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野鸭和荷花的诗句

1.关于"荷花"与"野鸭"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荷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关于野鸭的诗句:

《点绛唇·绿水池塘》

年代:宋 作者:向子諲

绿水池塘,笑看野鸭双飞过。正当呆坐。纫鼻须还我。

尽日张弓,许久无人和。还知么。难得全个。不免须明破。

《贺新凉/贺新郎》

年代:宋 作者:吴泳

碧嶂青红路。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但日对、南山延伫。碧落仙人骑赤鲤,渺风烟、不上瞿塘去。来伴我,宛陵住。西风画角高堂暮。炙银灯、疏帘影里,笑呼儿女。爷作嘉兴新太守,囝拜鹗书天府。况哥共、白头相聚。天分从来锺至乐,更谁思、野鸭鸳鸯语。提大斗,酌寒露。

《绝句》

年代:宋 作者: 陈与义

野鸭飞无数,桃花湿满枝。

竹舆鸣细雨,山客有新诗。

《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年代:宋 作者:陈与义

江头云黄天酝雪,树枝惨惨冻欲折。

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

黄茅母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

惟有苍石如卧虎,不受阴晴与寒暑。

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

2.关于荷花与野鸭的诗句

1、笑看野鸭双飞过

向子諲

《点绛唇·绿水池塘》

2、更谁思、野鸭鸳鸯语

吴泳

《贺新凉/贺新郎》

3、安得双野鸭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4、菰蒲野鸭还飞去

黄庭坚

《奉答茂衡惠纸长句》

5、野鸭飞无数

陈与义

《绝句》

6、耐寒野鸭不知归

陈与义

《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7、雁来野鸭却惊起

杨万里

《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

8、人来野鸭望船鸣

苏辙

《兴州新开古东池》

9、牛渡横塘野鸭飞

戴复古

《次韵卢申之正字野兴》

10、野鸭飞边人上船

戴复古

3.关于"荷花"与"野鸭"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荷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关于野鸭的诗句: 《点绛唇·绿水池塘》 年代:宋 作者:向子諲 绿水池塘,笑看野鸭双飞过。

正当呆坐。纫鼻须还我。

尽日张弓,许久无人和。还知么。

难得全个。不免须明破。

《贺新凉/贺新郎》 年代:宋 作者:吴泳 碧嶂青红路。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

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但日对、南山延伫。

碧落仙人骑赤鲤,渺风烟、不上瞿塘去。来伴我,宛陵住。

西风画角高堂暮。炙银灯、疏帘影里,笑呼儿女。

爷作嘉兴新太守,囝拜鹗书天府。况哥共、白头相聚。

天分从来锺至乐,更谁思、野鸭鸳鸯语。提大斗,酌寒露。

《绝句》 年代:宋 作者: 陈与义 野鸭飞无数,桃花湿满枝。竹舆鸣细雨,山客有新诗。

《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年代:宋 作者:陈与义 江头云黄天酝雪,树枝惨惨冻欲折。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

黄茅母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惟有苍石如卧虎,不受阴晴与寒暑。

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 。

4.描写野鸭在西湖戏水的诗句

描写野鸭在西湖戏水的诗句有: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____林升《题临安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____白居易《春题湖上》 5.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____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____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9.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0.血染红笺,泪题锦句。

西湖岂忆相思苦。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1.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____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2.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____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____苏轼《卜算子·感旧》 14.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____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15.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____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16.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____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7.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

____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5.荷花的诗句和样子和传说

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最美貌的侍女玉姬的化身

因为玉姬羡慕人间的双双对对,男耕女织的勤劳生活

感到身居天宫的空虚和寂寞。她在河神女儿逢莱尼的

陪伴下,偷偷地打开了南天门,悄悄地飞来杭州西子

湖畔,这两位天宫仙女看到这明镜的湖水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凡间的青山便跳入美丽的湖中恬洗。谁知天

快亮了,逢莱尼要玉姬赶快回到天宫,玉姬哪里舍得

这美好的人间。王母娘娘知道后,恼羞成怒,顺手拾

起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还恶狠狠地骂道:“你

要脱尘绝俗,我要把你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这位洁白无瑕的仙女化身为美丽的荷花。

6.描写秋天的荷花,或者是残荷的诗句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水清、竹秀、亭静,这里一片的清幽雅洁。

然而,也正是这幽静清廖的,远离了尘嚣的境地,牵引出诗人绵绵的相思。这种相思,了无痕迹地表现出清幽环境中诗人的孤寂;“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

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远隔千山万水,诗人只能借助于风、于云,将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飘向远方长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间隔中的契合了。

7.求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与一首关于荷的唐诗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