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诗歌常用哪些修辞手法诗歌是劳动的产物.是精神的支柱,是人们心灵与情感需要得到的表达的载体.诗歌的好坏优劣不但与一个人的修养.灵感有关系,还与诗歌本身的技巧有关系.诗歌的修辞的应用得当与否,都影响到一篇诗歌的整体的表达效果,为了推进我们的诗歌的进步.由于本人正在大学主修中文,所以把自己的课堂的所学与大家来交流一下.可以为知音现代诗歌能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一,拈连的概念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就叫做拈连,也叫做:顺拈.其中,甲事物一般是具体的,多数情况下在前面:乙事物一般是抽象的,多数在后.拈连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在一定的语境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二,拈连的基本类型 1,全式拈连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不可少`.就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 例如: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 锁得住自己的身, 锁不住革命的精神 ……… 黄饭和臭饭,蚊蝇和虱蚤, 瘦得了我的肉, 瘦不了我的骨. 分析:把使用于”身”的”锁”应用于”精神”,同样把使用于”肉”的”瘦”巧妙的用到骨上,突出强调了革命战士的高尚情操和宁死不屈的无畏精神. 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时候可以把甲乙事物颠倒顺序. 2.略式拈连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 例如:冬---冬-------冬冬冬,声音单调吗?一声也不觉得.因为每一声冬冬都敲出对旧事物的诅咒,敲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美好祝愿. 分析:省略了甲事物”敲出冬冬声” 二,应用拈连修辞要注意的问题 1,贴切自然,不可以单纯的注意字面上的联系,主要应从内容方面考虑,才能”拈”的自然,”连”的贴切. 2.拈连要注意甲乙事物在语义上的必须有内在联系.甲事物是乙事物的根据和条件,乙事物是有联系甲事物才能得到确切的深刻的理解. 它的主要表现写作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2.现代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有通感、白描、象征、衬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通感自然是有的,而且还很重要。 在此介绍一下通感,把两种(含两种以上的)感觉互通,即为通感。进一步说,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人在不同的情况之下,会生发出不同的思想情感,或悲,或喜,或优雅,或忧伤。 诗人写诗,要想出好的篇章,首先就要给不同的思想情感找到不同的最妙站位,是以人的身份说话,还是以物的身份说话;是以地球的身份说话,还是以太阳的身份说话;是以中国的身份说话,还是以美国的身份说话等等。凡此种种的替身考虑,在源头上决定着一首诗好或坏的发展趋势。 人要是死站在人这个位置上说话,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诗人的最低要求,就是要掌握借景抒怀、托物映射这些最基本的艺术手法。 3.现代诗歌的写法现代诗歌脱离了中国古典诗歌对偶押韵的等等束缚,并没有什么章法,创作起来非常容易。 但创作门槛低也造成了现代诗歌普遍质量低,内容空洞,晦涩怪异。在开始学习创作诗歌前,首先对中国古典诗歌有所了解,熟读甚至背诵一些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腹有诗书气自华。 肚子里有了东西下笔才有神。另外也要学习一下外国诗歌,像普希金,叶赛宁,拜伦,海涅,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举几个例子:(手法一:意 境)如何是好呢?园中失窃的13号楼,那老人已病入膏肓……一只年迈的猫,静卧在窗台的角落里,肮脏的身体抖落最后的颤栗。 我涕泗滂沱,坐在湖畔的丑石上,凝望一扇久未开启的门。初夏,不知名的小花开了,簇拥起许多沉积久远的思念。 曲径的悲剧已上演,我只身躺下,守候曾经的柳絮落脚在泪湿的衣襟。(手法二:抒 情)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在哪年的秋天,黄昏的时刻?噢!难道我真的已忘却了,那嵌入眼底的天蓝与小道林荫。 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在诗本的第几页,当成书签?噢!我怎么也无法想起,那披肩的长发和回眸时的笑脸。我的思念之地,阔别你太久,垂死坚持的梦已被稀释得惨淡。 回到这棵树下,我真心愿意,把自己做成标本,将体肤都剔除,静静地、悄悄地葬在一册书里。 (手法三:叙 述)自从有一天,突然间,我变成个一塌糊涂的人。 那时,我的理想又获新生,接着就无知无畏地狂傲起来,简直象只花俏的公鸡,孰不知,在今后的战斗中即将要惨败而归。给自己起个了绰号,叫“诗痴”,设计个别别扭扭的口头禅“有影无”。 揣着几本哲学书,戴副高度眼镜,一天到晚装模作样地出入在图书馆里。为附和自己的名,决定写点的东西,不管它算不算、叫不叫、成不成“诗”。 我是个会生育的男人,十月怀胎,尝尽坚苦分娩出了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全和我长得很象,一个一个,都高声疾呼着要有的“自由”和“理想”。 当然,这是比方,“孩子”就是我的诗,这里没有高超的意象,也没有深远的隐喻。(手法四:意 象)临行一别,我试问君知否,那未来之路可会有雄鹰盘踞?你把沉厚的手掌落在我的肩头,宛尔一笑,唤起了数年以后的我。 苏醒时,我用双手搭个菱形,放在胸口匡扶一夜凄清的内心。黑暗已过去,闯过弥留之际的人,吮吸着来自远方的绿林制造的氧气。 第26层,每层楼高约是2.5米,那么我该是在65米的高空眺望了。我见到身穿蓝色卡其布中山装的老人,轻而易举地用百年的智慧垒成了高山。 而我,在先知的面前显得如此贫瘠,甚至不得其门而入,失了皈依的方位。我那同窗多年的朋友,你们在哪里,是否有同样的遭遇和渴望自由的心情?。 4.现代诗的写作方法现代诗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是不受格律约束,自由抒发思想感情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的一种诗歌样式。 由于现代诗特殊的气质,它的写作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重视,特别是年轻人,他们表现出了对现代诗的异乎寻常地热情。所以,才有将年轻喻作是诗歌一样的岁月。 和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的写作也要定调,取象,抒情,升华,分行,只不过音韵这些形式上因素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写作更注重些实质性的内容。诗歌,都很注重情思的表达,但古典诗歌形式感强,而现代诗则将情思的表达摆在第一位,音律、分行、表达技巧,都围绕情思这两个关键词转动。 既然是这样,那么,如何来写作一首地地道道的现代诗呢? 首先,便是定调子。所谓调子,就是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特点。 情绪上或悲伤,或热烈,抑或忧郁,风格不同;思想可以是爱国,可以是热念,还可以是某种思考,包罗万象。调子是一首诗歌的关键,可以说是影响着诗歌的整体风貌。 比如有这样一首诗: 你是我的心肝 小宝贝,每每想起你 便会痛苦流涕 只因为我想你 读完之后,你觉得,这是诗吗?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是诗。文字间寻觅不到一丝的感动,反而是一种厌恶,说不来的肉麻。 问题出在哪呢?在调子上。情感显得苍白,更无须谈什么思想性了。 很明显,这是诗歌的调子没有定好。从“心肝”到“小宝贝”,读来庸俗无聊,而“痛苦流涕”,看似煽情,实际上却让人反胃,思想浅薄。 这样的“想”,绝不可有,如果你是投稿的话,第一个毙了的,一定是你。为什么呢?只因为你感情不真,缺乏思想,也就是说,调子没定好。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之所以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王冠”,很大程度上是缘于情感。那么诗歌的写作,首要的便是要有感情,一定要是真感情,这样诗歌才能从心底里去打动人。 感情的真,又不是你说真,就一定为真的,是要你以情动人,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产生心灵的回响。且看下面一首诗: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是,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这是诗人食指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中写下的动人的诗句。 这让一个初次离开家,离开母亲,涉足远方的人来读,自有一番滋味上心头。对家的不舍,对母亲的爱,对前方的茫然,都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 所以著名评论家崔卫平在评价的这一段文字的时候,说“也许对心灵来说,能受伤害,才能表示它是一颗心”。多么深刻的阐述,诗人当时心境的褶皱,仿佛一下子就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诗歌还是智慧的结晶,这便体现在思想上,就是耐读,给人思考的空间。诗歌的思想性也就表现在这方面,它是诗歌的生命,让人久读不厌,越读越有味。 诗人舒婷的《神女峰》中的诗句至今还回荡在人们的耳畔:“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在这里,女性思想的细腻,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她们“长期受压抑的愤慨和悲哀”得到了释放,诚挚动人。 诗歌调子的拿定,取决于情感和思想。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容易激发读者与作者在理解上的共振,这样的诗歌写作,调子便是拿准了,拿到位了。 再次,便是取象。“象”是什么?这里指没有负载着情感和思想的物质,可具象为物件,动作,细节等等。 整个取象的过程是复杂的,它的内容很繁杂,可以是生活,社会,艺术,体育等诸方面,只要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皆可以调用。 既然是取象,就必然要搞清楚“象”的来源,这是至关重要的。 象的常见类型表现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古老文化,这是象的主要来源。文化的象涵盖面广,有意蕴,有深度。 这样象的取得是要狠下一番功夫的,长期的阅读积累是必要的手段。勤加阅读,存放在脑海中,运用起来也就会省去不必要的周折。 比如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其中对物象“莲花”的运用:“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可以说写尽了时光的流逝,容颜的衰老,既带有点点的感伤,又散逸着古色古香的气味。 第二类为现实生活,这是象的重要来源。 生活是有质感的,原汁原味,更容易去感染人。从生活中取象,又不可泛泛地取,要注意典型,这样的象才有价值,能较为集中的表达生活。 诗人海子在诗歌《女孩子》中写道:她走来/断断续续走来/洁净的脚/沾满清凉的露水。行走如同文字“断断续续”,洁静如“清凉的露水”,这些充满生活意味的象,让诗歌更有生活,更有韵味,更显个性的美感。 第三类为联想想象,这是象的特别来源。联想和想象是构思写作的关键要素,在潜意识里还能暗示作者的某种情感和思想的倾向,为读者解读作品提供契机。 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象常常是扭曲的,变形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等你,在雨中》如是写道: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从“典故”“ 姜白石的词里”里走来,明显带有想象的色彩。从古至今,时空错叠,致使象很夸张,却很有诗味,彰显了意味诗哲的智慧。 取象的过程,是其与心契合的过程,倘若让象远离心灵,即使这个象取得再好,也是失。 5.现代诗歌主要有哪些常见的创作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编辑本段: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编辑本段: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秋梦 回答采纳率:21.9% 2009-07-26 20:39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0 谢谢采纳,敬请追问 6.现代诗歌的特点以及写作手法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对于现代诗的创作,首先必须了解一下现代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学习创作现代诗显得 异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 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此外,相对于初中生来说,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7.诗歌的写作手法有那些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三.表达方式: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 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 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 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 先以中国诗为例。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人松(题酒肆) C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也可以用欢乐的景象衬托人的哀伤。华兹华斯在《两个四月的早上》这首诗里讲他和他的朋友马修在四月的一个早上一同到LU里去玩。 那天是大好春光,艳阳普照,芳草和流水使人欢喜,但是马修停下来叹息。华兹华斯觉得在春光明媚的时刻到野外散步很愉快,问马修为什么叹息。 马修盯着东边的山顶看,然后说,这么好的天气,这仫美的云彩,使他回忆起整整三十年前的一天来。三十年旧,天气和现在一样好,云彩和现在一样美,他拿了钓竿,阳教堂墓地,到他女儿的坟头去看看。 他女儿爱玛还不到 I九岁,她长得很可爱,全村的人都喜欢她,而且她唱歌唱 得象夜莺一样好听。但是她已躺在墓地里。 那天马修看了他女儿的坟墓出来,在墓地一棵紫杉的旁边,看见一个面颊红润的女孩,她眉目秀美,头发上还有露水,正挽着一只篮子,轻快地走路。马修说:我苦痛地叹息,.情不自禁。 我对她看了又看,但不想把她当我的亲人\'自己的女儿去世,别人的女儿再好也不能。 8.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是什么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的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首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和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三、清新灵动法 我们都知道,诗歌都是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这里的清新和灵动,指的都是句子的表达和结构。一个句子的构成,有许多种方式,在表达上,一般个人都喜欢用自己惯用的手法和个性来组织语言,有拖沓的,凝练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琐和啰嗦的,诗歌水平和风格的差异,我想首先就是来源于一个人组织语言能力的差异吧。清新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清爽和鲜活的组合。如果一个句子的组合或一首诗歌的表达能达到这点,给读者默默间送去清爽和鲜活,又怎能不令读者喜欢和动容? 而灵动,则是指表达中蕴含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动感,使陈旧的画面鲜活,使静止的物象跳跃,使暗淡的颜色明亮,甚至能令死去的物体重生!由此,我们可见灵动有多么巨大的作用,也由此可见,灵动的“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力量。 四、拟人法 说到拟人,我们都知怎么回事,而诗歌里的拟人,并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果是这样,那么诗歌就要丢失原本具备的诗意,语感和意韵。 诗歌中的拟人法,是指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个性的特点来咏物,如果表达恰当,甚至能让虚拟的人和真实的物共成一体,借人咏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拟。 五、素描法 说到素描,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下物体或人像,也可以是粗象的思维。那么,诗歌是用语言组合起来的,又怎么来用笔来绘画呢? 呵呵,写诗时咱们不必借用铅笔,有时候,语言就是最好的铅笔,在我们的手中,利用意境和韵律,咱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幅比铅笔和白纸更加美丽的画面。而且,这些画面里,不只有美丽,粗犷,细腻,或朦胧,还有图画作品所不能及的柔美,感性,优美的意境,诗意,以及打开的哲思,读起来余香满口,回味悠长。 9.现代诗歌常用哪些修辞手法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作技巧: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