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2分)①淡白、清明,(1分)②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1分)。2。 (3分)①“惆怅”(1分)。②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 “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2分)。 1。 试题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仔细观察诗句中表现梨花特点的字词,根据要求摘引即可。从衬托的角度来理解作者写柳的青来表现梨花白的方法。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错景抒情是古诗的特点,情,是古诗内容的核心,所以诗中表达情感的字词“惆怅”即是诗眼。 从“满城”到“一株”是写梨花凋谢之快,有春光易逝的含义,再根据最后一句即可理解诗人感叹人生如春光一样匆匆而逝。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春末夏初 淡白、深青(2分)2。惆怅 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及清明”的感慨。 “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1。 试题分析:这道题比较简单,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诗词内容的感知,清明时节春基本过半,此时梨花方开,柳树也已经长成深绿色(初生的有淡黄的茸毛覆盖与叶,所以看起来就像是黄的);而当柳树飘絮则是夏天悄悄取代春日的时候,这是自然春花悉已开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试题分析:.“惆怅”。从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可以看出作者从年年清明时节(这本来就是个充盈着悲情的节气)看着梨花开落,柳絮浪飞,而感到虽然年年岁岁花相似,梨花开了谢,但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自己却韶华老去,红颜不似的伤感。 因此“惆怅”一词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东栏梨花宋1..一二句写出了梨花洁白、繁盛、美丽的特点。 2..三四句流露出作者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作者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解脱的思想感情。【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品味。 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理解诗歌内容,再抓住关键词语去品味理解,从“淡白”“花满城”等词能概括出梨花的“洁白·繁盛、美丽”的特点。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歌借景抒情,诗歌前两句写梨花的美丽与繁盛,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和“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解脱的思想感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古诗阅读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1.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2.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品味。 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理解诗歌内容,再抓住关键词语去品味理解,从“淡白”“花满城”等词能概括出梨花的“洁白·繁盛、美丽”的特点。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歌借景抒情,诗歌前两句写梨花的美丽与繁盛,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和“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解脱的思想感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5分)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小题1:(2分)①淡白、清明,(1分)②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1分)。 小题2:(3分)①“惆怅”(1分)。②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 “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1:试题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仔细观察诗句中表现梨花特点的字词,根据要求摘引即可。 从衬托的角度来理解作者写柳的青来表现梨花白的方法。小题2:试题分析:错景抒情是古诗的特点,情,是古诗内容的核心,所以诗中表达情感的字词“惆怅”即是诗眼。 从“满城”到“一株”是写梨花凋谢之快,有春光易逝的含义,再根据最后一句即可理解诗人感叹人生如春光一样匆匆而逝。 6.阅读下面这首诗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3分,花絮淡白、繁茂两大特点各1分,语言1分)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2。 (3分,只要涉及其中一个要点即可满分)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惆怅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解析】1。 试题分析:根据诗中描写的景物及其特征,发挥想像,从形、色、态方面具体描摹景象,可用修辞手法表现景象的特征。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2。 试题分析:抓住最后两句内容,从感叹时光和感怀人生两个方面理解诗人的感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