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面有哪些好的诗不能错过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6、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大雅·抑》 8、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唐风·绸缪》 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1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14、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1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1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2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2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诗经.小雅.斯干》 22、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23、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2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25、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诗经·周南·卷耳》 2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27、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小雅·车辖》 29、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王风·采葛》 望采纳哦! 2.寻几首《诗经》中的诗,不要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诗词小筑为您解答: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国风·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国风·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有哪些通篇都认为是经典的:《关雎》、《蒹葭》、《桃夭》、《采薇》、《无衣》、《子衿》某句话很经典的:《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雾。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月出》: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4.形容“遗憾、惋惜、自责”的古诗句有哪些1、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3、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白居易《湖亭望水》 4、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李白《相逢行二首》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1、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 1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6、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临路歌》 17、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萧衍《东飞伯劳歌》 18、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杜甫《杜鹃行》 5.问世间情为何物,.错过了能否在要的回简单地说,情就是人的思想感情。但在古代中国,情却往往被视为洪水猛兽。中国是礼义之邦,传统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其影响可以说渗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先秦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之始,就是要用周代的宗法制度,来约束当时礼崩乐坏人欲横流的世界,显然对于人的情感并未一味扼制,我们从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如“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思无邪”等话语中,不难看出其对情的中庸态度,这也是中国人情感追求中的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一如《诗经•关雎》中所描述的水中佳人一样。汉代大一统的王朝采用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儒学礼教的理想成为封建正统伦理道德的教条,于是礼对情的约束也就以合法的官方哲学的面貌在中国展开。“发乎情,止乎礼”,被定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否则就会被视为与礼法有冲突,就会受到谴责或者惩罚。先秦儒学将“情”与“礼”相对举,情的外延还相当广泛,概指一切思想情感,但宋儒明“天理”“人欲”之辨,情被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于是“情”便与“欲”合而为一,进而被视作遮蔽性本之物而受到排斥,情与性的界线越来越明显,而与“欲”的差距却不断缩小,到明清理学家的脑子里,情几乎就是人欲的代名词了。 6.《诗经》中有哪些好的文章你好。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为《雅》之始。 《周颂 清庙》为《颂》之始。《邶风》之《凯风》为孝子思母之诗,开我国赞美孝子诗之先河。 孟郊《游子吟》:“说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出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古乐府《长歌行》的命意、遣词全出于《凯风》。 《小雅 蓼莪》,孤子哀伤情思。之第四章:“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这一章一连九个动词: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又一连九个【我】,赋父母养育之苦。成千古绝唱。 《国风》之《关雎》、《邶风》之《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爱情之誓言。 《邶风 静女》、《卫风》之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自有此诗,无人更出其有。 绝!绝!绝!《卫风 木瓜》,此为情人赠答之绝唱。《王凤 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 焦!焦!焦!《郑风 子衿》: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我同样心焦,怎么还不来。 《郑风 溱洧》、《唐风 绸缪》说爱情、挚爱、怀念、盼望。 《秦风 蒹葭》,使台湾的作家陈喆,因《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而更名【琼瑶】,《秦风 蒹葭》又因琼瑶,而使全国大人小孩,都知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大人小孩【宛在水中央】。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因戌边归途而思念家人。而成《诗经》名句。 《小雅 鹤鸣》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千古名言。《弃妇诗》有:《召南 江有汜》、《邶风 古风》、《卫风 氓》、《卫风 中谷有蓷》、《郑风 遵大道》、《小雅 我行其野》、《小雅 小弁》、《小雅 谷风》。 美好的愿望。盼望着未来。 《小雅 甫田》:以祈我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以歌颂友谊的《抑》因投桃报李,而名满天下。 7.诗经中友情的诗句《白驹》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 絷之维之,以永今夕。 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小雅·白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别友思贤诗。全诗四章,每章六句,前三章写主人竭力殷勤地挽留客人,后一章写客人走后主人还是希望客人能常寄佳音毋绝友情。 《伐木》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小雅·伐木》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全诗六章,每章六句,为古体四言诗,作者很可能是召伯虎。此诗第一章以鸟与鸟的相求比人和人的相友,以神对人的降福说明人与人友爱相处的必要。第二章叙述了主人备办筵席的热闹场面。第三章写主人、来宾、和受邀而未至者醉饱歌舞之乐,末尾两句写他们再约后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