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童女天真的诗句

1.关于描写儿童天真可爱形象的诗句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释义: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释义: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释义: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释义: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7、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释义: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释义: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释义: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1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释义: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形容少女美好的诗句

1.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2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3.丽质仙娥生月殿4.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5.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6.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7.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惆怅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9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10.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比春“红”1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12..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13..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14..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15..螓首蛾眉,巧笑倩兮16.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17.静若处子,动若脱兔18.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19.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20.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21.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2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2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24.有美一人,婉如清扬25.【穆】然回首,【婷婷】玉立26.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27.灿如春华,皎如秋月28.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2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0.盛服浓妆韶颜雅容31..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32.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33.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

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34.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35.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36.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37.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38.翩若轻云出岫,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39.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40.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41.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2..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43.其静若何,松生空谷44.其艳若何,霞映澄塘45.其神若何,月射寒江46.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4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8.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49.柔桡轻曼,妩媚纤弱50.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51.顾盼生辉,撩人心怀52.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53..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54.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55.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56.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57.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58.荣曜秋菊,华茂春松59.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60.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61.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62.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63.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64..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65.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66.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67.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68.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70.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71.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72.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73.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74.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7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7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77..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78.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7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80.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81.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8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83.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84.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3.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历史上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篇,胡令能、杨万里、辛弃疾等大诗人都有描写儿童的诗篇。

一、《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四、《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能表现童真童趣的诗句

唐 - 施肩吾 - **词 **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唐 - 胡令能 -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宋 - 杨万里 -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宋 - 杨万里 -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 - 杨万里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宋 - 杨万里 -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 - 叶绍翁 - 夜书所见 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清 - 高鼎 -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宋 - 辛弃疾 -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唐 - 吕岩 -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描写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的古诗有哪些

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自古就是诗人们的吟咏对象.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而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颇具特色.唐·施肩吾的《**词》:“**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寥寥数语,便使一个弄巧成拙、天真烂漫的**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明·毛铉的《**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写**学小姑成婚时拜堂,既知“着新衣”,又知“羞见人”,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就使一个情窦初开而稚气未脱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两首诗都是以儿童的稚态见其童心.唐·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唐·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农村男孩学钓鱼,突出“专心”二字,他怕“鱼惊”,专注于钓,其“侧坐”、以草隐身的形态显得天真、机灵,而“路人借问”、他“遥招手”而不应答的细节则使此儿童应急的情态更为逼真如画,个性也更为鲜明.这首诗可谓以儿童的智态见其专心.此外,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责子诗》、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嘲稚子》、《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清代诗人著名袁枚的《所见》等,也都是别具一格的吟咏儿童的佳作. 古诗吟咏儿童,妙趣横生,笔法多样,值得当代诗人们“古为今用”,以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吟咏儿童的诗歌佳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