份修好打谷场,十月份收庄稼。黍子高梁先后熟,然后是谷子麻子豆子小麦。 可怜我这个农夫,我的庄稼刚收拾好,又要去干公堂的事。 【原文】 采荼采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谬,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 【译文】 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绳子。 忙忙上到房顶修缮,又要开始播种各种作物。十二月份破冰嘭嘭响,一月份收入到冰窖。 二月份的早晨,提上羔羊祭上韭菜。九月份肃条起霜,十月份清扫打谷场。 两樽酒作为款待,宰杀羔羊。登上公堂,看他们正举起那犀牛酒杯,互相祝福长生不老。 【原文】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3.诗经英译版中那个最好英国汉学家James Legge(理雅各)1876年翻译的韵体《诗经》好。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年-1897年)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曾任香港英华书院校长,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将《四书》、《五经》等中国主要典籍全部译出,共计28卷。当他离开中国时,已是著作等身。理雅格的多卷本《中国经典》、《法显行传》、《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和《中国编年史》等著作在西方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也是儒莲翻译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4.英语翻译诗经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湛湛露斯湛露【题解】周王宴饮诸侯.【原文】湛湛露斯1,匪阳不晞2.厌厌夜饮3,不醉无归.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4.湛湛露斯,在彼杞棘5.显允君子6,莫不令德7.其桐其椅8,其实离离9.岂弟君子10,莫不令仪11.【译文】浓浓的夜露呀,不见朝阳决不蒸发.和乐的夜饮呀,不到大醉决不回家!浓浓的夜露呀,沾在那繁茂芳草.和乐的夜饮呀,宗庙里洋溢着孝道.浓浓的夜露呀,沾在那枸杞酸枣.坦荡诚信的君子,无不具有美善德操.那些同类的梧桐山桐,一树比一树果实累累.这些和悦平易的君子,看上去无不风度优美.【注释】1.湛湛:露清莹盛多.斯:语气词.2.匪:通"非".晞:干.3.厌厌:一作"懕懕",和悦的样子.4.宗:宗庙.载:充满.考:通"孝".5.杞棘:枸杞和酸枣,皆灌木,又皆身有剌而果实甘酸可食.6.显允:光明磊落而诚信忠厚.显,明;允,信.7.令:善美.8.桐:桐有多种,古多指梧桐.椅:山桐子木,梓树中有美丽花纹者.9.离离:犹"累累".10.岂弟(kǎitì):同"恺悌",和乐平易的样子.11.仪:仪容,风范.【赏析】《湛露》属二《雅》中的宴饮诗.《毛诗序》:“《湛露》,天子燕(宴)诸侯也”,又《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至于所宴饮之诸侯为同姓还是兼有异姓,前人尚有争议.从《小雅·六月》的《小序》有“《湛露》废则万国离矣”来看,似应兼同异姓而言;唯诗中明明有“在宗载考”,古“考”“孝”多通用,而“宗”则不论解“宗庙”或“宗族”,总属同姓,可见诗本同姓贵族的宴饮诗,约春秋时已用为天子宴飨诸侯的乐章.还有一说是“考”指宫庙落成典礼中的“考祭”,因上下文缺乏照应,不可从.《湛露》四章,每章四句,各章前两句均为起兴,且兴词紧扣下文事象:宴饮是在夜间举行的,而大宴必至夜深,夜深则户外露浓;宗庙外的环境,最外是萋萋的芳草,建筑物四围则遍植杞、棘等灌木,而近户则是扶疏的桐、梓一类乔木,树木上且挂满果实——现在,一切都笼罩在夜露之中……“白露”“寒露”为农历(夏历)八、九月之节气,而从夜露甚浓又可知天气晴朗,或明月当空或繁星满天,户厅之外,弥漫着祥和的静谧之气;户厅之内,则杯觥交错,宾主尽欢,“君曰:‘无不醉’,宾及卿大夫皆兴,对曰:‘诺,敢不醉!’”(《仪礼·燕礼》)内外动静映衬,是一幅绝妙的“清秋夜宴图”.若就其深层意蕴而言,宗庙周围的丰草、杞棘和桐椅,也许依次暗示血缘的由疏及亲;然而更可能是隐喻宴饮者的品德风范:既然“载考”呼应“丰草”,“载”义为充盈,而“丰”指繁茂,那么“杞棘”之有刺而能结实难道与君子的既坦荡光明(显)又诚悫忠信(允)无涉?更不用说桐椅之实的“离离”——既累累繁盛又历历分明——与君子们一个个醉不失态风度依然优美如仪(与《宾之初筵》的狂醉可对看)的关系了.只是至此还没有说到最重要的意象“湛湛”之“露”究属何意.前人大多理解湛露既然临于草树,则无疑象征着王之恩泽.若就二、三章而言,这也不差,只是以之揣摩首章,却不像了.我们认为露之湛湛其义蕴犹情之殷殷,热情得酒之催发则情意更烈,正好比湛露得朝阳则交汇蒸腾……此诗章法结构之美既如陈奂所言“首章不言露之所在,二章三章不言阳,末章并不言露,皆互见其义”,又如朱熹引曾氏曰:“前两章言厌厌夜饮,后两章言令德令仪”.后者需补充的是:在这两者之间,第三章兼有过渡性质(一、二承上,三、四启下).雅诗的章法结构比风诗更为讲究,于此亦见一斑.音韵的谐美也是本诗一大特点:除了隔句式押韵外,前两章以一、三句句头的“湛湛”与“厌厌”呼应,去和二、四句句尾的脚韵共构成回环之美;至后两章则改为顶真式谐音,表现为“杞棘”的准双声与“显允”的准叠韵勾连,而“离离”的双叠也与“岂弟”的叠韵勾连(作为过渡,三章“湛湛”与“显允”的尾音也和谐呼应).总之,《湛露》一诗,乍看平淡无奇,细品恰如橄榄,其味愈出愈永。 5.求网上看的英文版<诗经>诗经中英文版转自e . Here long , there short , is the duckweed ; On the left , on the right , we cook and present it . The modest , retiring , virtuous , young lady : -- With bells and drums let us show our delight in her .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行周。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嘉乐嘉宾之心。LU MINGWith pleased sounds the deer call to one another ,Eating the celery of the fields .I have here admirable guests ;The lutes are struck , and the organ is blown [for them] ; -- The organ is blown till its tongues are all moving .The baskets of offerings [also] are presented to them .The men love me ,And will show me the perfect path .With pleased sounds the deer call to one another ,Eating the southernwood of the fields .I have here admirable guests ;Whose virtuous fame is grandly brilliant .They show the people not to be mean ;The officers have in them a pattern and model .I have good wine ,Which my admirable guests drink , enjoying themselves .With pleased sounds the deer call to one another ,Eating the salsola of the fields .I have here admirable guests ;For whom are struck the lutes , large and small .The lutes , large and small , are struck ,And our harmonious joy is long-continued .I have good wine ,To feast and make glad the hearts of my admirable guests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响、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QI YUEIn the seventh month , the Fire Star passes the meridian ;In the 9th month , clothes are given out .In the days of [our] first month , the wind blows cold ;In the days of [our] second , the air is cold ; -- Without the clothes and garments of hair ,How could we get to the end of the year ?In the days of [our] third month , they take their ploughs in hand ;In the days of [our] fourth , they take their way to the fields .Along with my wife and children ,I carry food to them in those south-lying acres .The surveyor of the fields comes , and is glad .In the seventh month , the Fire Star passes the meridian ;In the ninth month , clothes are given out .With the spring days the warmth begins ,And the oriole utters its song .The young women take their deep baskets ,And go along the small paths ,Looking for the tender [leaves of the] mulberry trees .As the spring days lengthen out ,They gather in crowds the white southernwood .That young lady's heart is wounded with sadness ,For she will [soon] be going with one of our princess as his wife .In 。 6.【《诗经》中的《风雨》的全文翻译《诗经·郑风·风雨》原文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译文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在一个风雨大作、天色阴沉的日子里,她的周围除听见鸡叫声外,一切是那么沉寂,那么悲凉.可怕的寂静使她更加怀念阔别的丈夫.谁能想到就在这当儿,丈夫忽然到家了,霎那间她的一切忧愁烦恼,化为乌有,真象大病霍然得到痊愈,高兴得叫她没法说.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兴.《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通过她朝思暮想的君子突然的出现,描写了她惊喜的心情.透过惊喜,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平时相思的忧愁和痛苦.作者通过“夷”、“瘳”、“喜”三个字,表现了她的心情却有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艺术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也能产生深深的同感.望采纳,谢谢。 7.求 诗经 赏析 翻译《诗经·卫风·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 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本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 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 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显然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国风·桃夭 【原文】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 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⑤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果实累累坠树丫。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桃叶茂密色葱绿。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读解】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