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逃之夭夭”的全诗是什么全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1]夭夭:木少盛貌 [2]于归:指姑娘出嫁 [3]:音坟,果实将熟的样子 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拼音:[ táo zhī yāo yāo ]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解释】: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示例】:撞人者~,众人向他投去愤怒的眼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是逃跑诙谐的说法 【近义词】:溜之大吉、桃之夭夭 【反义词】:岿然不动 2.桃之夭夭诗句桃夭》 毛诗序:《桃夭》,后宫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墼民也。 题解: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诗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片断。 【原文】 桃之夭夭①, 灼灼其华②。 之子于归③, 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 有蕡⑤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⑥。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3.求些意境美的古诗词,句子就可以,比如逃之夭夭灼灼其华,陌上花开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4、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2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6、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7、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28、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9、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30、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1、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32、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33、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4、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3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6、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37、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38、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39、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4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41、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2、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43、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4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45、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47、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48、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49、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50、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4.诗句"桃之夭夭"与成语"逃之夭夭"有没有关系非常慎重的回答你,是有关系的。 桃之夭夭 有2个解释: 第一个,是形容事物非常繁茂昌盛,出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后以喻事物的繁荣兴盛。 第二个,就是形容逃跑。古文用法中,“桃”通“逃” 明代冯梦龙”三言二拍“《醒世恒言》中一篇《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有一句:“那知卢才听见钮成死了,料道不肯干休,已先桃之夭夭,不在话下。” 由上可见,没有 逃之夭夭, 只有桃之夭夭。 只是可惜了,新中国初建时期的文字改革,所有说法和佐证只能以这句话为最终定论”此义今多写作“逃之夭夭”“ 纯手打答案,如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5.求唯美古文,有出处类似“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关关雎鸠,在河《饮水词》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白头吟 卓文君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佛典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宋人张先的【千秋岁】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葬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细飘春榭, 落絮轻粘扑绣窗.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著处. 手把花锄出绣窗, 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 哪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 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 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其骨, 一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6.诗句"桃之夭夭"与成语"逃之夭夭"有没有关系逃之夭夭由桃之夭夭引申而来,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 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 该诗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片断。全文如下:【桃之夭夭,】翠绿繁茂的桃树啊,【灼灼其华。】 花儿开得红灿灿。【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宜其室家。】 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桃之夭夭,】翠绿繁茂的桃树啊,【有蕡其实。】 丰腴的鲜桃结满枝。【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宜其家室。】 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桃之夭夭,】翠绿繁茂的桃树啊,【其叶蓁蓁。】 叶子长得繁密。【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宜其家人。】 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成语: 逃之夭夭拼音: táo zhī yāo yāo解释: 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 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之所以这么演变是因为八国联军清华的时候,慈禧太后不是卷了家当跑路嘛忙着跑路不说她还非要吃寿桃然后御厨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就做了莲叶托着桃子,寓意:连夜脱逃。 之后由桃之夭夭引申出逃跑得无影无踪的逃之夭夭如果我的回答你觉得满意请别忘记采纳(^o^)y─~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