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抑扬手法的古诗词有哪些1、《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破阵子》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玉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5、《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运用抑扬手法的古诗词古典诗词中的“抑扬”手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作品,一般不会引人入胜。相反,顿挫抑扬,往往金声而玉振;曲径通幽,每每引人寻踪而探胜;欲擒故纵,才见诗意文情和山重水复的丘壑之美。 一、欲抑先扬 欲贬损则先赞颂,欲表今日之衰则先写昔日之盛,欲抒苦闷哀愁则先写激昂欢乐……这种手法使诗文一放一收,跌宕起伏,逸趣横生,可以收到曲折尽情之妙。如: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本写“怨”,而一二句却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突出少妇天真无忧不知愁,后两句笔峰陡然一沉,感情“抑”了下来——“忽见陌头杨柳色”,刹那间,陌头柳色牵动了少妇的春心,勾起了她无限的眷恋和苦闷:“悔教夫婿觅封侯”。触景生恨,更深一层地写出少妇内心痛切的离愁别恨。前之景愈乐,后之情愈悲;前之兴愈浓,后之怨愈深。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玉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 这首词写人生的荣辱成败之感,主要情思仍在抒壮志难酬、恢复大业未成的哀伤。全篇上下段共十句,前九句都是写杀敌报国、恢复山河、建立功名的惊人壮业的,这是扬;仅末尾,“可怜白发生”一句点题,这是抑,透过这一句,表明前九句所写的都只是虚幻的梦想,末尾一句压倒了前面九句,具有十分感人的力量。 二、欲扬先抑 欲杨先抑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可借用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笔情屈曲,故谓之抑。抑后随以数语振发,乃谓之扬,使文章有气有势,光焰逼人。”如: 1.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王维《少年行》后两句用“孰知”“纵死”反跌句式,一反一正,衬托强烈,抒发不畏艰苦、为国献身、流芳千古的豪迈志向。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从前六句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身世飘萍的自哀相交织的苍凉低回之心绪。末二句跌转,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只要保全节操,将忠魂永存,宁可为国献身,名垂青史,决不屈辱求生。这两句的语势,显得斩钉截铁,气势高亢,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由上可见,运用抑扬手法可以避免诗情的直白呆板,变直抒其情为波澜起伏;运用抑扬手法可以蓄势,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有意从反面着笔,然后陡然一转,显示作者的真意所在,产生了一种激发情感的力量。 3.抑扬顿挫的古诗词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梦游天姥(mǔ)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mǔ),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jué)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运用了欲扬先抑手法的诗古诗十九首·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这虽是一首题材平常的思妇诗,但构思巧妙。诗首先以“河畔草”“园中柳”起兴,为思妇铺设了一幅美好春光情景,接下来运用精雕细刻的手法,描写这个“荡子妇”的美貌:仪态万方的站在楼上,白皙鲜嫩的皮肤,明艳华贵的妆饰,纤细柔长的素手,在融融春光里当窗沉思。这些都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但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良辰美景娇人的描绘上,而是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瓣一瓣的展开花瓣,最后露出“花心”(真实意图):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通过妇女细微的心理变化,表现了一个由于荡子长期漂泊在外,在家中独守空床,凄清孤苦,寂寞难消,美好青春就这样白白消逝的思妇形象,突出了感伤和哀怨的情调。在这首诗中,前六句是“纵”,是“抑”,制造悬念,后四句是“擒”,是“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