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南京总统府的诗句

1.求南京总统府内的四首诗句

慕名走进美丽的南京,早上灿烂的阳光,洒落在这座,绿荫簇拥的古城。

踏着历史的遗迹,徜徉在,充满古韵古风的南京城,经过中山路,我们来到了,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庄严静谧的总统府,给人一种厚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也许是南京,这个饱经沧桑的城市,曾一次次定都,又一次次地沧陷,饱受蹂躏的历史使然。

从南京的,古代到现代,从传说中的越王,和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到三国的孙权,到明朝的朱元璋,到太平天国,再到孙中山,直至南京大屠杀,最后来到现时,我足下踏着,南京的街道。饱经沧桑的南京,一段段历史的沉浮,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剥蚀,在经过历史的选择后,慢慢地便被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历史的长河中,一片片飘零的落叶,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地沉没,积淀在河床之上,慢慢风化成一页页,专属于南京的记忆。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坐落在,南京长江路上的“总统府”,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尽管它已改为博物馆。

蓝朝(国民党民国),也像其他,建都南京的王朝、王国一样不能久长,一九四九年四月,强大的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渡过长江,一支队伍,冲进了总统府,蓝旗降下红旗升起,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当你带着,一种复杂的心境,走出总统府这段,尘封的历史,你会暗暗地决定,回去后再翻一翻民国,这段短暂的历史,尤其是与南京有关的,你知道的和未知的历史,在品咂民国的味道中,穿越时空,去解读南京这座,十朝古都那尚在,沉睡的记忆。

2.描写“南京风景名胜”的句子有哪些

1.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素有“江南佳丽地”之美誉。

2.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而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元代为集庆路学,明代为应天府学,清代将府学迁至城北明国子监旧址,这里便成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

3. 过了文德桥,我们走进乌衣巷。乌衣巷窄小清清幽,两旁建筑错落有致,青砖粉墙,坡顶小瓦,显得十分古老,有一种怀古思幽感觉,我不禁想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的诗情意境。据说小这条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因旧时王谢子弟喜穿黑色衣服而得名。

4. 中山陵坐落在南京市郊区紫金山上,是一处雄伟壮阔而美丽的旅游胜地。走进中山陵立刻让你感到清爽,眼前一片翠绿,让人觉得气魄而庄重,刚刚走进博爱坊,就发现一座石碑,石碑上的子是凹进去的,听导游说起初建造中山陵时字是凸出来的,因为日军侵华时。这座碑遭到了破坏而那些字却变得凸进去的。

5. 沿着大道,我来到了中山陵,顺着台阶往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山陵“博爱坊”。这是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中间横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大字。通过“博爱坊”大门,就来到了陵门。陵门上有三个拱门,中门的横额上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字。陵门后面是碑亭,正中有一块高达9米的丰碑;上面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最后,我们来到了祭堂,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坟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坐像。他梳着整齐的头发,正笑眯眯地望着我们,显得格外高大,令人肃然起敬。

6. 玄武湖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景色迷人。巍峨苍绿的紫金山,小九华山供奉唐三藏舍利的北极阁,鸡鸣古寺的宝塔,中国最漂亮的火车站和最现代的建筑太阳宫与玄武湖美丽风光相辉映,构成一幅古典美和现代美融为一体的美丽绝伦的山水画卷。

7. 清晨,我们来到紫金山西北山脚下,这里有很多登山的人,有老人,孩子,大学生和单位组织的员工。我们随着人流一起向紫金山头陀岭进发。一路上不时传来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和树林中鸟儿的歌声,我心情愉快极了。我们走到紫金山二道路,这里有二条路,一条由中马腰前往头陀岭,这条路比较陡峭,危险,刺激。一条由西马腰前往头陀岭,这条路相对平坦些,容易爬。由于妈妈身体不好,她选择了走西马腰,我和爸爸走中马腰。

8. 夫子庙,站在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边,对岸粉墙黛瓦中的秦淮人家的照壁上,一溜红红的灯笼,喜庆般的垂挂而下。古色古香的游船,在船桨的欸乃声中,咿咿呀呀,满载着南来北往的游客,畅游在十里荷花,歌舞声色,纸醉金迷,粉脂香飘,娇娘声浪,秦淮河岸的琴韵里。

9. 到了总统府,远远望去,庄重的大门上面镶嵌着“总统府”三个金光闪闪大字,显得格外耀眼。往里走,鲜花、绿树、装点着古朴、幽静、充满民国风格的建筑。顺着印满历史痕迹的青砖路向前走,会看到四根红柱子,上面有一块匾额,写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就是孙中山的题词,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老师一边走一边向我们介绍。

10. 古老的六朝古都,氤氲的江南秀色,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正是秋游玄武湖的好时机。曾经的王朝禁地,时人可望而不可即。远望钟山如屏,水色怡然;行堤桥相连、水榭楼台间,曲径清幽,处处彰显着山水城林的景色相融,却又不失皇都的雍容华贵。沐浴过唐风宋雨,承载了明清浮华,一帘秋梦笼几世盛衰,如今只留下淡淡的历史遗痕。

3.求南京总统府导游词800字左右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历史遗迹--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群,就是著名的总统府。

自明初以来,这里多有更迭,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时代。在明代,这里是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

乾隆时期,这里曾为南巡行宫;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督署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仍为两江总督府。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1928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5月,**在此就任"总统"。

各位下车后,请向南看,马路对面是一面钢筋水泥建成的总统府照壁,壁前有一汉白玉石碑,碑上道劲有力的行书"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是郭沫若先生所题。这是1951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100周年而立的,纪念碑两侧为高大的雪松。

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这座西洋古典式大门建于1929年。

原先,门是木结构传统衙署前的辕门,后嫌其气势不足而改建。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八根圆柱。

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1948前,门前正中悬挂"国民政府"大字横匾。

1948年后改用木制包金箔的"总统府"三个大字,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被摘下。 进入大门,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为一个花草繁茂的院落。

大门正对面是大堂,也就是我们说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金龙殿旧址。天朝时这里是"真神金龙殿 ",又称"荣光大殿"。

当年,大殿梁栋涂金,饰以龙凤,四壁彩绘,极其富丽堂皇,是洪秀全大朝之地,曾国荃攻陷天京,大肆掠夺后,火烧天王府,但此殿却奇迹般地保全下来。后曾国荃下令揭去红黄墙瓦,剥去泥金盘龙和木雕,将其翻盖为两江总督署的大堂。

民国时,这敞开的大堂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

穿过大堂可见一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 西边为原总统府礼堂(清代总督署花厅),是民国时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

如1948年**、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外国使臣递交国书;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国宴等都在这里举行。东边为"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馆",馆名由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题写。

两江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辖今天的江苏、安徽南部的上海。在清朝,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通常兼兵部尚书衔和右都御史衔,文官从一品,其职为"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两江总督始于康熙四年,管辖范围仅次于直隶。 这里看到的两江总督署大堂是根据史料模拟陈设的。

大堂为商讨军机和拜祀的地方。正中上方悬挂乾隆御赐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洽两江"额匾。

两侧放置总督职衔牌,公案旁有两把杏黄伞,这是封疆大臣出行仪仗中必不可少的。公案后屏风为朝阳、仙鹤和海潮图案。

大堂两旁有一对联:"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为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所撰写。其意为:就连圣贤人也有差错失误、我愿下属你们常针对我的不足提意见;我希望下属如师弟个个功成名遂,我方安心。

两旁耳房,分文左武右,为休息室。史料陈列馆门上横匾"清风是式"由乾隆所题,赐予总督于化龙。

里面介绍了1842年以来近代史上11位有影响的总督。分四部分内容,即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仿制西学和辛亥风雨。

另外,对总督仪仗也做了介绍。 出了两江总督史料馆向北,我们就来到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馆,馆名由胡绳题写,分为天王宫殿(天王宝座)、天王书房和天王内宫三部分,是请苏州古建专家和工匠依当年形制仿建的,并用模型向人们展现了太平天国时天王宫殿的全貌。

展览共分五部分,即定都天京、社会风情、兴政建制、天京内讧和天国倾覆,系统介绍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12年的兴衰史。 现在我们就去总统府参观**和李宗仁当年办公的地方。

经过走廊,来到一静谧小院。这幢两层小楼就是子超楼--国民政府的中枢办公楼。

子超楼为西洋式楼房,建于1934年,均采用进口建材兴建。这幢小楼共耗费银元十多万元。

1935年底完工,1936年开始启用。民国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的是林森,他的字叫子超,所以将此楼命名为"子超楼"。

1948年5月,**召开第一次国民大会,并被选为总统,故此楼又称"总统府办公大楼 "。新中国建立后江苏省有关机构曾在此地办公。

现在我们就进入子超楼参观,请大家依照规定路线向前走。 一楼是文书局(第一局),管六科一室。

它由政府文官处管辖,后由总统府秘书长领导,主要管理中枢文告、政令和玺印、文印。 二楼朝北两间为秘书长办公室。

秘书长管文书局、政务局、印铸局、日常事务、重要文稿等。紧挨秘书长办公室的是副总统办公室--李宗仁办公室。

李与蒋政见相左,派系不合,故此办公室形同虚设,李一直在傅厚岗官邸办公。南面套房为**的办公室,共有三间。

一间为办公室,临窗有一巨形写字台,一张特制的皮转椅,顶悬法国产的精美吊灯。办公室东间为**的休息室,配有卫生。

4.南京总统府的题字

“总统府”三个字的题写人,曾经一度出现了4种说法。

戴季陶 戴季陶曾是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曾有人回忆,当年自己在南京一家油漆行学艺,国民政府有官员拿来“总统府”三个字要做金箔。师傅问是谁写的,官员说是戴院长。

戴院长,即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据说戴季陶是佛门弟子,考试院门口站岗的卫士不配枪,而是身着古典服饰,腰佩宝剑。

谭延闿 谭延闿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还是**和宋美龄的“红娘”。据说**原本想自己写这“总统府”3个字,可有人说这样不合适,最后**让人从谭延闿的书法作品中,找出了“总”“统”“府”3个字。

陈义经 陈义经是湖北人,少年时便写得一手好字,他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字体,被书法界称为“陈体”。抗战爆发后,陈义经应聘到国民政府总务局文书科工作。

有种说法是,**想用谭延闿的字,但一时找不齐,就喊陈义经来写。现在网络上依然可以搜索到“陈义经题名总统府”的说法。

周钟岳 周钟岳曾担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他写了“总统府”3个字,是最为通行的一种说法。 南京民间曾有老人回忆,说“总统府”三个字写好的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就刊载了消息。

5.南京总统府介绍

南京总统府,位于中国南京市今长江路292号,是明代汉王府、清代两江总督署和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1912年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7年至1937年及1946年至1948年间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办公地,1948年5月至1949年4月为中华民国总统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等单位机关办公地。

1982年以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名义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03年3月改设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

扩展资料:

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共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建筑中现在设有一系列展馆和史料陈列。中区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西花园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马厩和东花园。

原址为清两江总督署辕门、太平天国真神荣光门。现门楼建于1929年,属古罗马建筑风格,山墙书有“总统府”三字,并有旗杆。虽然为西方建筑风格,但仍融入中国传统意象,如:从外看门楼是三个半圆拱门,由内看为三个方门,寓意“外圆内方”的施政理念,设计者为姚彬。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南京总统府

6.南京总统府介绍

导游词:江苏南京总统府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参观游览的景点是一处历史悠久、曾先后作为太平天国天王府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办公处所的总统府。

它位于长江路292号,现在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 【历史沿革:汉王府—两江总督衙署—天王府—总统府—南京市政协会议中心】 游客们:作为历史遗迹,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以后,1368年,在南京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政权,为了笼络人心,在此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汉王府,用来安置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到了1404年,这里又成了明成祖朱律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的王府,因朱元津封朱高煦为汉王,故也称汉王府。

到了清代,清王朝把汉王府改建成两江总督行署。康熙时,又把原来的汉王府东侧部分改为江宁织造署。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之职,掌管江南的织造业。正因为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的保姆,所以曹氏家族当时非常富庶,曹寅也深得康熙信任和赏识,康熙皇帝六次巡视江南,五次均住在江宁织造署。

直到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曹家被抄,江宁织造署才不复往日的繁华,开始败落。到乾隆时,把织造署扩建为行宫,以西花园为基础建成了一个富丽宏伟的宫殿。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用了3年时间,席卷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六省,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破南京,洪秀全于这年的3月28日人城。

此后,将南京改为天京,并定都于此,在此大兴土木,把两江总督行署扩建为天王府。于是,这里成了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中心。

今天的总统府大厅就是当年天王府正殿金龙殿的遗址。当年的金龙殿,重檐圆顶,栋梁涂以赤金,绘有龙凤图案,四壁还画有龙、虎、狮、象等图案,可谓金碧辉煌,所以又称“龙凤殿”。

1866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天京陷落,天王府被抢劫一空。当时攻打南京的曾国藩兄弟,为掩盖掠夺的罪行,竟然放火焚烧了天王府,使这座华丽的宫殿化为灰烬。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是仅存的天王府内城部分和西花园。 1912年,天王府成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中山先生掌权仅三个月就因北洋军阀的破坏,被迫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同年4月,黄兴在此做过留守。后来的张勋、冯国湾、孙传芳都在此建立过自己的都督府。

1927年4月18日,**背叛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公开破坏国共合作,清洗北伐斗争中的**人,**公然导演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被定为新政府的都城,天王府又成了国民政府的所在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迁都重庆,汪精卫在此成立了伯国民政府。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政府又还都南京,将原来的“国民政府”改为“中华民国政府”,改国民政府主席为总统,因此又称为总统府。

直到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克南京,蒋家王朝覆灭,“总统府”才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解放后的总统府改为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中心,一直谢绝参观,只有西花园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原址对外开放。

今天,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遗迹前来参观这座“总统府”。 【门楼—照壁—“金龙殿”大堂】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总统府”的大门前。

只见门楼上方高大的旗杆直插云霄。门楼横帽上有“总统府”3个大字,据称是由书法家、原监察院副院长周钟岳题写后用水泥烧制上去的。

再看门楼对面的照壁前,竖着一块由郭沫若先生书写的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00周年的纪念碑。 进了大门,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厢房,原是当年的“朝房”,后改为士兵的宿舍,现已辟为旅游纪念品商店。

正前方那座宽敞的大党,就建造在太平天国的金龙殿遗址上,现在正中悬挂着的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匾额。 大堂之后为今江苏省政协办公所在地,目前暂不对游人开放。

我们主要参观的是位于西侧的煦园,也叫西花园,是洪秀全、孙中山曾经工作、居住过的地方。 【煦园:十二生肖石—寿宁石—鸳鸯亭—桐音馆—俞枪所书诗碑—不系舟—忘飞亭】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前往“总统府”景区最精华的部分煦园参观。

请大家跟我往西走。前面有一道粉墙,墙的圆润门上方镶嵌着“煦园”两字。

这就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煦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全园面积仅20余亩。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山叠石点缀其间,显得小巧玲球、秀丽雅静,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进入园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假山群,由十二生肖石叠合而成,在这儿,大家不妨一起来寻找一下自己的生肖石。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文要要素之一,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体现的是真山真水,而南方私家园林往往以假山假水来体现园林的自然神韵。

这座大假山,在园林构景中起到了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抑景作用,给游人创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情趣。 请继续随我往前走。

这块嶙峋峥嵘的太湖石,严然具有皱、瘦、漏、透、丑等特点,请大家仔细辨认,它像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