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观能动性的名句精神如果满足,表明它已经萎缩或是疲劳。高贵的精神,在自己的体内,从不知停留。它不断企求超越自己而奋勇向前,不会稍止。 ——蒙田《随笔集》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长久处于卑贱的地位,贫穷的境地,反而讥讽富贵,厌恶禄利,以自托于无为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不过是无能而已,决非志士应有的情怀. ——司马迁《史记》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苏轼《范增论》 人间总有那么多出其不意的突变,很难说我们怎样才算是到了穷途末路,人只要一息尚存,对什么都可抱有希望。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2.主观能动性的成语温人之周 拼音: wēn rén zhī zhōu 简拼: wrzz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温人之周”比喻对的事情要坚持到底。 出处: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诸侯并起,周朝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有一次魏国温城有一个人要去周朝,周朝边境不准他入境,问他:“你是外国人吗?”那人说:“我是周朝人。” 可是问他的周朝的住处,却答不上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周天子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朝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外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那人说:“我读过《诗经》,书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如今既然周天子君临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缉敞光缎叱等癸劝含滑怎么能说我是外国人呢?”周王听了,便把他放了。 “温人之周”比喻对的事情要坚持到底。 3.关于主观能动性的事例第一个例子 建国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江河,兴修水利,仅长江中下游就完成40亿立方米的土石方,修筑和加固堤岸3500余公里。据粗略统计,仅在去年洪灾期间,这些设施就减少经济损失7200亿元。专家估计,水利投资与收益的比率为1:10。 第二个例子 去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灾,其水量和峰高均与 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据统计,近3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45.5%,湖底普遍淤高l-3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