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中有哪些是写勾栏的宋词【秋兰香】·《瓦舍勾栏》(陈亮 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钦定词谱》卷二十四,第十八调。 文\伴君归 重返东京。疏絮淡柳。清明袅袅炊烟。 观繁花古树。听石涌清泉。 向唐宋、嫣影步跚姗。韵飘衣袂花冠。 怎能忘、汴河沿岸。瓦舍勾栏。 那小径幽深处。有鸟语馨香。皓月高悬。 咏清辉。叹后羿婵娟。 相逢待千年。葱指玉弦。难叙缠绵。 醉梦里、凝眸相视,执手无言。 宋词【秋兰香】·《梦游清明上河》(陈亮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钦定词谱》卷二十四,第十八调。 文\芙蓉月 洛水城边,君与我挽,清明袅柳如烟。 横空霄淡淡,携手赏方垣。 汴梁景,车马驾跚姗,万商来往呼讙。 宋唐盛,一弯水榭,十里勾栏。 饯道舍檐楼下,雪指弄琵琶,吐诉哀怜。 夕阳斜,落日彩霞悬。 青山紫辉融,岚雾几重,相倚堤前。 月冉冉,柔情缱绻,梦醒无言。 2.“若兮”,哪句诗词里包括该二字若有人兮山之阿笙蔽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若兮:1.语气助词。 无实意。例如:菀蘼芜与菌若兮,渐本于洿渎。 淹芳芷于腐井兮,弃鸡骇于皇筐簏。2.好象,象这样。 表实意。例如:忽清商兮一奏,则寂若兮无人。 “兮”是《 楚辞》里面所特有的。“若兮”出自:《楚辞卷第十五》皇门开兮照下土,株秽除兮兰芷睹。 四佞放兮后得禹,圣舜摄兮昭尧绪,孰能若兮愿为辅?“若兮”最早应该在这出现!!注《楚辞》作者 屈原不过也有种说法,此词为语气助词,主要是西周战国以前常用,后来的三国时期,也有人使用,具体表示一种爱惜失去的感想!(此种说法不具有权威性)。 3.哪些诗词里面含有数字的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邵康节《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苏轼《赠王子直秀才》:“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桔千头.”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晏殊《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丘”.杜甫《与朱山人》:“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 …… 从一数到一万,你又会怎么数?“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般无聊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当中还有不少趣事呢.据说,清代乾隆皇帝南行,某夜舟至江心,见一渔舟飘然驶过,触动了他的诗兴.他让大文学家纪晓岚以“月下渔舟”为题作一七绝,并苛刻规定:要在28个字的诗中嵌入十个“一”字.纪晓岚不愧是行家里手,他不慌不忙,一边思索,一边吟道:“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轮明月一江秋.”一、二句三、四句数位错落:一三五而一五;但一、二句对三、四句却又非常工整:一三五、一五对一三五、一五.难怪此诗一出,语惊四座,连皇帝老儿也频点圣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