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常用古诗词有哪些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12、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1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2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2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2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3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3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3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3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3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3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4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0、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李颀•古从军行)51、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5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5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5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5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56、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5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5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5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6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6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6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6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68、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6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7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7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73、尔曹身。 2.高考作文常用古诗词有哪些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 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有哪些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其五)(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其一)(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 40、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5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52、伯牙善鼓琴《列子》 53、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54、湖心亭看雪(张岱) 55、河中石兽(纪昀) 56、木兰诗《乐府诗集》 57、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58、卖炭翁(白居易) 5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60、满江红(秋瑾) 61、劝学《荀子》 62、逍遥游《庄子》 63、师说(韩愈) 64、阿房宫赋(杜牧) 65、赤壁赋(苏轼) 66、氓《诗经》 67、离骚(节选)(屈原) 68、蜀道难(李白) 69、登高(杜甫) 70、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1、锦瑟(李商隐) 72、虞美人(李煜) 7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7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详情可见最新的考试大纲: 其中,在语文大纲中明确了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确定了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 4.例举一些古诗词可用于高考作文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急求适合高考作文引用的古诗词古诗文名句 去这看看吧,其实高考可以引用的东西很多,关键在于积累,这是一些常见常用的,也是比较好的,希望能帮上你,祝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A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 B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长歌行》)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子·劝学》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 C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昔时贤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唐·李商隐《无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潜《饮酒》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林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来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元稹〈离思》) 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 6.高考语文必备古诗词文言文(22篇) 1.《论语》十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潜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苏洵《六国论》诗词曲(47首)(其中的最后四篇为2011中新增要背的篇目)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陶潜的《归园田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的《山居秋暝》高适的《燕歌行》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其中最后6篇为2011的新增篇目) 加油吧2011 7.高考作文中比较常用的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语句段落这个东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想用的好,恐怕必须要熟悉一遍,你去买一本《语文知识手册》,上面的内容对付高考就很实用。最好将自己遇到的、喜欢的自己整理一下,没事多看看,多悟,对提高文学修养也很有好处,关键能产生兴趣,老走简便路,会厌倦的。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欧阳修《蝶恋花》)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行》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 晏 殊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木兰花 晏 殊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 永《雨霖铃》)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无名氏《西北有高楼》)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乐府古辞《西湖曲》)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清商曲词《子夜歌》)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吴声歌曲《子夜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夕(鲍照《代堂上歌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晏几道《蝶恋花》)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晁冲之《临江仙》)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 8.高考语文必备古诗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 岑参 30.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师说 韩愈 54.阿房宫赋 杜牧 55.赤壁赋 苏轼 56.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泊秦淮(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劝学 荀子 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 庄子 5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氓 《诗经》 57.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锦瑟 李商隐 62.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58.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 白居易 61.蜀道难 李白 59.己亥杂诗 龚自珍 高中部分(14篇) 51.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 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