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正变诗经

1.什么是《诗经》的“正变说”

正变说指的是风雅正变,也叫变风变雅。

原出自《诗大序(毛诗序)》。 正变说内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

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 按照传统的观点,风、雅是指《诗经》的体裁,正、变是针对诗篇的内容而言的。

然而关于风雅正变说的起源、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存在的可能性,历代各家各派的学者却众说纷纭。 扩展资料: 传统的风雅是周王朝及管辖地区及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礼乐制度下的“正风正雅”最初并不是直接用以约束人的行为道德规范的,而是特定宴饮程序和意识下严格按照礼乐要求和规范进行的“娱神工具”。

在周代奴隶制社会下,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在各自的等级地位上安守本分,维持更高统治者“神”的威仪。 但在周王的暴虐统治下,《诗经》不再是被供奉在宗庙里娱神的酬酢有度的和美歌唱了,国家的动乱使得传统风雅中对现实的热情讴歌的理想状态被打破了。

体现在《诗经》里的,便是“正风正雅”向“变风变雅”的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风变雅。

2.什么是《诗经》的“正变说”

正变说指的是风雅正变,也叫变风变雅。原出自《诗大序(毛诗序)》。

正变说内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

按照传统的观点,风、雅是指《诗经》的体裁,正、变是针对诗篇的内容而言的。然而关于风雅正变说的起源、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存在的可能性,历代各家各派的学者却众说纷纭。

扩展资料:

传统的风雅是周王朝及管辖地区及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礼乐制度下的“正风正雅”最初并不是直接用以约束人的行为道德规范的,而是特定宴饮程序和意识下严格按照礼乐要求和规范进行的“娱神工具”。

在周代奴隶制社会下,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在各自的等级地位上安守本分,维持更高统治者“神”的威仪。

但在周王的暴虐统治下,《诗经》不再是被供奉在宗庙里娱神的酬酢有度的和美歌唱了,国家的动乱使得传统风雅中对现实的热情讴歌的理想状态被打破了。体现在《诗经》里的,便是“正风正雅”向“变风变雅”的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变风变雅

3.《诗经》的三种文体中能够起到匡正作用的是什么

《诗经》的三种文体中能够起到匡正作用的是风雅颂中的“雅”,“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

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

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

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4.<<诗经》分为三部分,哪部分最重要

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雅、颂三类。①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

②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补充: 风最重要,因为风》诗是从 周南 、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 歌谣 。共160篇 。

补充: 《诗经》 “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这三个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这三个说的是手法,这就是“六义”。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 乐歌 ,称作“ 十五国风 ”共160篇。 《雅》分为 《小雅》 (31篇)和《大雅》(74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 《周颂》 (31篇), 《鲁颂》 (4篇),和《 商颂 》(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 声调 。

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 《秦风》 、《魏风》 、《郑风》 ,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 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 秦风 国风· 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朱熹 《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

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毛诗序 》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 王国维 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

(《说 周颂 》)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补充: 风、雅、颂。

风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内容是 风土人情 。雅则是贵族的诗歌。

颂是祭祀类诗歌。

5.诗经他的诗篇种类包括什么

按照音乐性质,《诗经》大体上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指国风,包括15部分,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雅”是周王京畿的乐歌,又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诗经里的诗原本是用来配乐的歌词。“诗”本身衍生于“歌”,这也是现在”诗“往往被称为”诗歌“的原因。《诗经》编撰于先秦时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总共有305篇,古人取其整数称其为”诗三百“。西汉时,儒生称之为《诗经》,表示对其的尊崇。

相关内容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