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背书纪念屈原古诗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冀〕书童 转过南湖又北湖,南来北往为何乎? 年年五月生思绪,十二厅中念大夫! 宜昌渐觉风情素,縠练江波游客慕。 石木碑廊古迹多,前堂大殿皆辞赋。 代代屈乡儿女老,宋韵唐风成古宝。 为原倒酒洒在江,且向游鱼投瑞草。 山上花开有凤飘,汨罗其顶昔人夭。 遗民几度冢恢复,带泪归州四里遥。 庙外红花有意围,路人争看彩雕辉。 若云景区风光好,其有灵均在秭归。 那载屈原生在楚,怀王难解是和非。 平提授德贤能客,犹倡强兵自树威。 联齐对外意真高,力主防秦是厉刀。 会使秦朝生顾忌,结盟六国变成饕。 怀王领导敌人毛,内政当然屈子劳。 可惜他臣私意重,妒人背后说《离骚》。 公子子兰喯破脑,云原独断负王栽。 三人成虎怀王信,疏远忠臣害自来。 朝歌自是有回波,秦帝筹奸离散影。 梦断连盟屈子愁,身于宫殿忠臣冷。 冬风扑面也冲前,变法忙于改出栏。 野火烧来难以灭,官僚被逼墙根穴。 三一四年赧不悦,罢免屈子坚如铁。 屈原流放于江汉,身体离开心未别。 几回流放意难平,还是心忧楚国情。 故事传来千百载,不变春江故事生。 日月轮回常不懈,古老风光疑已改。 泪眸流干化瘦翁,兰气空叹人没奈。 战国时期尽乱尘,丹阳大地变孤身。 武王后代香青史,爱国忧民节气真。 浪漫诗人文赋祖,美人香草传千古。 虽然流放念人民,直到秦人攻破府。 悲愤交加不胜愁,汨罗怀石坠无浮。 以身殉国英雄胆,百姓相思泪水流。 生前《天问》诗人答,多少佳篇写尽才。 五月《怀沙》诗未走,《九歌》绝韵却留来。 当时望国破无家,忧国情思化月华。 七里峡中光失彩,香溪龙跃吓乌鸦。 一夜长江愁梦止,可怜美政散成沙。 渔夫打捞身无露,食物丢江怕有鲨。 真身保住成迷雾,但愿天堂生出路。 百姓祈求也没归,落红逐看鱼寻顾。 每逢端午雨携风,波光闪动色无穷。 百花渐过谁为主?竞渡龙舟掩在丛。 2.小学生纪念屈原的英文朗诵吊屈原 —凝视端午节 你的忧愤太多—《离骚》 只容纳了小部分 剩下的你紧紧抱着 跳入汨罗江中 在你落水的那一瞬间 汨罗江涨潮了 中国的江河涨潮了 真是一场神奇的水灾 没有人能够测量水位 至今 农历五月初五的眼睛 仍然是潮湿的 中国长长的诗歌史 也被浸湿了 至今 还有好多页码无法晾干 年年端午那些激烈竞赛的龙舟 不是为了夺取奖品和掌声 是在夺取你的 骨气和胆气 至于那些紧紧捆着的粽子 显然是一种象征— 表明了正直 美好的灵魂 遭受拘禁 五月初五 咀嚼粽子 咀嚼你的意义 咀嚼悲剧的意义 因此 我祝贺中国— 穿过一连串的悲剧抵达成熟 成熟中紧握着 充足的清醒 3.小学生纪念屈原的英文朗诵吊屈原—凝视端午节你的忧愤太多—《离骚》只容纳了小部分剩下的你紧紧抱着跳入汨罗江中在你落水的那一瞬间汨罗江涨潮了中国的江河涨潮了真是一场神奇的水灾没有人能够测量水位 至今农历五月初五的眼睛仍然是潮湿的中国长长的诗歌史也被浸湿了 至今还有好多页码无法晾干年年端午那些激烈竞赛的龙舟不是为了夺取奖品和掌声是在夺取你的骨气和胆气至于那些紧紧捆着的粽子显然是一种象征—表明了正直 美好的灵魂遭受拘禁五月初五 咀嚼粽子咀嚼你的意义咀嚼悲剧的意义因此 我祝贺中国—穿过一连串的悲剧抵达成熟成熟中紧握着充足的清醒。 4.屈原的诗句离 骚 作者: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译文] 炎帝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 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 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 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 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 夏桀和商纣是多么狂乱啊,只想走捷径,抄小路,结果使自己走向困境。 那些党人是这样苟且偷安,他们一步步走向死胡同而不思反省。 难道我担心自己会遭受灾祸?不,我担心的是楚国的车轮将要覆倾! [时代的背景状况。] 答:屈原生活在战国中后期,这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当时的社会情势有两大特征,一是开始于春秋末年的变法革新运动更加扩展开来,魏国的李悝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相继进行。 这些变法活动是一种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其性质是限制和打击旧贵族的腐朽势力,澄清吏治,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以达到存君兴国以至统一天下的目的。 二是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十分激烈,出现了七雄并峙的局面。而秦国和楚国是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楚。 秦楚之间的斗争于是非常激烈,而楚国的政治被腐朽的旧贵族把持,在秦楚斗争中节节败退。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因为优异的品德和才学得到了楚怀王的拔擢和信任,受命担任左徒的要职,屈原开始着手实现自己的“美政”的理想。 屈原的美政理想即是进行政治改革,对内“举贤授能”,刷新政治,限制旧贵族的权益,对外合纵抗秦,收复失地。 这些对于楚国的前途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嫉恨和反对。在上官大夫等人的馋毁下,昏庸的楚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原的改革失败了。 蒙冤被疏后,屈原离开郢都,流浪汉北,屈原的很多作品,包括《离骚》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楚怀王被秦国拘留后,屈原对罪魁祸首子兰等非常愤恨,结果又遭受他们的馋害,被长期流放江南。 秦军攻陷郢都后,屈原不忍见国破家王的惨剧,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了自己的理想。屈原流传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