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高考的古诗词

1.形容“高考”的诗句有哪些

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 满江红·写怀

1. 作者:宋代:岳飞

2. 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长歌行

1. 作者:两汉:佚名

2.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劝学

1. 作者:唐代:颜真卿

2.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 作者:唐代:杜甫

2. 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2.描写“高考”的诗句有哪些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3)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达尔文

4)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5)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

6)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8)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9)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1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1)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2) 笔记要便于看,要经常看,这是又一本教材。

13) 苦尽甘来,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师生同喜,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14) 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报频传,灯下学子沤心沥血想的是金板题名。

15) 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3.关于高考的诗句

挑灯夜战,拂晓惊叹群雄逐鹿。

伏案苦读,六月笑看我主沉浮。日月精华,旦复旦兮。

六月艳阳天,高考即在前,十年寒窗苦,朝暮读圣贤。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含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1] 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区因考试制度的不同考试时间为3天(即6月7日-9日)。2015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2]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 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高考试卷分为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试卷。

上海、浙江二省市2014年开始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2017年开始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日月精华,旦复旦兮,是复旦大学的校训,当年我的高考宣言,拿来激励自己,学弟学妹加油。

4.形容“高考”的诗句有哪些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满江红·写怀作者:宋代:岳飞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长歌行作者:两汉:佚名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学作者:唐代:颜真卿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者:唐代:杜甫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5.关于高考古诗的

今年高考,古诗鉴赏题已不像往年那样出客观题,而改为主观题考查,这一变化增加了答题难度。

根据在复习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几点意见,供考生参考。 一、弄清鉴赏范围,避免答题无从下手。

有些同学见到古诗鉴赏题,左看右看,干急无汗,交了白卷。究其原因,不知鉴赏什么。

其实,我们鉴赏任何文学作品,不外乎思想内容(内容)和表现手法(形式)两大方面。内容方面,研究诗中写些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观点等等。

形式方面,研究炼意炼句、情景交融 、渲染烘托、对比照应、比喻对偶、风格用典、想象创新等。例如鉴赏李白《越中览古》:“越玉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唯见鹧鸪飞。” 从内容上看,诗人游览越中,想起了历史上吴越争霸战争。

“越王勾践破吴归” ,交待了战争的结果,使读者联想到越军浩浩荡荡得意归来的情景。 “战士还家尽锦衣” ,写战士们都得到了赏赐,不再穿铁甲,都穿上了锦衣。

“尽锦衣” 仅三字,就把战士们的喜悦和骄傲之情烘托了出来。而越王呢,何止踌躇满志,他变得荒淫逸乐起来,如花似玉的宫女站满了宫殿。

可是现在怎么样呢?仅有几只鹧鸪飞来飞去而已。由此可见,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昔盛今衰的不尽感慨。

从形式上看,运用鲜明的对比是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前三句极写越国的光荣和繁盛,末句突然一转,极写现在的冷落凄凉。

前后情景,对比强烈,增强了表现力。 二、弄清鉴赏术语的含义,避免所答非所问。

高考不考名词术语,但不回避使用名词术语。假如不理解题目中术语的含义,就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的现象。

例如试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春花。)

的浪漫主义特色。有的同学不理解“浪漫主义” 的含义,把一二句作为重点,分析作者所写的实景,阐述这首诗抒发的诗人盼春的急切心情,而对运用拟人、比喻、想象等手法的最富浪漫主义特色的三四句却未提及。

因此,对于鉴赏时常用的术语,诸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婉约、含蓄、明快等等,必须理解。 三、掌握答题方法,避免含混不清。

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论文,有论点,有论据,最好先写论点后写论据(当然也可先写论据后写论点)。如果语无伦次,观点模糊,就会失分。

例如: 简析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超过150字。 答:这首诗通过梅花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描写,表现诗人誓与世上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志向与追求(以上是思想内容方面的论点)。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虽屡遭罢免,但志向不改,如同驿外断桥边的梅花,虽遭风吹雨打,零落成泥,依然香如故(以上是思想内容方面的论据)。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以上是艺术特色方面的论点)。

诗人塑造了一个敢于同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梅花形象,实际以梅自喻,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志向(以上是艺术特色方面的论据)。 四、变客观题为主观题,克服无复习资料的困难。

由于古诗鉴赏以往都用客观题考,现在乍一变成用主观题来考,复习资料几乎没有。而老资料上的客观题很多,我们可以将客观题变换成主观题来做,以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 下面是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对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二月粜新丝,五月卖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宴,只照逃亡屋。

A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丝” “谷”可卖。 B “眼前疮” 和“心头肉” 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 喻眼前急难,“心头肉” 喻“丝” “竹” 是农家命根。

这两句揭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C “绮罗宴” 与“逃亡屋” 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力量。

D 全诗言简意丰,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这是一个客观题,答案为A。

二月养蚕还未开始,无丝可卖,五月秧刚下田,无谷可粜,农民为了活命,不得不把丝谷以贱价预卖。根据这个客观题,我们可以换成以下几个主观题来做: 1、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不超过120字) 2、这首诗是怎样运用比喻和对比的?(答案不超过120字。)

3、试析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案不超过150字。)

此外,还可选读《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书,每看一篇鉴赏文章,都有意识地编出几个主观题来做。(转自古诗文网,原地址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b76e3c68da.aspx)。

6.介绍几首高考能用上的诗句,不要太多,多了我也背下来

诗中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草/柳/树/鸟/河/江/云/别/亲情/乡情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