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24诗经翻译

1.24.诗经 两首 翻译

guān jū 关 睢 《诗经•国风•周南》 guān guān jū jiū zài hé zhī zhōu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yáo tiáo shū nǚ jūn zǐ hǎo qiú 窈 窕 淑 女,君 子 好 逑。 cēn cī xìng cài zuǒ yòu liú zhī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yáo tiáo shū nǚ wù mèi qiú zhī 窈 窕 淑 女,寤 寐 求 之。 qiú zhī bù dé wù mèi sī fú 求 之 不 得,寤 寐 思 服。

yōu zāi yōu zāi zhǎn zhǔan fǎn cè 悠 哉 悠 哉,辗 转 反 侧。 cēn cī xìng cài zuǒ yòu cǎi zhī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采 之。

yáo tiáo shū nǚ qín sè yǒu zhī 窈 窕 淑 女,琴 瑟 友 之。 cēn cī xìng cài zuǒ yòu mǎo zhī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芼 之。

yáo tiáo shū nǚ zhōng gǔ yuè zhī 窈 窕 淑 女, 钟 鼓 乐 之。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 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jiān jiā 蒹 葭 《诗经·国风·秦风》 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ūang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 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cháng 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长;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 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央。

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 蒹 葭 萋 萋,白 露 未 晞。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méi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之 湄。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jī 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跻;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chí 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坻。 jiān jiā cǎi cǎi bái lù wèi yǐ 蒹 葭 采 采, 白 露 未 已,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sì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之 涘。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yòu 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右;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zhǐ 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沚。 【译文】 秋风轻轻吹拂,芦苇飘摇着柔柔的腰肢。

爱恋的心如霜如露,似梦似幻——我到哪里去追寻你呢,我的爱人?你总是若即若离,日暮时分飘飘然泊在我的心湖上。 河水清清,碧波荡漾,我仿佛看到了你在临水梳妆。

解挽柔长的秀发垂落水里,河面波纹里流动着你娇羞的面庞。 我痴痴地远望着你,渴望相伴你身旁。

你和我只有这一水的距离吗?我沿着堤岸寻你,踏过泥泞沼泽涉过碧荷池塘,却总是找不到你的方向。 芦苇抽穗,芦花飞扬,冰冷的河水,无情地流淌,让心儿荡起双浆,寻遍每一寸岸,寻遍每一处沙汀,只见白鹭向天飞,不知伊人在何方。

白露结霜,浓雾迷茫。思念的泪光里,总有你深情的凝望。

是幻觉吗?你是一朵清莲,在我的心湖里悄然绽放。我只能隔岸望着你——我梦中的新娘。

2.诗经 常武 翻译与赏析

《大雅·常武》出自《诗经》,赞美了周宣王率兵亲征徐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的胜利。

诗人满怀激情,借助精巧选词,串联比喻、排句,饱蘸笔墨,歌唱王师。朱熹有一段绝好的分析,他说:“如飞如翰,疾也;如江如汉,众也;如山,不可动也;如川,不可御也。

绵绵,不可绝也;翼翼,不可乱也。不测,不可知也;不克,不可胜也。”

(《诗集传》)作品原文 常武 赫赫明明(1)。王命卿士(2),南仲大祖(3),大师皇父(4)。

整我六师(5),以脩我戎(6)。既敬既戒(7),惠此南国(8)。

王谓尹氏(9),命程伯休父(10),左右陈行(11)。戒我师旅,率彼淮浦(12),省此徐土(13)。

不留不处(14),三事就绪(15)。 赫赫业业(16),有严天子(17)。

王舒保作(18),匪绍匪游(19)。徐方绎骚(20),震惊徐方。

如雷如霆(21),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22),如震如怒。

进厥虎臣(23),阚如虓虎(24)。铺敦淮濆(25),仍执丑虏(26)。

截彼淮浦(27),王师之所(28)。 王旅啴啴(29),如飞如翰(30)。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31)。如川之流,绵绵翼翼(32)。

不测不克,濯征徐国(33)。 王犹允塞(34),徐方既来。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35)。

徐方不回(36),王曰还归。注释译文注释 (1)赫赫:威严的样子。

明明:明智的样子。 (2)卿士:周朝廷 执政大臣 。

(3)南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大祖: 指太祖庙 。

(4)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皇父:人名,周宣王太师。

(5)整:治。六师:六军。

周制,王建六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6)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脩,习;戎,武。

(7)敬:借作“儆”。 (8)惠:爱。

(9)尹氏:掌卿士之官。 (10)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时大司马。

(11)陈行:列队。 (12)率:循。

(13)省:察视。徐土:指徐国,故址在今安徽泗县。

(14)不:二“不”字皆语助词,无义。留:占“刘”字,杀。

处:安。 (15)三事:三司,指军中三事大夫。

事与“司”通。绪:业。

姚际恒《 诗经通论 》:“谓分主六军之三事大夫,无一不尽职以就绪也。” (16)业业:高大的样子。

(17)有严:严严,神圣的样子。 (18)舒:舒徐。

保:安。作:起。

(19)绍:戴震《 诗经补注 》:“如‘夭绍’之绍,急也。”游:优游,与“绍”对文,指缓。

(20)绎:络绎。骚:骚动。

严粲《 诗缉 》:“王乃舒徐而安行,依于军法日行三十里,进兵不急,人自畏威,徐方之人,皆络绎骚动矣。” (21)霆:炸雷。

(22)奋厥武:奋发用武。 (23)虎臣:猛如虎的武士。

(24)阚(hǎn)如:阚然,虎怒的样子。虓(xiāo):虎啸。

(25)铺:韩诗作“敷”,大。敦:屯聚。

濆(fén):高岸。 (26)仍:就。

丑虏:对敌军的蔑称。 (27)截:断绝。

(28)所:处。 (29)啴(tān)啴:人多势众的样子。

(30)翰:指鸷鸟。 (31)苞:指根基。

(32)翼翼:整齐的样子。 (33)濯:大。

(34)犹:通“猷”,谋略。允:诚。

塞:实,指谋略不落空。 (35)来庭:来王庭,指朝觐。

(36)回:违。译文 多么威严多严明,王对卿士下命令。

太祖庙堂召南仲,太师皇父在其中:“速速整顿我六军,备战习武任务重。布防警戒切莫松,救助南方惩元凶。”

王诏尹氏传下令,告谕程伯休父依令行,士卒左右列成队,告诫全军申军令。沿那淮岸急行军,巡视徐国察隐情。

诛其祸首安人民,三司就职工作勤。 多么威严多伟大,神圣天子亲出征,从容镇定向前进。

不快不慢按兵法,徐方慌张乱阵营。王师神威震徐方,雷霆万钧压头顶,徐方骚动大震惊。

周王奋威用武力,如天动怒雷声起。前锋部队如猛虎,虎怒吼声震大地。

大军屯聚淮水边,擒获顽敌向前逼。切断淮水沿岸路,王师驻此扫顽敌。

王师强大兵马众,迅捷如鸟掠长空,势如江汉水汹涌。如山之基难动摇,如川之流滚滔滔。

军营绵绵排列齐,战无不胜难知底,大力征讨定淮夷。 王的谋略无不中,徐国投降来归从。

徐国臣服成一统,胜利应是天子功。四方叛逆已平定,徐国入觐来王庭。

徐国改邪已归正,王命班师返京城。作品鉴赏 此诗题目特别,《诗经》大多是取首句语词为题,有的虽不是首句,但亦是诗中的语词,而“常武”一词不见于该诗,故说诗者议论纷纭。

《 毛诗序 》谓其意是“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然”; 朱熹 《 诗序辨说 》申此说“盖有二义:有常德以立武则可,以武为常则不可,此所以有美而有戒也”,对此,姚际恒《诗经通论》驳道:“诗中极美王之武功,无戒其黩武意。毛、郑亦无戒王之说,然则作《序》者其腐儒之见明矣。”

王质《诗总闻》谓“自南仲以来,累世著武,故曰常武”:方玉润《 诗经原始 》以为“常武”是乐名,他说:“武王克商,乐曰《大武》,宣王中兴,诗曰《常武》,盖诗即乐也。”近人或以为古常、尚通用,“常武”即尚武,与诗旨正合。

按:《序》与朱说明显牵强附会,姚批驳极是。王质误会南仲为文王时人,故有此说,亦不足取。

惟后二说较为合理,可供参考。 此诗为宣王时之作,有诗中两个人物为证:一是南仲,同见于《出车》,亦见《鄦惠鼎》(称“司徒南中”),《汉书·人物表》与《后汉书·庞参传》所载《马融上书》都认。

3.诗经氓的翻译

一、译文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

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

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53963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

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二、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三、出处 《诗经》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

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

《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二、作品赏析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

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

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

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

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

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三、作者简介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

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氓。

4.诗经 氓原文及翻译

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

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

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扩展资料:一、赏析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

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卫风·氓》这首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

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

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这首诗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诗中用了不少“蚩蚩”、“涟涟”、“汤汤”、“晏晏”、“旦旦”等叠字形容词,它们不但起了摹声绘貌的作用,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性。《诗经》民歌的章法,多半是叠章复唱的。

由于《卫风·氓》诗作者感情复杂,叙事曲折,故分章而不复唱,这在《国风》民歌中是少见的。二、全诗概述 全诗六章,每章十句。

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三、详细注释1、氓:民。

蚩蚩(chi):笑嘻嘻的样子。2、布:古时的货币,即布币。

贸:交换。3、匪:非。

4、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指商谈婚事。

5、涉:渡过。淇:河名。

6、顿丘:地名。7、衍 (qian):过,拖延8、将:请。

9、乘:登上。诡垣(guiyuan):毁坏了的墙。

10、复关:地名,中男子居住的地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氓。

5.求诗经氓的解释翻译

翻译:

那人一副老实样,抱着布匹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是来和我谈婚事。我送你到淇水岸,接着又送到顿丘。我不是有意延婚期,是你无人做良媒。请君莫要生恼怒,可定秋天为婚期。

登上那堵坏城墙,盼望你再回郊关。没见你再回郊关,低声饮泣泪满面。看到你又来郊关,我又说又笑心喜欢。你又占卜又问卦,卦辞都是吉祥话。你要驾车快快来,把我嫁妆拉你家。

桑树叶子未落时,桑叶润泽又柔嫩。唉呀,斑鸠啊!不要贪吃那桑椹。唉呀,姑娘啊!不要过分迷恋那男人。男人痴情不会久,轻轻松松可抽身。女人迷恋男人啊,痴情到底难解脱。

桑树终有叶落时,枝叶阽黄凄凄然。自从当初嫁给你,几年苦苦受贫穷。淇水汹涌滚滚流,河水溅车湿罗衫。女方从未出差错,男人却前后行为不—致。男人行为无准则,三心二意不道德。

嫁你为妇已多年,全部家务都做完。早起晚睡休息少,成年累月皆如此。事事满足你愿望,你却横眉又竖眼。同胞兄弟不知情,幸灾乐祸笑开怀。冷静下来想一想,满腹哀怨只自知。

本想和你过到老,到老更令我烦恼,淇水虽宽也有岸,沼泽再阔总有边。热恋时日共欢乐,说说笑笑多快活。信誓旦旦定终身,从没想过会变脸。背叛誓言不悔过,从此分手就算完!

《氓》是《诗经·卫风》中较有代表性的—首弃妇诗,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最终遭受遗弃的全过程,揭露了在夫权制下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的悔恨和决绝。

全诗共分六章。第一、二章写主人公被“氓”追求,允婚后对“氓”一片痴情并与之结婚。这与后来“氓”的变心并抛弃她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衬托出“氓”的伪善与薄情。第三章由叙事转入抒情。写自己被“氓”遗弃后的悔意和怨恨之情。后三章回忆自己婚后多年的操劳与被虐待、被弃逐后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最后她选择了与负心丈夫决绝的态度,表达了她的反抗精神。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首先是弃妇的形象,她本是一个纯洁、善良的美貌少女,诗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象地写出了这位青春少女的形象。她爱过“氓”,并且对他一往睛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嫁给“氓”后,她幻想着”及尔偕老”,过上好日子,因而一心持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直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失去了青春美貌,而此时,“氓”已变心,对她虐待“至于暴矣”!她孤苦无助却被兄弟讥笑,心中的悲苦无人可以诉说。但不幸的遭遇锻炼了她坚强的性格,悔恨之余,她采取了与“氓”决绝的态度,表现了她的反抗精神。这是一个既令人同情又令人佩服的弃妇形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氓”的形象。他本是一个抱布换丝的小商贩,凭着花言巧语博得少女对他的爱,而当他们结婚后,他去口把大量的劳动压在妻子肩上,等到妻子失去了青春美貌,他又狠心地抛弃了她。“氓”的虚伪、薄情与弃妇的善良、痴情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6.诗经 公刘 翻译 谢谢~~~~

[题解] 这是周人叙述历史的诗篇之一,歌咏公刘从邰迁豳的事迹。

第一章写起程之前。第二章写初到豳地,相土安民。

第三章写营建都邑。第四章写宴饮群臣。

第五章写拓垦土田。第六章写继续营建。

[注释] 1、笃:厚。每章以“笃”字起头,赞美公刘厚于过人。

“公刘”,后稷的后裔。公是称号,刘是名。

2、居、康:都训“安”。这句是说公刘在邰不敢安居。

3、埸(易yì)、疆:都是田的界畔。疆是大界,埸是小界。

这句是说修治田亩。 4、积:在露天堆积粮谷。

仓:在屋内堆积粮谷。以上都是叙述在邰地故居的事。

5、糇(喉hóu):干粮。 6、橐(驮tuó)、囊:都是裹粮的用具,就是口袋。

囊有底,橐无底(盛物则结束两端)。 7、辑:和。

用:犹“而”。这句是说公刘要使人心和谐,国族光大。

8、干:盾。戚、扬:都是武器,斧类。

9、爰:犹“于是”。方:始。

启行:开辟道路。 10、胥:相察,和《大雅o绵》(Y-077)篇 “胥宇”的“胥”相同。

斯原:指豳(今陕西邠县)地的原野。 11、庶、繁:言陆续随公刘迁来的人多了。

12、顺:安,和。宣:通“畅”。

这句连下句是说众人情绪和畅,安于新土,没有长叹的人。 13、巘(演yǎn):不连于大山的小山。

这句和下句写公刘上下山原,相察地势。 14、舟:通“周”。

周,环绕,带。这一问句的作用是引起对于公刘身上佩件的描写。

15、鞞(俾bǐ):刀鞘上端的饰物。琫(绷běng):刀鞘下端的装饰。

容刀:佩刀。这句是说用玉、瑶装饰鞞、琫. 16、逝:往。

百泉:众泉。 17、溥(谱pǔ):大。

18、觏(够gòu):见。京:豳之地名。

当在南冈之下。 19、师: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

京师就是京邑。京师连称始见于此,后来才成为天子所居城邑的名称。

20、于时:即“于是”。处:居住。

21、庐、旅:二字同义,寄。疑原作“庐庐”或“旅旅”,和上下文一律用叠字。

以上二句是说使常住的人有住处,远来暂居的人有寄托处。以下二句描写众人笑语欢乐。

22、依:言安居。上章“处处”是众民定居。

这里“斯依”是君长定居。 23、跄跄(枪qiāng):行动安适貌。

济济:庄严貌。 24、筵:竹席,铺在地上。

俾筵就是说使众宾就席。几:坐时凭倚的用具。

25、登:谓登席。依:谓凭几。

26、造:犹“比次”。曹:群,指众宾。

席位是按尊卑排定次序的,众宾坐定以后次序就很清楚了。 27、豕(使shǐ):猪。

28、牢:猪圈。 29、酌之:言使众宾饮酒。

匏(刨páo):匏爵。一匏破为二,用来盛酒,叫做“匏爵”。

30、宗:宗主。君之宗之:就是为之君为之宗。

之指众宾,也就是众臣,与上文一致。 31、溥:广。

既溥既长:言土地开垦面积已很大。 32、景:日影。

这里作为动词,言测日影定方向。冈:登冈。

33、阴:山北。阳:山南。

34、其军三单:“单”读为“禅”,更代。言成立三军而用其一军,更番相代。

35、度(夺duó):测量。 36、彻:治。

以上三句似谓使三军轮流度测隰(席xí)原,从事治田。 37、阳:日。

山的西面夕时见日,所以叫夕阳,正如山东叫朝阳。这句是说扩展种植的土地,开辟山的西面。

38、豳(彬bīn):古邑名,也作邠,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允:实在。

荒:大。这句是说豳人的居地确是很广大了。

39、馆:建房舍。这句是说造宫室。

40、乱:于水的中流横渡。 41、厉:即砺,糙石,用来磨物。

锻:又作“碫(段duàn)”,椎物之石。砺、锻都是营建时需要的东西。

42、止基:言居处的基址。理:治理。

43、有:犹“众”。这句是说来居住的人众多。

44、皇:涧名。这句是说人夹皇涧而居。

45、过:涧名。溯:向。

这句说或面向过涧而居。 46、止、旅:常住者和寄住者。

密:安。这句是说止居的人众多。

47、芮:亦作“汭(锐ruì)”,水流曲处岸凹入为汭,或叫做“隩(遇yù)”,凸出为“鞫(居jū)”。之:犹“是”。

芮鞫之即:就是说就水涯而居。或许有陆续迁来的人,所以再作一番安顿。

[余冠英今译] 好心的公刘,他不敢安居只顾忙。忙着修田界,忙着谷上仓。

干粮收拾好,各种袋子装。他要团结大众争荣光。

大伙儿张开弓,盾牌、长矛、板斧都扛上,迈开脚步向远方。 好心的公刘,看准了这块地。

人民越聚越多,个个都觉满意,没有一个人叹气。他一会儿上山冈,一会儿下平地。

腰里带着啥东西?玉石多么美,装饰刀鞘的头和尾。 好心的公刘,走向众水泉,观看广大的平原。

他登上南冈,发现了叫做京的地方。就在京邑的旷地,长住的安了身,寄居的有了房。

到处有谈笑,到处闹嚷嚷。 好心的公刘,在京邑安家停当。

臣僚们走来严肃安详。叫他们就竹席、就矮几,身靠矮几坐席上,次序分明列成行。

把猪赶出圈。用瓢舀酒浆。

让大家有吃又有喝,做大家的君主和族长。 好心的公刘,开辟土地宽又长,观测日影上高冈,勘察山南和山北,看看流泉去哪方。

成立三军轮班用,洼地平地都丈量,开出田地产食粮。丈量展到山西方,豳人的土地真宽广。

好心的公刘,在豳又把房屋建。横渡渭水河,把磨石采又把碫石搬。

房基墙脚都修筑,人多力众真可观。皇涧两岸都住满,顺着过涧向上展。

定居大众都安顿,一直住到芮水湾。

7.诗经两首翻译(要加注释的)

一、静女 【原文】 静女其姝①, 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 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 说怿女美⑦。 自牧归荑⑧, 洵美且异⑨。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注释】 ①静:闲雅贞洁。

姝(shu):美好的样子。②城隅:城角。

③ 爱:同“薆”,隐藏。④踟蹰(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贻:赠。

⑥炜:红色的光彩。⑦说怿(yueyi): 喜悦。

⑧牧:旷野,野外。归:赠送。

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 相赠表示结下恩情。⑨洵:信,实在。

异:奇特,别致。 【译文】 姑娘温柔又静雅, 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 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 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 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 宝贵只因美人赠。 【读解】 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

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 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 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马克恩也说, 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

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二、诗经氓 原文及其注释译文 【原文】 氓之蚩蚩(1), 抱布贸丝(2)。 匪来贸丝(3), 来即我谋(4)。

送子涉淇(5), 至于顿丘(6)。 匪我衍期(7), 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8), 秋以为期。 乘彼诡垣(9), 以望复关(10)。

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11)。 以尔车来, 以我贿贿(12)。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13)。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14)。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15)。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16), 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17)。

女也不爽(18), 士贰其行(19)。 士也罔极(20), 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21), 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 硒其笑矣(22)。

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 隅则有泮(23)。 总角之宴(25), 言笑晏晏(25)。

信誓旦旦(26),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注释】 (1)氓:民。

蚩蚩(chi):笑嘻嘻的样子。(2)布:古时的货币,即布币。

贸:交换。(3)匪:非。

(4)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指商谈婚事。

(5)涉:渡过。淇:河名。

(6)顿丘:地名。(7)衍 (qian):过,拖延。

(8)将:请。(9)乘:登上。

诡垣(guiyuan):毁坏了的墙。(10)复关:地名,诗中男子居住的地方。

(11)体:卦体,咎言: 不吉利的话。(12)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13)沃各:润泽的样子。 (14)耽:沉迷,迷恋。

(15)说:同“脱”,摆脱。(16)徂(cu):去,往。

(17)渐(jian):沾湿,浸湿。帷裳:车饰的帷幔。

(18)爽:差错,过失。 (19)贰:差错。

(20)罔极:无常,不可恻。(21)遂:安定无忧。

(22)硒(xi):大笑的样子。(23)隅:即“湿”,河名,指漯河。

泮(pan):岸。 (24)总角:古时儿童的发式,借指童年。

宴:逸乐。(25)晏晏:和好柔 顺的样子。

(26)旦旦:诚恳的样子。【译文】: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有两说,皆可通。

一是将“布”释为布匹,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布来换我的丝;二是将“布”释为古钱币,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钱来买我的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

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

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

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对我开始施暴。

兄弟不了。

8.诗经 小雅 北山的译文

《诗经·小雅·北山》的译文:

爬上高高的北山,去采山上枸杞子。

体格健壮的士子。从早到晚要办事。

王的差事没个完,忧我父母失奉侍。

普天之下每寸泥,没有不是王的地。

四海之内每个人,没有不是王的臣。

大夫分派总不公,我的差事多又重。

四马驾车奔驰狂,王事总是急又忙。

夸我年龄正相当,赞我身强力又壮。

体质强健气血刚,派我操劳走四方。

有人安逸家中坐,有人尽心为王国。

有人床榻仰面躺,有人赶路急星火。

有人征发不应召,有人苦累心烦恼。

有人游乐睡大觉,有人王事长操劳。

有人享乐贪杯盏,有人惶惶怕责难。

有人遛达闲扯淡,有人百事都得干。

原文: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赏析:

《北山》描述一个日夜忙于王事的士子对社会劳逸不均表达了怨恨。诗主要采取对比的手法,将劳逸两方作了细致多面的比较,突出了诗的主题。而连用十二“或”字,构成排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将一腔愤慨倾泻而出,不可阻遏,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强烈写照和自然涌出,同时又戛然而止,奇趣顿生。

9.诗经 崧高 翻译及赏析

崧高·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崧高》是《诗经》里面《大雅》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毛诗序》以为是尹吉甫美宣王,但吴闿生却认为是讥刺。他在《诗义会通》中说:“案《崧高》、《烝民》二诗,微指略同。

皆讥宣王疏远贤臣,不能引以自辅,语虽褒美,而意指具在言外,所以为微文深意。《序》皆未能发其义。

《烝民》语意较显,汉儒犹有知之者,此篇则喻者益少。然二篇笔意相似,惟此为弥隐耳。

先大夫曰:迭称王命,所以深著王之远贤。郑笺云:‘申伯忠臣,不欲离王室。

’最得其旨。殆三家遗说,郑偶采及之,非毛义也。

‘不显申伯’三句,先大夫曰:‘深惜其远去也。崧高 【题解及原文】申伯封于谢,周宣王大加赏赐。

尹吉甫写诗表示赞美,并为申伯送行。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

“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注释】1、崧(松sōng):山高大貌。嵩山,五岳之一。

《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衡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2、申:《郑笺》:“申,申侯也。

甫,甫侯也。皆以贤知入为周之桢干之臣。”

3、宣:垣(原yuán)。《郑笺》:“四国有难,则往扞(捍hàn)御之,为之蕃屏;四方恩泽不至,则往宣畅之。”

4、缵(纂zuǎn):继承。《郑笺》:“亹亹(伟wěi),勉也。

缵,继也。”《集传》:“使之继其先世之事也。”

5、谢:今河南唐河县南。《正义》:“申伯先封于申,本国近谢;今命为州牧,故改邑于谢。”

6、式:《集传》:“式,使诸侯以为法也。”7、登:《毛传》:“登,成也。”

《郑笺》:“世世执其政事传子孙也。”8、庸:《毛传》:“庸,城也。”

9、彻:治,测定。《集传》:“彻,定其经界,正其赋税也。”

10、私人:《集传》:“私人,家人也。”11、有俶:俞樾《群经平议》:“有俶,形容其厚也。”

12、藐藐:《毛传》:“藐藐,美貌。”13、蹻蹻(绝jué):《毛传》:“蹻蹻,壮貌。”

14、钩膺:套在马胸前和颈上的带饰。《毛传》:“濯濯(拙zhuó),光明也。”

15、莫如南土:《正义》:“因告之曰:我谋度汝之所居,无如谢邑之最善。”16、近(记jì):表语气,犹“矣”。

《郑笺》:“近,辞也。声如彼记之子之记。”

17、迈:《郑笺》:“迈,往也。”18、谢于诚归:《郑笺》:“谢于诚归,诚归于谢。”

19、峙(制zhì):贮备。粻(张zhāng)、遄(穿chuān):粮食。

《集传》:“峙,积。粻,粮。

遄,速也。”20、番番(播bō):《毛传》:“番番,勇武貌。”

21、啴啴(滩tān):《毛传》:“啴啴,喜乐也。”22、周:《郑笺》:“周,遍也。”

23、元舅:《传疏》:“元舅,大舅也。宪,法也。

文武是宪,言申伯既有文德,又有武功,足为法于天下也。”24、揉:顺,使顺服。

《郑笺》:“揉,顺也。”25、诵:胡承珙(巩gǒng)《后笺》:“此章言诵,又言诗,又言风,三者有别,诵者可歌之名。

……诗则其本篇之词,风则其词中之意。” 【白话翻译】 嵩山高大是中岳,巍峨耸立入云层。

中岳嵩山降神灵,申伯甫侯二人生。是那申伯和甫侯,周家栋梁最有名,保卫四方诸侯国,宣扬教化天下宁。

申伯做事最勤敏,周王委他继重任。建设城邑在谢地,南国奉他作准绳。

周王命令召伯虎,去为申伯建新城。建成国家在南方,世世代代掌国政。

周王下令给申伯,要为南国做楷模。依靠谢地老百姓,新的城墙快建筑。

周王又命召伯虎,去为申伯治田土。王命太傅和侍御,家臣迁去一起住。

申伯迁谢大工程,召伯奉命来经营。城墙高大又厚实,宗庙寝殿都建成。

寝庙已成多漂亮,王对申伯行赐赏。四匹马儿多雄壮,胸前带饰闪金光。

王送申伯去谢城,路车四马真漂亮。仔细考虑你住处,天下莫比南土墙。

赐你大圭尺二长,作为国宝永收藏。我的娘舅放心去,确保南方万里疆。

申伯决定要起程,王在郿地来饯行。申伯要回南方去,决心回去住谢城。

天子命令召伯虎,申伯疆土要划清。路上干粮准备好,日夜兼程马不停。

申伯勇武貌堂堂,已进谢邑这地方。随从士卒喜洋洋。

全国人民都欢喜,你是国家好栋梁。申伯高贵显荣光,周王舅父不平常,文德武功作榜样。

申伯具有好德行,温和仁爱又端正。安抚诸侯服万国,天下四方传美名。

吉甫作了这首诗,篇幅宏大语言精。它的含义非常好,赠给申伯表欢庆。

更多《诗经》。

10.诗经大雅卷阿 全文翻译~~~

【注释】

(1)有卷(quán):卷卷。卷,卷曲。阿:大丘陵。

(2)飘风:旋风。

(3)岂弟(kǎi tì):即“恺悌”,和乐平易。

(4)矢:陈,此指发出。

(5)伴奂:据郑玄笺:“伴奂,自纵弛之意也。”则“伴奂”当即“泮涣”,无拘无束之貌。或谓读为“盘桓”,非。

(6)优游:从容自得之貌。

(7)俾:使。尔:指周天子。弥:终,尽。性:同“生”,生命。

(8)似:同“嗣”,继承。酋:同“猷”,谋划。

(9)昄(bǎn)章:版图。

(10)孔:很。

(11)主:主祭。

(12)茀:通“福”。

(13)纯嘏(gǔ):大福。

(14)冯(píng):辅。翼:助。

(15)引:牵挽。

(16)则:标准。

(17)颙(yōng)颙:庄重恭敬。昂(áng)昂:气概轩昂。

(18)圭:古代玉制礼器,长条形,上端尖。璋:也是古代玉制礼器,长条形,上端作斜锐角。

(19)令:美好。闻:声誉。

(20)翙(huì)翙:鸟展翅振动之声。

(21)爰:而。

(22)蔼蔼:众多貌。吉士:贤良之士。

(23)媚:爱戴。

(24)傅:至。

(25)朝阳:指山的东面,因其早上为太阳所照,故称。

(26)菶(běng)菶:草木茂盛貌。

(27)雝(yōng)雝喈(jiē)喈:鸟鸣声。

(28)庶:众。

(29)闲:娴熟。

(30)不多:很多。不,读为“丕”,大。

(31)遂:对。

【译文】

曲折丘陵风光好,旋风南来声怒号。和气近人的君子,到此遨游歌载道,大家献诗兴致高。

江山如画任你游,悠闲自得且暂休。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何所求,继承祖业功千秋。

你的版图和封疆,一望无际遍海内。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有作为,主祭百神最相配。

你受天命长又久,福禄安康样样有。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百年寿,天赐洪福永享受。

贤才良士辅佐你,品德崇高有权威,匡扶相济功绩伟。和气近人的君子,垂范天下万民随。

贤臣肃敬志高昂,品德纯洁如圭璋,名声威望传四方。和气近人的君子,天下诸侯好榜样。

高高青天凤凰飞,百鸟展翅紧相随,凤停树上百鸟陪。周王身边贤士萃,任您驱使献智慧,爱戴天子不敢违。

青天高高凤凰飞,百鸟纷纷紧相随,直上晴空迎朝晖。周王身边贤士萃,听您命令不辞累,爱护人民行无亏。

凤凰鸣叫示吉祥,停在那边高山冈。高冈上面生梧桐,面向东方迎朝阳。枝叶茂盛郁苍苍,凤凰和鸣声悠扬。

迎送贤臣马车备,车子既多又华美。迎送贤臣有好马,奔腾熟练快如飞。贤臣献诗真不少,为答周王唱歌会。

有文采的扩写我没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