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内容上可分为

1.诗经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乃民间歌谣,共160篇,总称十五国风。含《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凤》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凤》10篇:《桧风》4篇;《曹凤》4篇;《豳风》7篇。

《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共一百零五篇。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小雅》含《鹿鸣之什》10篇;《南有嘉鱼之什》10篇;《鸿雁之什》10篇;《节南山之什》10篇;《谷风之什》10篇;《莆田之什》10篇;《鱼藻之什》14篇。【大雅】含《文王之什》10篇;《生民之什》10篇;《荡之什》11篇。

《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周颂》又含《清庙之什》10篇;《臣工之什》10篇;《闵予小子之什》11篇。

扩展资料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也是儒家“大六艺”之一,《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相传为孔子所编定,共三百零五篇,因此又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经》当作经典,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2.诗经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诗经》内容大致分为六类: 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这类的作品大多保存在大雅和颂当中,大多以祭祀和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人的德业,为歌功颂德之作.如《生民》写了始祖后稷的诞生神话和他对农业的贡献;《公刘》写了公刘率领周人迁徙,开始定居的生活.还有记述文王、武王业绩的作品等等. 2、农事诗 诗经中有很多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的诗,如《臣工》、《丰年》、《载芟》等等,其中《七月》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它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直接反映了周人的农业生产,是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3、燕飨诗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的诗.由于周朝实行的是宗族分封制,所以统治阶级大部分都是同一氏族的人,因此周族的宴会特别的多,由此产生的诗作业大部分反映的是热闹祥和的景象. 4、怨刺诗 产生于西周末期,大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反映丧乱,针砭时弊.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当中,如《民劳》、《荡》、《节南山》、《硕鼠》、《南山》等等,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5、战争徭役诗 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等 也有些写厌战思乡的诗,如《小雅·采薇》.《唐风·鸨羽》是一首徭役诗,表现了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6、婚姻爱情诗 诗经中写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这类题材的诗了,有写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诗,如《邶风·静女》,有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的,如《郑风·子衿》,有写男子对女子爱慕的,如《周南·关雎》,还有写婚姻家庭的,如《卫风·氓》。

3.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那三类

《诗经》按内容可分为分《风》、《雅》、《颂》三部分。

1、《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2、《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3、《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扩展资料: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

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