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李陵答苏武书】(《西汉文》)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 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 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於临阵,亲自合围。 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於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於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 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於国主耳。 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句践之雠,报鲁国之羞。 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 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 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 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 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於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得。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 2.与“沟通”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所作。 【诗文解释】 你家住在哪儿?我家就在横塘。停船暂且相问,或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诗文赏析】 本诗是一首女子向男子发问的诗,寥寥数语,形象地将女子既想结识对方,又怕露骨的心态描绘了出来。诗人巧妙地以口吻传达人的神态,用女子自报家门的急切程度,传达了这个女子大胆、聪慧、天真无邪的音容笑貌,纯朴清清,饶有情趣。 这种萍水相逢间的沟通,给人以别样的遐想与美丽 3.古人用烽火交流的古诗句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 —— 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 江城烽火连三月。 —— 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 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欲寄彩笺无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4.形容沟通的诗句有哪些1,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出自唐代: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白话文释义: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自唐代:杜牧《清明》 白话文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白话文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4,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出自唐代: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白话文释义: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5,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 ——出自唐代:孟浩然《问舟子》 白话文释义:黄昏时候,我询问划船人,前面还有多少路程?船夫说:“河湾处正好停船,淮河里浪高风紧。”。 5.唯美古风句子交流群1.寒江陪烟火,月伴星如昨 2.倚琴心,剑魄今何在。千年间,待魂魄归来。谁月夜蓦然抒怀,残躯不堪颓败,抛却九霄外。 3.白云酣醉,沁人心脾,沉静如秋水长天。 4.子期不听,伯牙摔琴谢知音。朝云一泪,东坡绝唱敬红颜。 5.离走,不做轻轻地走状。离去,不做沉重的回眸,只是离去,别了,那二十年中流出的一日。 6.旧景无痕,是心灵的召唤,打开了时光的囚牢,释放出千年的风流,它驾待而来,与想象丰翼的我来一场风云聚会。 7.空山钟声远,心在身外。明月箫音长,韵在心中。 8.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9.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10.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1.弹指间,红尘一梦,霜露重,草木葱,胭脂红。广陵宫,依稀旧时同,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归来处盼君与共。曾忆曲苑荷风,落花成落红。回首处,烟波轻万重。梦回江南玲珑素手轻音弄,小楼一夜,春雨春风。曾忆瑬澜霓梦,情意醉清风。回首处,忆起长久梦,梦回江南玲珑芳馨相思鬃,小楼一夜,春雨春风。 , 如果想要积累,这里远远不够。建议去找那些古风与中国风的歌曲,那里面的歌词非常美,以及以前那些诗经,诗词。上面那些不是我原创,希望对你有帮助。 6.关于古代唯美诗句有哪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