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托班唐诗画教案

1.幼儿园中班古诗《画中》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喜欢猜谜语,感受古诗的文学语言和绘画的形式、特点。

2、欣赏、跟读古诗、记忆古诗内容,并能模仿录音的声音朗诵古诗。

3、认读字词“画、远、近、还”,感知诗句中的反义词。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大范例。

2、磁带、录音机。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今天,请你们动脑筋猜谜语,猜猜我说的是什么?(朗诵古诗)

二、欣赏画面、理解古诗

1、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读图理解谜语:边朗读谜语面引导幼儿

看图中相应的景物。

2、你们知道吗?我们读了好几遍的谜语就是古人写的诗,你们猜

一猜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认读“画”)

4、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山,看起来怎么样?(认读“远”)

5、他在什么位置上听水声?(认读“近”)帮助幼儿理解反义词

的含义,请小朋友再找找这两句诗中还有没有反义词。(有——无)

5、为什么说“春去花还在(认读“还”)人来鸟不惊?你们平时看到的花是总在开吗?树上的鸟看到人来就怎样?为什么这么说?同样一个物体或风景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画出来的画一样吗?

6、最后两句诗中也有一对反义词请小朋友找出来。

2.幼儿园中班古诗《画中》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喜欢猜谜语,感受古诗的文学语言和绘画的形式、特点。

2、欣赏、跟读古诗、记忆古诗内容,并能模仿录音的声音朗诵古诗。 3、认读字词“画、远、近、还”,感知诗句中的反义词。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大范例。 2、磁带、录音机。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今天,请你们动脑筋猜谜语,猜猜我说的是什么?(朗诵古诗) 二、欣赏画面、理解古诗 1、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读图理解谜语:边朗读谜语面引导幼儿 看图中相应的景物。

2、你们知道吗?我们读了好几遍的谜语就是古人写的诗,你们猜 一猜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认读“画”) 4、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山,看起来怎么样?(认读“远”) 5、他在什么位置上听水声?(认读“近”)帮助幼儿理解反义词 的含义,请小朋友再找找这两句诗中还有没有反义词。(有——无) 5、为什么说“春去花还在(认读“还”)人来鸟不惊?你们平时看到的花是总在开吗?树上的鸟看到人来就怎样?为什么这么说?同样一个物体或风景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画出来的画一样吗? 6、最后两句诗中也有一对反义词请小朋友找出来。

3.幼儿园中班古诗《画鸡》教案

1、手指读《画鸡》诗歌两遍。

2、再读诗歌,在课文中圈出二类字,并熟读两遍。

3、熟读诗歌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4、书空生字,并口头组1至2个词语。

5、试背诵古诗《画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初感诗意。

1、出示插图,请大家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鸡)(出示公鸡图)

2、鸡在干什么?(叫)

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

4、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同学们画的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一)1、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互读,相互知道学习生字。

2、听读古诗,纠正字音。

3、指名试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比赛读

(二)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 “开火车”、“抢答”等多种游戏学习生字。

4、其它方法识字。

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4)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5)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6)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7)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课间休息,唱“大公鸡”及校歌——————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 ,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 开。

大公鸡

样子 颜色 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

4.小班唐诗《鸟鸣涧》教案详细

鸟鸣涧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

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空旷。

或许是月光惊动栖息的鸟儿,

从山涧处时而传来轻轻的鸣叫声。

注释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河流名。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花瓣晒干可以食用。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

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惊:惊动,惊扰。

时:时而,偶尔。

时鸣:偶尔啼叫。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写作背景

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古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鸟鸣涧》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是一首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作之一。

赏析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夜深人静,月亮还没有出来,万籁无声。忽然,月光穿云而出,给大自然披上了盈盈轻纱。田野空旷,幽谷静谧安详。这是世界都睡着了吗?诗人在静思中发现,这春山空而不虚。《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世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动静结合。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花落,月升,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景。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5.幼儿看图学唐诗教案怎么写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朗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边表演边朗读古诗。

二、活动准备:

一幅山水画,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幼儿谈论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1、事先布置好场地,教师带领幼儿入场。

2、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

①小朋友们,春天的时候你们去山上玩过吗?(玩过)在山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②(大树)大树上住着谁呢?(小鸟)如果你过去抓它,小鸟会扑棱一下飞走吗?

③(小溪)水声好听吗?(好听)

④(小花)春天里小花都开放了,非常漂亮,小朋友们看到的小花是什么颜色的?到了冬天花怎么了?还在吗?

⑤你见到大山了嘛?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山是什么颜色的?

⑥小朋友们玩的地方可真多,有山有水有鸟有花,真漂亮!

(二)以郊游的形式带领幼儿去看画。

1、师:今天老师也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山上玩一玩,看看山上有些什么?让我们背上背包出发了!

6.小班古诗八阵图教案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①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八阵: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图:法度,规模。

八阵图:聚细石成堆,各高五尺,纵横棋布。夏时为水隐没,冬时水退仍然出现。

遗迹曾见与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相传诸葛亮所布八阵有四处,都在四川,以夔州最为有名。②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③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④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7.小班《小小古诗达人》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索几种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2、通过探索去发现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动,根据儿歌内容模仿小动物动作并快速做出反应。

3、知道运动能使人健康,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看样学样》、《健康歌》、PPT课件(体育运动图片) 舞蹈视频(卓均达人秀)

活动过程:

一、欣赏舞蹈视频导入,引发幼儿学习积极性

1、教师提问,刚才欣赏的舞蹈都用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自由回答)

2、你知道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能运动?(幼儿自由探讨)

3、放《看样学样》师幼儿随音乐做运动,体验身体部位的运动。

二、探索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让幼儿知道运动使人健康

1、谈话:孩子们我们的身体不光能跳舞,还能做各种运动呢,你们知道能做。活动目标:

1、探索几种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2、通过探索去发现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动,根据儿歌内容模仿小动物动作并快速做出反应。

3、知道运动能使人健康,体验运动的快乐。

订怠斥干俪妨筹施船渐活动准备:

音乐《看样学样》、《健康歌》、PPT课件(体育运动图片) 舞蹈视频(卓均达人秀)

活动过程:

一、欣赏舞蹈视频导入,引发幼儿学习积极性

1、教师提问,刚才欣赏的舞蹈都用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自由回答)

2、你知道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能运动?(幼儿自由探讨)

3、放《看样学样》师幼儿随音乐做运动,体验身体部位的运动。

二、探索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让幼儿知道运动使人健康

1、谈话:孩子们我们的身体不光能跳舞,还能做各种运动呢,你们知道能做哪些运动吗?

2、看PPT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或见过的运动并学一学。

(1)跑步

小朋友他在做什么运动?我们也来做一做跑步的运动吧.(请小朋友学一学)

(2)跳绳.举重 游泳等图片让幼儿欣赏,并来学一学.

3、师:刚才你们做了这么多的运动,身上一定热乎乎的,那你们知道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吗?做运动时心情怎么样?

4、教师小结: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使我们更健康,更快乐。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多参加运动。

三、渗透儿歌内容,根据儿歌内容模仿小动物动作并快速做出反应

1、师:不只是小朋友喜欢运动,小动物也爱做运动。你猜猜这是谁来了?(教师请幼儿看图片,并说出儿歌内容。请小朋友学学动物的运动)

2、游戏:比一比谁反应快

教师说儿歌内容小朋友快速反应做动作。

四、听音乐模仿小动物走出活动室

小朋友我们一块来模仿你喜欢的动物来做运动吧。

8.小班古诗草教案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朗读古诗的兴趣。

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材料准备

电脑课件;轻音乐。

活动流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电脑课件,讨论:“画面里都有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初步欣赏古诗。

二、反复聆听作品,学习古诗

1、反复跟着电脑听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2、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

1、集体大声的朗读古诗。

2、分小组进行比赛朗读古诗,比一比那组朗读的有感情。

3、讨论:古诗里都讲了什么?小草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要学习小草的什么精神?

活动延伸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到前面表演古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