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有“草”字的七字诗句或谚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竹枝词 黄莘田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无题 陈嘉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 刘禹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初春小雨 韩愈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立春偶成 张轼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北山 王安石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 湖上 徐元杰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春暮 曹豳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晚春 韩愈。 2.含有“草”字的诗句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3.带有“草”字的七字诗句或谚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初春小雨》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唐]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 刘禹锡《乌衣巷》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唐] 韦庄《金陵图》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宋] 王安石《北山》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 张轼《立春偶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 赵师秀《约客》 4.含有“花”字或“草”字的诗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木末:树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维《辛夷坞》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 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黄色,鲜艳夺目。 唐·韩愈《答张十一》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南朝陈·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 娟娟:美好貌。净:光洁。 雨裛:湿透。红蕖:荷花。 冉冉:柔弱貌。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 清回:形容荷叶清净圆润。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 宋·周邦彦《苏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红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颜色。沉水:沉香,闺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苞:茂盛。 《诗经·小雅·斯干》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落落:高超不凡的样子。 卉:草。 汉·杜笃《首阳山赋》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罹:遭遇。 汉·刘桢《赠从弟》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郁郁:茂盛的样子。 离离:繁茂的样子,苗:指幼树。 径:直径。茎:树于。 荫:遮蔽。百尺条:指高大的松树。 晋·左思《咏史八首》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连林:树多而结成林。独树:指青松独立。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朝:早晨。华:开花。 戒旦:指黎明。隆冬:严冬。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篇》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松柯:松树枝。 唐·岑参《感遇》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意谓水性流动,松柏坚定。 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霜风:秋风。 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为然:是这样的。 宋·苏辙《服茯苓赋叙》 松柏何须羡桃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两句形容柏树之粗壮高大。 唐·杜甫《古柏行》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落落:高超出群的样子。 冥冥:深远的样于。烈风:大风。 唐· 杜甫《古柏行》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文章:树木上的纹路。 唐·杜甫《古柏行》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岁老:年代久长。 弥:更加。阳骄:太阳暴晒。 阴:枝叶繁茂。 宋·王安石《孤桐》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宋·张耒《夜坐》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相对:两棵桧树相对。敢:不敢。 未要奇:不标新立异。九泉: 指地下。 蛰龙:潜伏着的龙。 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沃若:润泽的样子。 《诗经·卫风·氓》 燕草如碧丝,泰桑低绿技 唐·李白《春思》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绿筱:嫩绿的小竹。媚:妍美动人。 清涟:水清澈而有波纹。意谓白云环绕着远处隐僻的山石,绿竹在清澈的水边妩媚动人。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 何可一日无此君 此君:指竹。 《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始怜幽竹山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