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闺怨诗经

1.诗经中有哪些耳熟能详的闺怨诗

1.《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2.《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3.《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4.《终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2.女子闺怨的诗句

1、《伊州歌》 益嘉运·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3、《忆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

4、《谷风》 诗经·先秦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5、《十二月过尧民歌为别情》 王实甫·元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6、《伯兮》 诗经·先秦伯兮朅[1]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

7、《江有汜》 诗经·先秦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

8、《君子于役》 诗经·先秦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

9、《氓》 诗经·先秦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10、《日月》 诗经·先秦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11、《中谷有蓷》 诗经·先秦中谷有蓷[1],暵[2]其乾矣。有女仳离,慨其叹矣。

慨其叹矣。12、《终风》 诗经·先秦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13、《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汉无名氏·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14、《有所思》 两汉乐府·汉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闻君。

15、《七哀诗》 曹植·魏晋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16、《昔昔盐》 薛道衡·南北朝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

17、《佳人》 杜甫·唐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18、《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冯延巳·唐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

19、《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冯延巳·唐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

20、《春思》 皇甫冉·唐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

21、《春思》 贾至·唐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

22、《子夜四时歌:秋歌》 李白·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23、《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

24、《日射》 李商隐·唐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

25、《江南曲》 李益·唐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6、《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李煜·唐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佩声。

27、《啰唝曲》 刘采春·唐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28、《长信怨》 王昌龄·唐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29、《闺怨》 王昌龄·唐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30、《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韦庄·唐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3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

32、《瑶瑟怨》 温庭筠·唐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

33、《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唐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34、《春闺思》 张仲素·唐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35、《踏莎行 春暮》 寇准·宋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36、《点绛唇·寂寞深闺》 李清照·宋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37、《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李清照·宋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

38、《浣溪沙》 李清照·宋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

39、《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40、《定风波·自春来》 柳永·宋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

3.请列出10首闺怨类型的诗

闺怨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宫怨 (唐)司马札 柳色参差掩画楼, 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 空逐春泉出御沟。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234326435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相 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鱼玄机的《赠邻女》(寄李亿员外)一诗,是她在得知李亿已携妻离开长安,于绝望中写下而传诵千古的名篇: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两类诗又都起源于周代:《诗经·小雅》有一篇《白华》,据朱熹《诗集传》,周幽王得褒姒,黜申后,“申后作此诗”以自伤,是为古代宫怨诗之滥觞。

闺怨诗在《诗经》里尤多,像写弃妇的《邶风·谷风》、《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都是早期闺怨诗的代表。汉魏晋南北朝时,闺怨诗又获长足发展,比较著名的有汉乐府《怨歌行》、《白头吟》、《上山采靡芜》,古诗《行行重行行》,曹植《美女篇》,傅玄《豫章行苦相篇》,以及南北朝乐府《子夜歌》、《懊侬歌》里的部分作品等;在闺怨诗中还看到,男尊女卑的现实使许多夫游在外的妇女和尚未婚嫁的姑娘对自己的丈夫和情人也往往忧心忡忡。

倘遇离别,女子的心情就更为痛苦:“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聂夷中《古别离》)这与《王西厢》里临别之际莺莺告诫张生“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一样,都唯恐其夫另觅新欢。

特别是东汉以来,随着游宦、干谒风气的盛行、文士地位的提高和科举制度的实施,士人“官本位”的意识与日俱增,往往“去其邑里”,多方游处而经久不归,遂使“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徐干《中论·谴交》)。一旦博得一官半职,身份、地位有了改变,抛妻弃子、另觅新欢的事就将在所难免,古语所谓“荡子成名,必弃糟糠之妇”。

上述一类以游子妇为叙写对象的闺怨诗便真切地表现了女性对此的忧怨心情。 至于写商妇的闺怨诗,其抒情主人公忧怨的焦点则在于丈夫的重利轻别、约而无信上。

唐刘得仁《贾妇怨》:“嫁与商人头欲白,未曾一日得双行。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

这种婚姻关系中的女性与弃妇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她们除了对自己形同遭弃的命运躬自悲悼以外,又往往多生一段悔恨。

闺怨诗中还有许多以征妇为叙写对象的作品。由于古代统治者频繁发动对内对外战争,导致了兵役制度的黑暗和人民徭役负担的沉重。

“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宋书》卷100)的现象就不只是宋代的事;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的说法也并非夸张。经年累月的征戍,一方面使征人、役夫有家难归,另一方面便使无数思妇居家独守,因而产生了许多“征妇怨”一类的闺怨诗。

这些诗也带有深沉的怨伤,然其感情内涵又与上述几种闺怨诗有所不同。如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固然也怨伤良人久出不归,但却更突出地表现了一种怨战、厌战的情绪。

这类诗在怨伤战乱的同时也多流露出一种殷忧,但不是丈夫的弃旧迎新(少数作品除外),而是征夫的生死与冷暖。诸如“坐想鼓鼙声,寸心攒百箭”(陆龟蒙《孤烛怨》),“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白居易《闺怨词三首》其三),“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陈陶《水调词十首》其七),字里行间蕴含着深细入微的担忧和体贴,读来颇觉情深意厚。

从创作特色上说,古代宫怨诗和闺怨诗都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情。它们中的许多作品原本是周汉以来的民歌;文人所作亦多受民歌影响。

除袭用乐府题目外,它们的民歌风情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浓重的感伤色调。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定,也为两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已然构成。

4.女子闺怨的诗句

1、《伊州歌》 益嘉运·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3、《忆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

4、《谷风》 诗经·先秦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5、《十二月过尧民歌为别情》 王实甫·元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6、《伯兮》 诗经·先秦伯兮朅[1]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

7、《江有汜》 诗经·先秦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

8、《君子于役》 诗经·先秦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

9、《氓》 诗经·先秦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10、《日月》 诗经·先秦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11、《中谷有蓷》 诗经·先秦中谷有蓷[1],暵[2]其乾矣。有女仳离,慨其叹矣。

慨其叹矣。12、《终风》 诗经·先秦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13、《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汉无名氏·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14、《有所思》 两汉乐府·汉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闻君。

15、《七哀诗》 曹植·魏晋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16、《昔昔盐》 薛道衡·南北朝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

17、《佳人》 杜甫·唐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18、《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冯延巳·唐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

19、《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冯延巳·唐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

20、《春思》 皇甫冉·唐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

21、《春思》 贾至·唐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

22、《子夜四时歌:秋歌》 李白·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23、《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

24、《日射》 李商隐·唐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

25、《江南曲》 李益·唐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6、《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李煜·唐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佩声。

27、《啰唝曲》 刘采春·唐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28、《长信怨》 王昌龄·唐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29、《闺怨》 王昌龄·唐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30、《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韦庄·唐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3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

32、《瑶瑟怨》 温庭筠·唐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

33、《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唐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34、《春闺思》 张仲素·唐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35、《踏莎行 春暮》 寇准·宋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36、《点绛唇·寂寞深闺》 李清照·宋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37、《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李清照·宋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

38、《浣溪沙》 李清照·宋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

39、《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40、《定风波·自春来》 柳永·宋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

5.李清照写的闺怨诗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

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

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

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

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

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点绛唇——[清]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因南北朝时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来。

明·杨慎《升庵词品》曰:“《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 (李清照) 闺:过去年轻女子居住的内室。

柔:一作“愁”。 崔花雨:这里指崔花调落的雨。

无情绪:心怀抑郁惆怅,没有兴趣。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武陵人”及《满庭芳》的“无人到”中的两个“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望断,即望尽,以极多次数凝望,一直望到看不见。

【古诗今译】 一个人独处深院闺房,心中总是积郁着千丝万缕的愁绪。怜惜春天,可春天已经匆匆离去了,就在这原本令人落寞难捱的暮春时节偏偏又下起了几点令人懊恼的雨。

倚着栏杆,眺望远方,无论怎样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烦愁苦。心上的人儿,你现在何方?在这枯草连天的季节,望断天涯,何处才是你回家的路啊! 【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婉约派女作家。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情相思,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风格顿变。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本篇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愁别怨的闺怨词,是词人李清照惦念离别的丈夫而作的。

李。

6.离情闺怨的诗词都有哪些

李清照的词有代表性,但并不是全部,好吧,我不厚道,从楼上的挑了几首对的 =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