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荠

1.《诗经· 氓》全诗

卫风·氓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

这是诗经中的句子 写的是关于弃妇的心里 意思是:都说苦菜是非常苦涩的,但是和我心中的感觉比起来它却像荠菜一样甘甜。

《诗经·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3.《诗经 氓》第三段总结生活经验,第四段婚后生活,但两段都先从自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译文 《氓》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有两说,皆可通。

一是将“布”释为布匹,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布来换我的丝;二是将“布”释为古钱币,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钱来买我的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

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

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

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凶恶起来。

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现在)白头到老的心愿让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

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谷风》 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女主人公对狂怒不已的丈夫的劝说,希望他不要遗弃自己;第二章写被弃的女主人公回顾自己辛勤经营起来的家,迟迟不忍离去;第三章是女主人公对自己被弃的辩解和愤怒之情,以及对子女已不能顾及的悲痛;第四章写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婚后在夫家一向勤勉持家和友爱四邻;第五、六章写女主人公回忆丈夫对自己今昔不同的态度。

区别: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丈夫因境遇变化或用情不专而遗弃结发之妻,在《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已多有反映,《卫风·氓》是一篇,这首《邶风·谷风》又是一篇。同样是用弃妇的口吻陈述被弃的痛苦,与《氓》相比,《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使人读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从全诗的叙说来看,这位女子的丈夫原来也是贫穷的农民,只是由于婚后两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妻子的辛劳操持,才使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但是这种生活状况的改善,反倒成了丈夫遗弃她的基因。

这个负心汉不但不顾念患难中的糟糠之妻,相反却喜新厌旧,把她当作仇人,有意寻隙找岔,动辄拳脚相加,最后终于在迎亲再婚之日,将她赶出了家门。诗中的弃妇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泣如诉地倾吐了心中的满腔冤屈。

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最可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选取了最能令人心碎的时刻,使用对比的手法,凸现了丈夫的无情和自己被弃的凄凉。这个时刻就是新人进门和旧人离家,对于一个用情专一、为美好生活献出了一切的女子来说,没有比这一刻更让人哀怨欲绝的了。

诗由此切入,非常巧妙地抓住了反映这一出人生悲剧的最佳契机,从而为整首诗的抒情展开提供了基础。而一方面“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热闹和亲密,另一方面“不远伊迩,薄送我畿”的绝情和冷淡,形成了一种高度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被弃之人的无比愁苦,那种典型的哀怨气氛被渲染得十分浓烈。

其次是借用生动的比喻言事表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全诗共分六章,每章都有含蓄不尽的妙喻。

如第一章入手便以大风和阴雨,来表现丈夫的经常无故发怒;以采来蔓菁萝卜的根茎被弃,来暗示他丢了根本,视宝为废。这主要用于言事。

第二章则转用食荼如荠、以苦为甜,来反衬人物在见了丈夫新婚时内心的苦涩程度,远在荼菜的苦味之上。这又是主要用于表情。

另如第三章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浊”,是用泾水因渭水流入表面变浊、其底仍清,来比喻自己尽管被丈夫指责却依然不改初衷的清白;第四章以河深舟渡、水浅泳渡,喻写以往生活不论有何困难,都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第五章用“贾用不售”比丈夫的嫌弃、“比予于毒”喻对己的憎恶;第六章又把自己往日的辛劳比作御冬的“旨蓄”,将丈夫的虐待喻为湍急咆哮的水流。这些比喻取喻浅近,无不切合被喻情事的特征,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最后,作品的一唱三叹、反覆吟诵,也是表现弃妇烦乱心绪和一片痴情的一大特色。从首章的“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到二章的“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从三章的“毋逝我粱,毋发我笱”,到四、五章的前后对比,再到六章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在反覆的述写和表白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弃妇沉溺于往事旧情而无法自拔的复杂心理。

顺着这一感情脉络的延伸展开,循环往复,人们更能接近和触摸这个古代女子的善良和多情的心,更能感受。

4.诗经中的野菜有多少种

在《诗经》所反映的西周春秋时代,由于肉类和粮食的匮乏,当时的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不得不依赖蔬菜来补充粮食的不足。见于《诗经》的蔬菜有:荇菜、卷耳、芣苢、蕨、薇、苹、藻、苓、荑、唐、芄兰、谖草、蓷、荼、荠、莫、苦、葑、苕、苴、苹、莱、芑、蓫、葍、堇。下面依据历代注疏,作一解释。

荇菜:水中的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上,根茎可吃,类似于藕。 参差荇菜,左右流(采/芼)之。《周南·关雎》

卷耳:草木植物名,嫩苗可吃,也可药用,今名苍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周南·卷耳》

芣苢:车前子,多年生草本。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周南·芣苢》

蕨:羊齿类植物,地下茎很长,春季长嫩叶,可吃。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召南·草虫》

薇:野菜,叶子一种是绿色,一种是褐色,嫩的可吃,也就野豌豆苗。 《召南·草虫》

苹:浮萍,蕨类植物,生浅水中。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召南·采苹》

藻: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区分,用细胞分裂繁殖,生浅水中。《召南·采苹》

苓:甘草,也叫大苦。 山有榛,隰有苓。《邶风·简兮》

荑:初生的白茅。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邶风·静女》

荼:苦菜。

荠:荠菜。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

唐:女罗,寄生蔓草。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鄘风·桑中》

芄兰:蔓生植物,一名萝藦。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卫风·芄兰》

谖草:即萱草,亦称忘忧草,今叫黄花菜。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卫风·伯兮》

蓷:益母草。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王风·中谷有蓷》

莫:酸模,一种野菜。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魏风·汾沮洳》

苦:苦菜,即荼。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唐风·采苓》

葑:芜菁,又名蔓菁。根和叶做蔬菜。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唐风·采苓》

苕:又名翘摇,即紫云英,草本。 防有鹊巢,邛有旨笤。《陈风·防有鹊巢》

苴:麻子。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豳风·七月》

苹:藾蒿,初生可食。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

莱:灰菜,嫩叶可吃。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小雅·南山有台》

芑:像苦菜的野菜。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小雅·采芑》

蓫:羊蹄草。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葍:多年生蔓草,一名小旋花,地下茎可吃。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小雅·我行其野》

堇:苦堇、堇葵。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大雅·绵》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