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素描曾冬清明

1.求唐诗素描全文作者曾冬

唐诗素描 采莲曲(曾冬) 推开六月的门,就看见夏天了。

晴空下,莲的梦想伞一样张开。每一段长长短短的叶脉里,都收藏着一个含羞的情节。

半亩方塘深处,采莲的女子,坐在一朵莲蓬上,看阳光吹响层层叠叠的心事。风伸出亭亭的手,却没有抓住她绿色的衣裙。

水光摇曳的舞蹈里,谁的脸庞,胜过芙蓉的盛开?有一只瘦瘦的鸟,搁浅在一片相思的水域。音乐停止了。

爱情是一株疯长的水草,漫过了季节的堤岸。 千荷万荷之中,你就是最动人的一朵吗?每一束流连的目光,都逃不过你绿袖盈香的诱惑。

那个午后,你的每一瓣羞涩,都燃成一绺粉红。回首之间,一个窈窕的身影倏忽闪入了荷塘,不见踪迹。

莲动影移的背景里,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就这么悄然注定!视线之外,又一阵歌声,沿一支菱藕的箫孔,踏过高高低低的荷叶,一轮一轮,刻进了怦然心动的记忆。 那天,天很蓝,云很白,水,很清。

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唐诗素描 芙蓉楼送辛渐(曾冬) 风继续吹。雨是昨夜没有流尽的泪么?一点一滴,让一颗碎了又碎的心,依然寒冷,依然找不到一丝温暖和蔚藉。

满江烟雨跟心情一样迷蒙,所有的风景,都被一片忧愁笼罩。寂寥的吴地,不知道有两个人一夜未眠,有一盏灯一宿没熄。

天忽阴忽暗地亮了。两把油纸伞,在芙蓉楼下久久伫立。

雨丝是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叮咛,杂乱无章地横在心口,打湿了所有的离情。这个清晨,有两只鸟伤感地栖在树上,忘记了飞翔。

而形单影只的楚山,会是一座回首的驿站吗?你彳亍的身影渐行渐远,一路的风雨,淹没了你孤独的行程。 洛阳是一个遥远的梦啊!生命中的烟火,起起落落,已平淡成记忆。

那倚门相望的影子,是母亲,还是父亲?所有流逝的容颜,被岁月的车轮碾得支离破碎,仅剩一句哽咽而深情的问候。 请告诉故乡: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一片晶莹透明的冰心,依然装在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朴素而真诚,永远不改本色! 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唐诗素描·终南山(曾冬) 第一次发现,高过天空的,不仅仅是鹰,还有终南山。

阳光走到半路就踅回了脚步,天庭的栈桥,斜搭在山峰的肩膀上。连绵的山脉是一群不羁的马,一路奔涌向东,最后,又在大海的面前温柔地歇下了旅程。

回头望去,白云似一些飘飘渺渺的梦,在山腰上来来回回地游走。心情不好的风,毫不怜惜地抓起一块,一点一点地撕成了碎片。

太阳裸露着身子,赶紧拿出阳光的针线,细心地缝补。 青霭有如一些久远的往事,湿湿的,若隐若现,刚想拿出来翻晒,又被一层薄薄的云盖住了纷纭的细节。

树林有点朦胧;山峰有点朦胧;山涧藏在声音的后面,叮咚而透明;花香击穿了清翠的露水,四散而逃;鸟的叫声,迷失在时光的深处。站在窄窄的山巅上,左边是一种人生,右边是一种人生。

举目四望,山峦分分合合,逶迤巍峨。千岩万壑之中,阳光像一群捉迷藏的孩子,时有时无,或深或淡。

四季的风雨,浓缩在一片叶子的表面。 道路消失在更远的风景里。

哪一朵白云下,会有一扇温暖的柴扉,把一天的疲惫等待?一山空寂。 突然,深涧的对面,传来了一阵脆脆的声响。

樵夫劈柴的姿势,是黄昏最生动的注解。诗人忍不住兴奋地摇手相问,樵夫伸出手,指了指远处。

抬头细看,有一束炊烟,早已越过了山岗。 附: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唐诗素描·竹里馆(曾冬) 风安静地栖落在叶片上,黑夜张开了眼睛。

幽密的竹林,是比天空更深的海。星星是一些溺水的鱼吗?无论怎么努力划动翅膀,却总是逃不出这片寂寞的水域。

一个人,独坐在时间的一隅,黑暗漫过了他的梦境。 突然,所有的寂静,都碎成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弹琴的人,十指轻飞,滑过每一根琴弦的声带。天籁的雨点,如一些高高低低的语言,跌进了记忆的河流。

一只被音乐叫醒的小鸟,飞出窝,捡拾起一句一句的诗行。 密林深处,尘世的喧哗已然遥远。

没有人知道,有一方静土,可以收留起岁月的浮华。今夜,手握琴盘的人,目睹了太阳的殒落。

月亮升起来了。这个黑夜的伤口,又把一些清冷的光辉抖落在大地的手掌上。

琴停了,鸟睡了,花开了,风悄悄地展开了透明的羽翼。一个人,独坐在自己的影子里,怡然自乐。

任千年的月光,照亮了一生的道路。 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站在窄窄的山巅上,左边是一种人生,右边是一种人生。

举目四望,山峦分分合合,逶迤巍峨。千岩万壑之中,阳光像一群捉迷藏的孩子,时有时无,或深或淡。

四季的风雨,浓缩在一片叶子的表面。 道路消失在更远的风景里。

哪一朵白云下,会有一扇温暖的柴扉,把一天的疲惫等待?一山空寂。 突然,深涧的对面,传来了一阵脆脆的声响。

樵夫劈柴的姿势,是黄昏最生动的注解。诗人忍不住兴奋地摇手相问,樵夫伸出手,指了指远处。

2.鹿柴《唐诗素描》(曾冬)读后感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欠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牿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锆,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陇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拷,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衰,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衰。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柞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晕,明月光,自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诗素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与:给。

⑸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创作背景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4.唐诗素描的全文

《唐诗素描》系列作品是湖南作家曾冬创作的与传统的关于唐诗的释义迥然不同的文本。它以原诗为载体,在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联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把凝练的诗词扩展成浓酽的散文,把唐诗描绘成了精美的图画,在散文化的形式下再现了唐诗的意境、韵味和形象。《游子吟》、《渭城曲》、《夜雨寄北》、《题都城庄》是写情的佳作,《绝句》、《清明》是写景的名篇,在曾冬的笔下,这些优美的诗歌意境都得以一一再现。

《唐诗素描》最新完全版(收录120余篇)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并附配乐朗读CD。这些美丽的文字必将成为这个喧嚣的尘世里不可多得的心灵鸡汤,让你重新找回那份最初的宁静。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诗素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注释⑴王昌龄:唐代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⑵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与:给。⑸随风:一作“随君”。

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创作背景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6.怎样给清明古诗配图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