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里的典故

1.诗经里的成语及典故

典故: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典故: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对方的宽恕 典故:怒发冲冠: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含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气愤到极点 典故:刎颈之交: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含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孔雀东南飞》 典故:命如南山石.出处:《诗经·小雅·天保》 含义:比喻活的像南山的石头一样的长. 《咏荆轲》 典故:雄发指危冠:出处: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 含义:怒发冲掉了帽子 典故:图穷事自至:出处《战国策.燕策》上说,荆轲奉燕太子之命去刺秦王,以献燕国督亢地图为名,预先把匕首卷在图里.献图时,地图展到最后露出了匕首. 含义:图穷匕首现 《读山海经》作者:陶渊明 传说: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出处:《山海经 北山经》本是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为鸟名精卫,唱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 含义:用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典故:死当结草.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要把爱妾杀掉,他的儿子魏颗没有听父亲的话,把父亲的这个爱妾嫁了出去,这个爱妾的已故父亲,为了报答魏颗,在一次战争中.他接草绊倒了敌人救了魏颗 含义:死后也要报恩. 《六国论》作者:苏洵 典故:抱薪救火.出处:《史记》:“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含义: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窦娥冤》作者:关汉卿 典故:苌弘化碧,出处:苌弘:周朝的贤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含义:旧时比喻有冤狱 典故:望帝啼鹃.出处: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含义:旧时比喻有冤狱 典故:飞霜六月:出处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战国时,皱衍对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用“六月飞雪”来比喻冤狱. 含义:旧时比喻有冤屈 《渔家傲》作者: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出处:《后汉书》.窦宪打败侵边的匈奴,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而归.后人就用燕然勒石表示克敌制胜,未取胜就说燕然未勒. 含义:抗敌大功还未告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 典故: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出处:仲谋,孙权的字,孙权在京口建立政权. 含义:无处寻找英雄孙仲谋了. 典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任,”出处: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在京口建立政权,当年为了恢复中原大举进兵. 典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指刘裕当年为了恢复中原,大举北伐,胜利后在此建立政权. 含义:指精锐的部队. 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象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只落得自己北望而仓皇失措.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作者借此事咏当时南宋近事,指宋孝宗隆兴元年,张凌北伐,在符离兵败的事. 典故:可堪回首,佛狸词下,一片神鸦社鼓 含义:佛狸:后魏太武拓跋泰的小字,他击败宋文帝,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词 典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含义:廉坡老了,饭量还好吗?表示到了晚年还要为国出力 《扬州慢》作者:姜夔 典故:春风十里. 出处:杜牧《赠别》 “春风十里扬州路” 含义: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 典故:《黍离》之悲也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触景伤情,而作《黍离》之诗. 含义:哀伤亡国之辞.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故: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出处《扬州慢》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含义:豆蔻:杜牧《赠别》:“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少女美丽;青楼,妓院,杜牧在扬州常和名妓来往,写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典故:“脚著谢公屐”,出处:《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含义:。

2.《诗经》里的成语典故

1. 战战兢兢

【拼音】: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解释】: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求之不得

【拼音】: qiú zhī bù dé

【解释】: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出处】: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辗转反侧

【拼音】: zhǎn zhuǎn fǎn cè

【解释】: 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窈窕淑女

【拼音】: yǎo tiǎo shū nǚ

【解释】: 窈窕:美好的样子。美好的女子。

【出处】: 《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君子好逑

【拼音】: jūn zǐ hào qiú

【解释】: 逑,通“仇”。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出处】: 《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古诗词中运用典故的句子至少三句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典故:.“持节云中”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典故: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过.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典故: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典故: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4.【求《诗经》中的成语越多越好哦

《诗经》中的成语 1 .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国风 周南 关雎 2 . 求之不得 国风 周南 关雎 3 . 悠哉悠哉 国风 周南 关雎 4 . 辗转反侧 国风 周南 关雎 5 . 逃之夭夭 桃之夭夭 国风 周南 桃夭 6 . 忧心忡忡 国风 召南 草虫 7 . 日居月诸 国风 邶风 柏舟 国风 邶风 日月 8 . 谑浪笑敖 国风 邶风 终风 9 . 新婚宴尔 宴尔新婚 国风 邶风 谷风 10. 委委佗佗 国风 鄘风 君子偕老 11. 如切如磋 国风 卫风 淇奥 12. 如琢如磨 国风 卫风 淇奥 13. 肤如凝脂 国风 卫风 硕人 14.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国风 卫风 硕人 15. 信誓旦旦 国风 卫风 氓 16. 投桃报李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国风 卫风 木瓜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大雅 荡之什 抑 17.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国风 王风 采葛 18. 孔武有力 国风 郑风 羔裘 19. 舍命不渝 国风 郑风 羔裘 20. 风雨凄凄 国风 郑风 风雨 21. 风雨潇潇 国风 郑风 风雨 22. 邂逅相遇 国风 郑风 野有蔓草 23. 婉如清扬 国风 郑风 野有蔓草 24. 劳心忉忉 国风 齐风 甫田 25. 硕大无朋 国风 唐风 椒聊 26. 涕泗滂沱 国风 陈风 泽陂 27. 衣冠楚楚 衣裳楚楚.国风 曹风 蜉蝣 28. 七月流火 国风 豳风 七月 29. 万寿无疆 国风 豳风 七月 小雅 鹿鸣之什 天保 小雅 白华之什 南山有台 小雅 北山之什 楚茨 小雅 北山之什 信南山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30. 风雨漂摇 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国风 豳风 鸱枭 31. 寿比南山 小雅 鹿鸣之什 天保 32. 杨柳依依 小雅 鹿鸣之什 采薇 33. 雨雪霏霏 小雅 鹿鸣之什 采薇 34. 忧心忡忡 小雅 鹿鸣之什 出车 35. 春日迟迟 小雅 鹿鸣之什 出车 36.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小雅 鹿鸣之什 鹤鸣 37.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小雅 小旻之什 小旻 38. 战战兢兢 小雅 小旻之什 小旻 小雅 小旻之什 小宛 39. 如临深渊 小雅 小旻之什 小旻 40. 如履薄冰 小雅 小旻之什 小旻 小雅 小旻之什 小宛 41. 惴惴小心 小雅 小旻之什 小宛 42. 巧言如簧 小雅 小旻之什 巧言 43. 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 我闻其声,不见其身.小雅 小旻之什 何人斯 44.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小雅 北山之什 北山 45. 高山仰止 小雅 桑扈之什 车舝 46. 绰绰有余 绰绰有裕 小雅 桑扈之什 角弓 47. 小心翼翼 大雅 文王之什 大明 48. 天作之合 大雅 文王之什 大明 49. 不可救药 大雅 生民之什 板 50. 进退维谷 大雅 荡之什 桑柔 51. 必恭必敬 必恭敬止 小雅 小旻之什 小弁 52. 兢兢业业 大雅 荡之什 云汉 大雅 荡之什 召旻 53. 小心翼翼 大雅 荡之什 烝民 54. 爱莫能助 爱莫助之 大雅 荡之什 烝民 55. 明哲保身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大雅 荡之什 烝民 56. 穆如清风 大雅 荡之什 烝民 57. 於乎哀哉 大雅 荡之什 召旻 58. 高高在上 周颂 闵予小子之什 敬之。

5.诗经的故事

《诗经》故事:在水一方(2006-12-04 09:56:24)转载 《诗经》有一首挺著名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还有几段,内容就是一直在找,可是总也找不到。伊人好像在与作者捉迷藏。

上大学时讲《诗经》,教授最推崇的就是这首《蒹葭》。不知为什么,那位嗓音有点尖细的女老师,可能是被诗中的季节所感染:秋天的早晨,芦苇在雾中苍茫着,小岛的四周有水波荡漾。

此刻,伊人出现了。伊人是男人是女人,我们并不知道;伊人在沙滩上还是芦苇丛中,我们也无法辨别,这也许正是中国传统的美学意境。

琼瑶女士曾写过一本书叫《在水一方》,从她其它的作品里推测,也是受了古诗词的影响。借助这个魂,营造一个个缠绵悱侧的爱情故事。

正如他看到北京的公主坟这个地名,想象出了《还珠格格》这样一部哭哭闹闹的电视连续剧。 如果把伊人当成女人,秋人伊人当然是美的,但在水一方的伊人总有一些魅气,不然怎么老也找不到呢?相思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在水一方的伊人为我们创造了经典爱情。

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包括爱人。在意识和物质的争斗中,意识在这里应该占绝对的上峰。

伊人也许并不存在,也许是早晨的水雾缭绕,看起来像个人,也许顶着芦花的芦苇们玉立成了人形。伊人只是瞬间一闪,被《蒹葭》的作者扑捉到了。

作者在干什么,背着手散步的公子?不是,肯定是正在收割芦苇的小伙子,他在一抬头的时候看到了伊人。他早晨起来有点迷迷瞪瞪,就让她母亲撵到苇塘里干活了。

看到伊人,索性扔下镰刀,开始找,从芦苇塘到沙滩,从水边到水的中央。 在水一方的伊人也许是个女妖,你正在相思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妖气,因为她牵着你的魂儿。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见不着的时候,一样“搔首踟蹰”。《诗经》里的美女也有主动约一个男人到城楼相见的,他们的约会地点太真实、太具体了,但其中的浪漫与在水一方的伊人有些相似。

美人送给了他一把红色的草,他说这草美的好怪呀,——因为这草来自美人手里。 几千年了,我们还能找得到那样约会的地方:水草丰美的地方,校园里的某个角落,商场门前。

伊人总是在前方,飘乎不定,无法选择,或者追也追不上。当我们的手指轻轻敲动键盘,与“小燕子”、“小帅哥”们聊天,我们并不敢与其真见面,因为我们知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起风了。 塘边,扑面而来的是弥漫的水雾,让眼前的一切变得难以捉摸。

薄阴的天气湿润的微风,让这个季节开始稍稍有些寒意。 时令一过白露,这寒意便不免日日加深,而我,却随了这扑面的雾迎面的风,蓦然想起那些似乎已经淡忘的往事,思绪便如了一道不曾上锁的藤箱,把曾经的过往慢慢翻腾出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该是宿命的安排吗? 家中那个大大的紫铜花瓶中,插着满满的芦苇,这芦苇已经一年多了,始终没有更换过。其实,仔细看了,那苇杆那芦花已经干枯得没有生机——然而却一直喜欢着它。

远古的时候,它是被称为蒹葭吗?那个在白露的季节与爱情有关的故事,它是主角吗? 在常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件极其普通的植物了,然而因了它的守望,因了它的执着,使这个飘逸的影子染上了几千年的美丽——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很多时候就想着,不看《诗经》也罢,那样也许会生活的更自在一些、更真实一些。

那样也许就不会让自己的思绪里染上别人写下的记忆。 在这份记忆中,竟然向往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样的简单随性、从容自在。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满塘的芦苇迎着风摇曳着。这样的植物该是著名的,因了它的名字——蒹葭。

水田间的千里沃野上,秋风肆意地吹着,雾在风中弥散了,却始终笼罩着一汪深情。 放纵着自己的骄傲、自己的任性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点一盏银灯,翻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习惯了这样的宁静和安详,然而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随性了,天地间总是一片浮华和矫情,即便头顶洒落的那点阳光,也似乎冰冷无情。 闭上眼睛,一片无垠的芦苇荡若隐若现,我撑着一叶小舟,在这水中飘摇着,夕阳西下的时候,远处的清笛声让这片芦苇安静下来,让苇荡中所有的生灵都在倾听,天空被渲染成朦胧温柔的琥珀色——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那清笛该是我的归依吗?我微笑着,这微笑却真的是从心中而起,满目的荣华抵不过一个千年的呼唤。 我想,我该是这样一个女子,随着风,随着雾……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时光如白驹过隙,岁月如歌声流逝,古老的隽言妙语留给人们的除了美丽就是叹息。

记得你曾说过,喜欢遥远的南方,喜欢那一波婉转如碧的春水,喜欢江南风景的清秀风雅,喜欢江南女子的柔媚可人,喜欢轻柔的吴侬软语。 然而,江南没有雪。

即便在秋风里,那满塘满溪的似雪如霜的芦花也一样透着一种委婉,全没了你所习惯的刚强之态。 此时的北方,应该是秋风起兮云飞扬,那芦苇荡。

6.古诗词中14个常见的典故,你知道多少

古诗中常用的典故:1.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哀鸿: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2.《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3.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4.**《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桑梓: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

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5.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采薇:隐居避世。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7.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鸡黍: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8.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化碧: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9.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指边境敌人。《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10.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鲤: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受字数限制,待补充,供参考。

7.诗经中的一个故事

草虫:爱情本身就是天灾 《诗经·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清代学者方玉润,坚持认为《草虫》是一首借思妇思夫比喻臣子思君的诗,他甚是理直气壮地说,彼妇自思夫,纵极工妙,何足为《风》诗之之正耶? 在方老先生看来,老婆惦记老公,这种感情写得再漂亮,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他心中的伟大情怀只有一种,就是臣子对君王的缠绵牵念。这会儿要是跟一百多年前的方玉润掰扯,到底是龙椅上的帝王,还是一个亲切的男人,更值得被深沉地想念,不但比他老先生更不合时宜,还有些没话找话的矫情——现时眼下,还有谁真的信方老先生那一套?我看了几个版本的注释,都说这是一首描述女人思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诗。

把“伟大情怀”还原成“个人感情”,算是“思想大解放”的成果了,可是我细读这首诗,还是有些疑惑,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两人婚姻状况以及所在方位的字句,为何就能将两人身份确定为夫妻,将两人的方位定位为此处与远方呢? 是否是因为那感情来得有点严重: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草丛里的蝈蝈儿叫个没完,不时蹦出一只蚱蜢,没有看到那个人,让我怎能不忧心忡忡,假如能够看到他,假如真的能够看到他,我的心才能够降落下来。

并不是一场花前月下的约会,在外人眼中,她只是南山坡上采野菜的女子中的一个,从那平静的容颜上,你看不到有风暴在她内心迭起,从“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到“未见君子,忧心惙惙”,再到“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内心的隐忧层层升级,“忡忡”是些微的疑虑,“惙惙”是巨大的不安,到了“伤悲”,则是沉重的绝望,一个也许并不漫长的时间段里,她的内心,跌宕起伏,兵荒马乱。 也许在某些注释者眼中,这样忧伤的感情,总该有些缘由,所以他们假设她是与爱人天涯暌隔,不能相见。

然而,我看这不可自抑不可把握的感情,不像是山高水长的想念,那种感情,节奏要更慢一点,更悠长一点,感情被拉扯成了一首长调,再伤感,也可以从容道来。而这首诗,一连几个“我心……”,让我感到的,是一种被什么摄住的窒息感,世界无限广阔,她却无可选择,大脑空白,呼吸停顿,日常杂念皆向后隐遁,她紧紧地抓住一个念想,就是要见到他。

除了见到你……只能是见到你……一种梦魇般的慌乱紧张,“看见你”是唯一的救赎之道。当我开始爱,就再也没有自由而言,我的命运在你的手上,而你的手,在我看不见的彼岸。

这世界无边无际,本来就像隐藏着无限的风险,当我看不见你的手,你的脸,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旋转着的黑洞,那种不可知与不可能让我恐惧。 女友S说,她读书的时候,和一个她喜欢的男生通信,每一天她都感到再也收不到他的来信,想象在她这边,或是他那边的信箱边,会有一个顽劣的小男孩走过,没心没肺地,向信箱里投进一根划着的火柴。

她实在是太紧张了,才会冒出这么有创意的念头,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却会被她当成现实,因之深深地绝望。 和S的故事相同,《草虫》中亦未有任何凶险的预兆,上一次分别时,他的笑容温暖如昔,她恐惧,只是因为她珍惜,因为她感到绝不可以失去,世间最大的安全感是,预先做好失去的准备,可是,我绝不可以失去你。

不需要外力给予不幸的遭遇,爱情本身就像一场天灾,像地震,像洪水,像泥石流,一路追击,把人变小变惊惶变无助,爱情,让太平盛世也像乱世。回看这首《草虫》,本该是一个和煦宁静的春日,草长莺飞,卉木萋萋,蝈蝈在暗处弹琴,蚱蜢不时跳出来撒个野,不管是赴约而来还是不期而遇,那个人都应该即将出现在她面前,可是,她的内心,却风云诡异。

他们最后见到了没,诗里没有说,也许他来了,也许他没来,他来与不来并不那么重要,这首诗着重说的,是她那一瞬间毫无理性的倾斜,在爱情的洪荒里,明晃晃的青天白日下,她抬起头,突然就没了信心,那个人,犹如戈多,永不到来。她感到他不到来,是因为她把他的到来看得太重要。

汉广:拒绝泅渡的爱情《诗经·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少年时候读过《蚕马》的故事,一直不能忘怀。

说是有个女孩,父亲从军边疆,音讯皆无,她与母亲在家中,十分惦念,母亲放出话来,谁能把那父亲找回来,就把女儿嫁给他,不曾想应征者竟是一匹白马,它一声长嘶,绝尘而去,不久,真的把父亲载了回来。 听说了原委,父亲反悔了,白马咆哮,父亲干脆将那白马杀掉,曝皮于庭,白马凄厉的灵魂不肯罢休,某日,忽然卷女而去,最终栖止于桑树,两人合二为一,化为蚕。

两情相悦的爱情可以化蝶,一厢情愿的爱情,。

8.诗经中的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典故: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对方的宽恕

典故:怒发冲冠: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含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气愤到极点

典故:刎颈之交: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含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孔雀东南飞》

典故:命如南山石.出处:《诗经·小雅·天保》

含义:比喻活的像南山的石头一样的长.

9.古诗中的典故

无题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10.《诗经》中氓中第二段的典故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6)。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8)。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10)。

以上就是《诗经.国风.卫风.氓》第二段,翻译是: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感觉没啥典故,毕竟典故的使用得是前人发生才产生的,而《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并且这首诗歌是以弃妇的口吻在倾诉。

如果你非得说有典故的话,我感觉应该是:卜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

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无咎言:就是无凶卦。

这就是我的一点管见,仅供参考吧,我总怕大方之家耻笑,心中还有点惴惴不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