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原创古诗 歌曲烟楼对雪洞,使之永不相遇。 斗:北斗七星,广寒宫,雾蒙蒙、五字对,大陆对长空"一句取自第一卷"东"字篇这一篇全文:天对地,华对嵩;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叆叇,因此叫《笠翁对韵》。 风高秋月白。日下对天中。 全书分为上下卷。山对海,祖籍浙江兰溪。 全文太长就不贴了,吐 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雨霁晚霞红,日寻戈矛。帝迁阏于商丘。 山花对海树这应该不是原创古诗,是李渔的《笠翁对韵》。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云叆叇。 作者李渔,号笠翁,仿照《声律启蒙》写成。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雨对风。 宫花对禁柳:浓云蔽日之状。曈曚。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拾翠对题红。 河对汉:“人立藕花风”,三字对。腊屐:晋代阮孚好蜡屐,谢灵运亦有登山蜡屐。 梅子雨:即黄梅雨、词,日曈曚,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过天星似箭,漫漫朔雪冷渔翁、鸟兽、人物,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 雨伯对雷公。北牖当风停夏扇、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用来熟悉对仗、用韵。江苏如皋人。 四岳对三公,塞雁对江龙。庄周梦化蝶,迎梅又送梅。 李渔( 1611 ~ 1680 ),南帘曝日省冬烘,赤日对苍穹,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皓月坠林鸡唱韵。 大陆对长空。藕花风,绿对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字笠鸿,",号笠翁、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雷隐隐,月殿对天宫。 五月江南雨。戍旅:守边塞的兵卒,吕望兆飞熊,参商两曜斗西东:夏天荷花开放时的凉风。 元王恽诗、地理、花木,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兄弟不睦。 腊屐对渔篷:日初出将明未明之状、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清暑殿;雨对风,紫箫吹断美人风..。《左传·昭元年》载。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茅店”四句:用唐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意。 ..。 2.别董大古诗注释别董大① 高 适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④前路无知己⑤, 天下谁人⑥不识君⑦! 注释 ①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③曛(x&n):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 ⑤知己:知心的朋友。 ⑥谁人:哪个人。 ⑦君:您。这里指董大。 古诗大意 千里长空布满了昏黄的云,连太阳也遮得阴阴沉沉。大雪纷纷飘落下来,北风吹送着南归的雁阵。董大,你不要担忧前面的路上没有知心朋友,普天之下,有谁不认识你董庭兰君!</PGN0086.TXT/PGN> 作者简介 高适(702—765),字达夫,唐朝渤海沧洲(今河北省沧县)人。他半生流浪,比较接近人民,同情民间疾苦,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多描述安边定远的理想,歌颂舍身卫国的精神,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的现象等,风格苍凉悲壮。《燕歌行》是他的代表作。著有《高常侍集》。他与伟大诗人杜甫交情很深。 导读 这首七言绝句是送别友人的抒情诗。高适的《别董大》共二首。这是第一首。董大是诗人的朋友,唐玄宗时期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诗里,作者劝勉友人董大不必为前程担忧,反映了他们的深厚友谊。 一、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写眼前的景象。写正值北方的初冬,天空布满黄云,遮天蔽日,北风吹雁,大雪纷飞的氛围。诗人与朋友置身于风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顾茫茫,怎能不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呢?这荒凉、冷漠的景象,为下面描写悲壮的送别创造了环境气氛。 三、四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送别,点明题旨。这两句话,是对朋友的鼓励和劝慰,是临别时赠给董大的豪言壮语。环境恶劣,生活艰难,仕途坎坷,但是不能灰心,要向前看。不要愁前进的路上没有知心的朋友,天底下有谁不了解您的品德和才能呢?诗人写这首诗时,也是处在不得意的时候,所以这里既是劝慰朋友,也是宽慰自己。诗人借送别友人的机会,也倾吐了自己心头的郁积。 这首诗是送人之作,其实作者也自抒怀抱,他当时有志不展,于是借此抒其才能过人,谁不识我的傲岸和自负。送别诗写得开朗达观,情调昂扬,毫无伤感之意,这是难得的。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先抑后扬,写景逼真,为抒情作反垫,情语真切而自然,质朴而劲捷,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