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档案有关的诗句

1.谁有关于尼采的档案和经典诗句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国哲学家。

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是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反应,直到下一个世纪—— 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

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不是拒斥,就是消解。然而对尼采哲学却情有独钟,后现代主义者从尼采哲学中吸纳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包括尼采哲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甚至尼采的哲学风格。尼采哲学中的消解倾向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支柱,尼采绝没有想到,他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

1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2 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

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4 此人往高处走---他应受称赞!那人总是从高处降临,他活着,自动舍弃赞美,他是从高处来的人! 5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 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

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 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 6 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

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 7 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8 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9 大胜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解除了胜利者对失败的恐惧感。

“我为何不能失败一次呢?”他自言自语,“我现在已有足够的本钱了” 10 他现在穷了,原因并非别人剥夺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抛弃了一切。缘何如此?---他惯于寻觅。

所谓穷人,正是那些对他甘愿受穷做了错误理解的人。 11 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12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13 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14 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 15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16“噢,我真贪婪!在这个灵魂里安住的不是忘我精神,而是贪求一切的自我,似乎要用许多人帮他观察和攫取的自我,要挽回一切的自我,不愿失去属于他的一切的自我!” “噢,我贪婪的烈焰哟!我多么愿意获得再生,变成一百个人呀!” 谁不能以自身体验理解这位谓叹者,谁就无法理解求知者的激情。 17 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

意志作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标志。 18 你们根本不明白自己经历之事,像醉汗在生活中奔波,跌倒了,从阶梯上滚下去了。

所幸,你们因为沉醉反而未受损伤。你们的肌肉无力,神智不清,便不象我们觉得阶梯上的石头如此之硬! 19 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声望?若是,这信条务请记取:自动放弃名誉,要及时! 20 伏尔泰!人类!白痴!真理和追求真理有点难办,如果弄得太人性了---只是为了行善而追求真理,我敢打赌,那将一无所获! 21 若不是在通向知识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识的魅力便会很小。

22 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 23 要填饱肚子,是人不能那么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24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的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25“哪里有知识之树,哪里就有天堂”---最古老和最现代的毒蛇都这样说。

26 克服一种感情的意志,最终只是另一种感情或另外若干种感情的意志。 27 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28 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 29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30 其他人的虚荣心只有在和我们的虚荣心相反时,才会令我们反感。

参考: /view/6322.htm。

2.谁有关于尼采的档案和经典诗句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国哲学家。

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是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反应,直到下一个世纪—— 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

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不是拒斥,就是消解。然而对尼采哲学却情有独钟,后现代主义者从尼采哲学中吸纳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包括尼采哲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甚至尼采的哲学风格。尼采哲学中的消解倾向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支柱,尼采绝没有想到,他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

1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2 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

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4 此人往高处走---他应受称赞!那人总是从高处降临,他活着,自动舍弃赞美,他是从高处来的人! 5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 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

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 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 6 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

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 7 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8 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9 大胜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解除了胜利者对失败的恐惧感。

“我为何不能失败一次呢?”他自言自语,“我现在已有足够的本钱了” 10 他现在穷了,原因并非别人剥夺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抛弃了一切。缘何如此?---他惯于寻觅。

所谓穷人,正是那些对他甘愿受穷做了错误理解的人。 11 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12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13 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14 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 15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16“噢,我真贪婪!在这个灵魂里安住的不是忘我精神,而是贪求一切的自我,似乎要用许多人帮他观察和攫取的自我,要挽回一切的自我,不愿失去属于他的一切的自我!” “噢,我贪婪的烈焰哟!我多么愿意获得再生,变成一百个人呀!” 谁不能以自身体验理解这位谓叹者,谁就无法理解求知者的激情。 17 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

意志作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标志。 18 你们根本不明白自己经历之事,像醉汗在生活中奔波,跌倒了,从阶梯上滚下去了。

所幸,你们因为沉醉反而未受损伤。你们的肌肉无力,神智不清,便不象我们觉得阶梯上的石头如此之硬! 19 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声望?若是,这信条务请记取:自动放弃名誉,要及时! 20 伏尔泰!人类!白痴!真理和追求真理有点难办,如果弄得太人性了---只是为了行善而追求真理,我敢打赌,那将一无所获! 21 若不是在通向知识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识的魅力便会很小。

22 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 23 要填饱肚子,是人不能那么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24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的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25“哪里有知识之树,哪里就有天堂”---最古老和最现代的毒蛇都这样说。

26 克服一种感情的意志,最终只是另一种感情或另外若干种感情的意志。 27 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28 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 29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30 其他人的虚荣心只有在和我们的虚荣心相反时,才会令我们反感。

参考: /view/6322.htm。

3.关于书东坡的资料和诗句详细介绍和诗句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石钟山记》《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踏青》 《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 《上元侍宴》 《石苍舒醉墨堂》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题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赠刘景文》《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予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蝶恋花(密州上元)》《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洞仙歌(冰肌玉骨)》《洞仙歌(江南腊尽)》《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浣溪沙(寓意)》《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减字木兰花(春月)》《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江城子(十年生死)》《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满江红(江汉西来)》《满江红(清颍东流)》《满庭芳(三十三年)》《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南乡子(寒雀满疏篱)》《南乡子(凉簟碧纱厨)》《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南乡子(送述古)》《念奴娇(赤壁怀古)》 《沁园春(孤馆灯青)》《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阮郎归(初夏)》《少年游(去年相送)》《哨遍(为米折腰)》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

4.闻一多资料和关于他的诗句

作家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

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

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几年前就开始的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七子之歌》的全文是: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匈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这篇组诗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通译为洛林地区,位于法国东部浮士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塞和约后归还。

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就在写完《七子之歌》后不到两个月,闻一多怀着早日投身到报效祖国行列中去的理想,提前结束了留学生活,于当年5月启程回国,6月1日乘船到达上海。然而,刚刚踏上祖国土地的闻一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是街头未干的斑斑血迹,两天前这里刚刚发生了帝国主义屠杀我示威群众的“五卅惨案”。

被失望乃至绝望笼罩着的闻一多愤然北上,在北京见到了也是从美国回来不久的《现代评论》编辑杨振声。相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同样的激愤使他们走到一起,闻一多决定把原准备投送《大江季刊》杂志的《七子之歌》及《醒啊》、《爱国的心》等几首诗作,提前给《现代评论》发表。

1925年7月4日出版的《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刊登了《七子之歌》。11月25日出版的《大江季刊》第1卷第2期也发表了这首诗,闻一多对诗中个别词句又作了一些修改。

5.请写出2句与"风筝"有关的古诗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纸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

风筝十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

牵缠到底不能归

半纸浮名寄太虚

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

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

影飘仙侣曳露裙

一丝不挂儿童手

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

安排线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风展

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

终嗟破碎委埃尘

牵来拽去成何用

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

放却风筝逐断蓬

博得飞翔纤指上

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

学絮颠狂落草丛

皮骨飘零丝络在

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

几回放去便收还

丝纶何必全设施

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

翩然白鹤度青山

春光远览应无限

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

糊涂片纸任高骞

看来爷面人无限

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

暗中返照带灯燃

春风催促清明到

栖止园林没挂牵

谁解风云继点狂

鸢鱼飞跃见天章

五丝续命能冲举

一叶横空入混茫

俯仰尘寰何扰扰

仰探璇宇但苍苍

神游八极求归宿

斗张虚窗藉纸张

蹴罢秋千斗草慵

纸鸢浮动寄游踪

翩翩似逐寻巢燕

声响如传度岭钟

大小随宜俱活跃

高卑无意较腾冲

卷怀偃息乘春晓

纵尔穿云第九重

空外秦筝何处闻

遥看片片起巫云

霓裳逶逦飘罗带

翠袖招摇曳练裙

舞柳飞花呈幻景

和风丽日动星文

仙真控鹤来蓬阆

相与徊翔趁逸群

浮游踪迹等云藻

御气凭虚赋物形

荡荡飞空无阴碍

萧萧委运自清宁

丝联绳引终须断

律改春归毕竟停

法界依然舒广望

消除点缀湛青冥

----《咏物诗·卷下》

纸鸢

(元)谢宗可

弧骞稳驾剡溪云

多少儿童爷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己

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弛空碧东风晓

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

回看高举绝红尘

6.有关古诗文的具体资料要相关的,必须是具体不要诗,要别的比如说: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谢?I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I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

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I)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I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

李白非常推崇谢?I,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I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

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绿?盈高门”(《古风》五十一)这种可憎的局面。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

谢?I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 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

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

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

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

“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 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

7.关于十二生肖的诗句大全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一(子鼠)

深宫小隐冀平安,黑暗偏能学艺专。

论算我当凭耳目,求生谁肯问心肝。

缘梁走索虽名巧,过市何时不胆寒。

独幸支肖居首位,芳声竟少有余欢。

七律*十二生肖之二(丑牛)

勤劳力大善耕田,俯首甘为孺子牵。

献乳何曾嫌啃草,拉车岂敢怕挨鞭。

倾心吐胆疗人病,刻骨雕皮著史篇。

莫道一身多土气,曾随老子论虚玄。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三(寅虎)

独啸山林号大虫,休凭牙爪亦威风。

一身权势由狐假,半卷丹青累犬充。

论志厌陪君主座,问心唯仰武松功。

相逢尽是谋皮客,宁守天然不受封。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四(卯兔)

身行敏捷善奔驰,株守何曾与论痴。

执杵陪娥居月殿,清尘洗镜上莲池。

明心可照千秋夜,作笔能书万古诗。

相见时常咧嘴笑,谋安三窟耐人思。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五(辰龙)一东

兴云播雨隐苍穹,搅海翻江气势雄。

乾卦六爻涵圣德,东方七宿显威风。

留名应是尊天子,匿迹原为爱叶公。

自古齐民唯信仰,何从首尾论神通。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六(巳蛇)

原为大泽一长虫,能屈能伸号小龙。

以毒损名还治毒,逢凶救主更惩凶。

足无亦可攀高顶,皮蜕尤添不老容。

至爽为人甘吐胆,清肝明目建奇功。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七(午马)

飞龙雅号志昂扬,卫国随军骋战场。

乱佐英雄争霸业,安驮雅士赏风光。

名成不是悲鸿画,命定何求伯乐相。

锦绣金鞍虽富贵,还凭劳苦创辉煌。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八(未羊)

亲族繁荣秉性敦,常将身命报人恩。

乳干愿解群生渴,毛尽为求寒士温。

跪食怀仁行礼义,捐毫吸墨写乾坤。

斋餐陋舍心安逸,日日欢歌荡草原。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九(申猴)

生身本是一山民,远祖曾为大圣人。

闲荡秋千消眼识,烦穿瀑布濯心尘。

才贤岂肯凭衣冠,名贵何求作帝臣。

虽有狙公施恨手,犹难取诈失天真。

生身好动性聪明,敢替人间抱不平

宝殿御前参玉帝,老君炉上炼金精。

阎罗示弱龙王惧,武艺高强魔怪惊。

盖主功勋知退隐,千秋佛国铸芳名。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十(酉鸡)

彩服丹冠似凤凰,能歌善舞爱风光。

篱边草地常梳羽,户外花丛自找粮。

喜啄铜盆传雅韵,欣书竹叶踩寒霜。

为驱黑暗离天下,夜夜辛勤唤太阳。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十一(戌狗)

勇敢忠诚嗅觉灵,摇头摆尾善逢迎。

巡山捕猎无辞险,守夜防偷最尽情。

护主功高烹岂惧,看人眼恶骂犹荣。

不言衰败唯言旺,愿保黎民享太平。

七律*十二生肖之十二(亥猪)

古已成家发展长,群雄逐鹿尽能详。

争权戚氏成人彘,待客伯奢随鬼王。

酬德无忘身报主,结缘堪使佛跳墙。

生肖十二虽居后,幸得儿孙奕世昌。

豕即猪之古名,首联从家逐二字说起,缘家逐二字皆有豕也。

颔联一是汉朝吕后与戚夫人相争的故事,二是吕伯奢杀猪款待逃难中的曹操和陈宫而被误杀的故事。

七律*十二生肖诗之十二(亥猪)

事少身闲体健康,专从吃睡做文章。

通天河上称良将,高老庄中作秀郎。

性懒无心修佛法,情痴有胆戏娇娘。

但求春色年年美,不慕神仙不慕皇。

8.有关古诗的资料

古诗的意义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编辑本段]古诗体,又称古风。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

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编辑本段]古诗词包括以下内容: 从时间上说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是宋代人的发明,又叫长短句。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绝句又叫"截句"。

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以下是一些经典古诗: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行路难》 李白 金樽青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