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 《绝句漫兴》的诗意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p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p沙上凫雏傍母眠。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2.古诗<绝句漫兴>「绝句漫兴九首」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3.常用唐诗宋词,绝句漫兴是什么意思《漫兴》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组诗,一共九首诗。 漫兴一词的意思就是:随性(就是说是随便写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其二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其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其四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其五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其六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其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其九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4.古诗赏析《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 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 “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 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 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本诗可看为山水田园诗,注意从诗歌的意象入手,从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作者的情感.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诗歌赏析: 漫兴九首,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代宗上元二年(761).杜甫草堂座落在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景色秀美,诗人本应在这安定的环境里休养生息.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却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心境.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的活动情景.全诗语言明白如话,形象刻画生动细腻,亲切逼真,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前两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小,燕子频频飞来:“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江上飞来飞去的小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它们频频飞来,在这里筑巢栖居. 后两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室内的活动情态:“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小燕子筑巢衔泥时,泥水滴落下来,点污了琴书不说,尤其是它们在追捕飞虫时,不小心还会碰着了人.。 6.唐诗三百首里的绝句漫兴是哪一首《绝句漫兴》一共有九首,是杜甫所作(这哥们太有才了)。 具体的一楼都给了,我就不再抄了,但《唐诗三百首》里选的是哪一首呢,且听我对你一一道来。首先我要告诉你一悲剧,你千万要挺住了:其实《唐诗三百首》里压根就没《绝句漫兴》。 首先你得知道《唐诗三百首》是嘛,它是清代蘅塘退士编的,这哥们觉得以前的诗歌教材比如《千家诗》都不靠谱,就跟自己媳妇(其实是第二个老婆,叫徐兰英)编了这个《唐诗三百首》,里面选了唐代77位诗人的311首诗,选的都是流传千古的好诗。杜甫同志写诗很牛啊,《唐诗三百首》里数他的诗最多,有38首,不过七绝就一首,当然了,不是《绝句漫兴》,是《江南逢李龟年》。 这个《绝句漫兴》是怎么翻出来的呢,原因是《唐诗三百首》竟然不止一本,可能是有人觉得这本书很好卖,或者是觉得它太难了不适合小孩读,反正是又有一些人编了别的《唐诗三百首》。当然了,大家还都认为清朝那个才是真正的《唐诗三百首》,所以我说里面没有《绝句漫兴》。 吉林文史出版社有本李晓明编的《唐诗三百首》,它里面选了《绝句漫兴》,他选的是第五首,就是“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估计你要找的就是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