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应变应急的诗句

1.关于应变的名言警句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 卫风 洪奥) 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锯子切,锉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后磨光。 喻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鹤鸣) 它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

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诗经 大雅 云汉)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4.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大序)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左传)车轮外的直木与车相互依靠,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

“辅”指车轮外的直木。(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傅”通“附”附着,靠近。

(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9.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1.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指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3.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自满。) 1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做人要守信用。) 1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罔,迷惘。

殆,危殆。 一个人如果只学习不思考消化,则惘然一无所知;一个人如果思考而不知学习,则就更危殆不安了。

1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便立志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符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论语) 19.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决断。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子路)在上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他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不会服从。

21. 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 子路)名义不正当,那么道理也讲不通。

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卫灵公)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必有眼前的忧虑。

2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单凭言语推荐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君子不因某人话说得好而重用他,也不会因为不用某人而废弃他有益的话。 24.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卫灵公)对小事不忍耐,没耐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卫灵公)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须先磨好工具。

(本句原意是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贤者,结交仁者。现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利:使……锋利。

2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述而)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述而)不到他想弄懂却怎么也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引导他。

愤:想弄懂而还没有弄懂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充满求知欲时的精神饱满振奋状 诽:指想用语言表达什么意思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词的状态。 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2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齐,见到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应该自我反省。

(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3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三军:军队的通称。

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33.岁寒,然。

2.描写约束自身言行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约束自身言行的诗句有:

1. 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2. 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3.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5. 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 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晋书》

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8. 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魏源

9.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陈弘谋

10. 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代表诗:

《石灰吟》

【明代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 浑:全。

4.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作者简介】

1. 本名:于谦

2. 别称:于忠肃、于肃愍

3. 字号:字廷益 ,号节庵

4. 所处时代:明朝

5. 民族族群:汉族

6. 出生地:杭州钱塘

7. 出生时间:1398年5月13日

8. 去世时间:1457年2月16日

9. 主要作品:《石灰吟》,《节庵诗文稿》

10.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11. 官职:少保、兵部尚书

12. 追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13. 谥号:肃愍→忠肃

14. 称号:民族英雄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人物影响】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不仅如此,他的石灰吟也对后人影响很大。

【主要成就】

1.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2.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

3.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3.关于态度的诗句

1. 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洪应明《菜根谭》

2.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诸葛亮《舌战群儒》

3.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方圆并用.————洪应明《菜根谭》

4.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篇》

6.不因喜怒举兵,勿以思怨用人.————《孙子兵法》

7.无求备于一人.————《论语》

8.齿刚则折,舌柔则刚.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子路《忍经》

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弱.————老子《道德经》

10.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礼让金》

11.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洪应明《菜根谭》

12.不与人争者,常得多利,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吕本中《官箴》

13.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淡然恬然,方不与世忤.————吕坤《呻吟语》

14.愚者喑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荫.————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庄子《庄子.天地》

16.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愚若愚焉耳.————李哲《焚书.卷三》

17.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18.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李白《相各歌辞.梁甫吟》

19.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老子《道德经》

20.谋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变化之妙,可谓万千.————曹操

21.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也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鬼谷子》

22.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法》

23.益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论语》

24.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纪晓岚《训大儿》

25.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杜甫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30.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1.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轼

32.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一切绪烦恼,皆从不忍生.莫之大祸,起于斯须之不忍.————王安石

33.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荀子

34.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论语》

35.信,国之宝矣,民之所凭也.————冯梦龙《东周列国传》

36.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范仲淹《范正公文集》

37.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洪应明《菜根谭》

38.德者,事业之基.————洪应明《菜根谭》

39.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岳飞

40.公则无不明,正则无不达.————王阳明

41.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4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3.心,是身体的主宰.天子以天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天下混乱;诸侯以国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国灭;平凡人

身体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受杀害.————孔子

4.关于防灾减灾的诗词句有哪些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

站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

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

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

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呆不成。

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

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渡险情。

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

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

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

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

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

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

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

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

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

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

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

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

运输泄露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