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平衡”的诗句有哪些1. 《漫作二首》(韩偓) 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 悬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 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2. 白鸠辞(李白)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衡。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3. 自咏(白居易) 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 只合一生眠白屋,何因三度拥朱轮? 金章未佩虽非贵,银榼常携亦不贫。 唯是无儿头早白,被天磨折恰平均。 4.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杜甫) 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 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衡。 霄汉瞻佳士,泥途任此身。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 5.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李商隐)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绕墙全剥粉,傍井渐消银。 刻兽摧盐虎,为山倒玉人。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 落日惊侵昼,余光误惜春。檐冰滴鹅管,屋瓦镂鱼鳞。 岭霁岚光坼,松暄翠粒新。拥林愁拂尽,著砌恐行频。 焦寝忻无患,梁园去有因。莫能知帝力,空此荷平衡。 2.有关“古诗文鉴赏”的技巧语文古诗文鉴赏技巧之一: 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语文古诗文鉴赏技巧之二: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语文古诗文鉴赏技巧之三: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3.古诗押韵规则若想学习古今诗词创作,不能不先搞懂弄通韵律。 韵律就好比诗词创作入门的敲门砖,也是诗词创作的基础。没有韵律的诗词,就会失去感情色彩和美感,也就象是一杯白开水,品之无味。 但凡有韵律的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朗诵起来声情并茂、动听悦耳。 闻者的感情随着诗中的意境跌宕起伏,使人觉得有一种流畅回环的韵律美。 为了使朋友们更好地了解诗词的韵律,下面我们就简去繁先将诗词韵律(以今韵为主)作一简介: 一 韵辙 刘勰的《文心雕龙——声律》有“同声相应为之韵”的话,虽然和我们现代的解释有出入,但还是揭示了汉语词句语体的基本特征。 我们通常指的韵辙,其实就是戏曲、曲艺以及诗词、歌词的专用名称——合辙押韵。也就是诗词等当中的词句与词句,呼应起来有合辙押韵的关系。 1 合辙押韵 所谓合辙押韵,简单地说就是指两个韵母相同的句尾字相押。大家都知道,汉字的读音是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的(少数字只有韵母)。 如“汉”字,它的声母是h,韵母是an ,合起来读han (汉)。而合辙押韵同声母无关,如“弹”字,声母:d,韵母:an 。 虽然二字读音不同,但用的是把同一个韵母—an 运用到诗句的尾字中,以起到合辙押韵的作用。现编两句说明:铮铮铁汉,犹如炮弹。 两个句尾字押的都是an韵,读起来顺口易记, 也是诗词语体的基本特征。 2 韵辙分类 现代普通话的概念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话为表准的语音。 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提倡用以北京话为标准的今(新)韵,这是因为古韵实在是令大多数人不易掌握,也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和创作。从现代人创作的诗词(含歌词等)来看,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十三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来合辙押韵的。 “十三辙”即十三韵辙之意。这种韵辙的分类,起之于明清,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从语音的具体内容来看,就是将几个发音相近的韵部相互通融合并,也称通押。下面就将比较通行的韵辙名称及所含的韵母和收音列成一个简表,供大家参考: 辙 名 包含的韵母 收音一 七 i (—i) v (er) i v姑 苏 u u发 花 a ia ua a梭 波 o e uo o e 乜 斜 ie ve ie ve怀 来 ai uai ai灰 堆 ei uei ei遥 条 ao uao ao由 求 ou iou ou 言 前 an ian uan van an人 辰 en in uen vn en江 阳 ang iang uang ang 中 东 eng ing ueng ong iong eng ong 以上就是十三辙表,供各位朋友参考。 3 押韵方式 诗词押韵的方式,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有现代的创新和发展。现代诗词的韵式一般都比较灵活,甚至有的诗词连韵都不要了,如有的散文诗或者自由诗根本就没有韵,只是词句的排列组合有诗词的模样而已。 笔者倒是认为:只要是诗词,还是应该有韵律的,有韵律的诗词才能算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诗词。但诗词作者对押韵的方式却是有一定的选择的,这是因为选择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对诗词意境表达的完美与否,起着较大的作用。 方式选择的不合适,会直接影响诗词内容的表达,削弱诗词的美感。诗词作者一般都回采用如下的几种押韵方式:(1) 通韵 一首诗里句句押韵,也就是说通篇押韵就叫通韵(排韵),也有俗称铁打韵的。 其特点是韵感特强,诗意较浓,易读易记。缺点是有时为了考虑押韵,限制住了词句的选择,从而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笔者将在本版发的《随着-------》一帖,就是选择的通韵,押的是“灰堆”韵,请查阅。(2) 跳韵 这是较常见的韵式,跳一句一韵,也叫隔句韵或双句韵,就是每隔一句一韵,单句不论,双句必韵,也有起句也韵的。 其特点是韵点分布工整,有较强的韵感。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象通韵那样句句必韵,这样可以省去一半的句子因考虑押韵而影响词句的选择和内容的发挥。 请参看笔者将发的《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一帖,用的就是跳韵。(3) 变韵 一般的长诗很难做到一韵到底,因为过长的篇幅只用一个韵,使诗意的表达和词句的选择,会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诗词作者往往采取变韵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在一首长诗中,采取两个以上的韵,就叫着变韵。这个韵式在长诗中比较多见,笔者就不举例说明了。 (4) 交韵 就是奇数句和偶数句各自押韵,即相互交替押韵。这种韵式最早见于《诗经》,现代诗里也有,但不是很多见。 笔者还是现作一首小诗句加以说明:蜡烛燃烧柔弱的身体,是为给别人带来光明。她一生都在毁掉自己,用泪迹书写光荣生平。 一`三句用的是“一七韵”;二`四句用的是“中东”韵,这就是交韵。(5) 抱韵 有的诗词作者还采取这样一种韵式,尽管不多见但时有出现。 就是在四句一节的诗中,一 四句押韵,抱着二`三句的押韵。为更好的说明问题,笔者还是写一首拙诗加以说明:爱你不需要原因,不存在任何距离。 只要决定作的事,就需要努力勤奋。 一`四句押韵,二`三句押韵。 前者用的是“一七”韵,后这用的是“人辰”韵,前者抱着后者的韵。这种韵式更为少见,在这里就不多作说明了。 (6) 叠韵 这里的“叠”不是指前后字的叠,而是指前后句的叠,是指诗句中前后两句的末尾两字的押韵相同。也就是说“韵角”(末尾)两字有两个韵,最后一字是轻音节韵,这种韵式在诗词里也就更为罕见了,倒是在曲艺和儿歌中比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