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赞美牡丹的诗句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2.赞美牡丹花诗句牡丹 朝代:唐代 作者:薛涛 原文: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赏牡丹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咏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王溥 原文: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牡丹 朝代:唐代 作者:张又新 原文: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丹花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牡丹 朝代:唐代 作者:郑谷 原文: 画堂帘卷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 春风爱惜未放开,柘枝鼓振红英绽。 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原文: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3.赞美牡丹诗词大全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4.赞美牡丹的古诗句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牡丹含苞欲放的时候开始,诗人们就开始挥毫动笔,"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所高情便有余。 "(孙鲂《题未开牡丹》)尽情抒发心中对牡丹的喜爱,描写唐朝社会的风俗习尚,以及各种看花、赏花的情形。"朝日照开携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徐夤《牡丹花二首之二》)就连平时喜爱的诗书,也只好随它与尘埃为伴了。 在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有用诗来回答朋友们对牡丹花事的询问,有在诗里描写以牡丹为 花片为人饯行……"为爱红芳江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罗隐还写了一首《扇上画牡丹》的诗。 即使这样诗人们仍感到没有述尽心中的爱花之情,孙鲂又作了一首《牡丹落后有作》,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怀。在诗人们的笔下,牡丹花的千种神态,万般风姿,一写尽然。 但是唐代诗人们并没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们透过牡丹繁盛的表面现象,敏锐地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这是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思想性最高的,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诗可作为代表。 其诗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李商隐十七岁就以文才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被聘请到令狐楚的幕府里作官,受到令狐楚的指点,学习做奏章。这个时候李商隐正是人生得意,风华正茂。 当他看到盛开的牡丹,想到令狐楚对他的栽培,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首名用孔子见南子的典故,《典略》:"夫人在锦帏中,孔子北面秘首,夫人自帏中再拜,"环佩之事 然。次句用鄂君泛舟的典故,《说苑》:"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复之。 "从盛开的牡丹联想到这些历史典故,又以这些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表现绿叶丛中娇艳的牡丹所给人的印象,显示出牡丹的韵致引起读者美丽的遐思。何焯评:"非牡丹不足以当之,起联生气涌出。 "(见《李义山诗集》沈厚土爽辑评本) 三四句把牡丹比喻成善舞的女子,在舞动时一刹那垂手触动玉佩,在一转身时飘起长裙,典见《西京杂记》所载"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这两句描摹了牡丹在春风中枝叶摇曳的情景,十分生动。 诗的五六句借《世说新语》所记石伦用蜡烛为炊之事,和《襄阳记载》刘季和所说:"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描写牡丹开放时的光采和芳香,给人的感受很强烈。 诗的最后两名用江淹梦中得五笔和巫山神女的典故,托化出令猎狐楚对他的器重和栽培,以及他自己对令狐楚心怀的感激之情,抒发了诗人荡漾的春心,使牡丹平添了无限妩媚。纪昀说:"八句八事,却一气鼓荡,不见用事之迹,绝大神力!"(见《玉溪生诗说》)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发展了用事的枝了,把死典用活了,丰富了构思和诗的表现力,显示出李商隐的才华。 不久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李商隐的才华,任为书记,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从此李商隐就在党派争斗的夹缝中过日子,再也没有昔日赏花时的那种高兴心情了。 唐文宗开成三年的暮春时节,李商隐在长安应试博学鸿词科落第,由长安动身回径原,途经回中,(今甘肃固原增内)住在逆旅,恰遇苦雨天气,院子里的牡丹刚刚绽苞,就被一阵狂风疾雨打落。诗人回想往事,触景生情,借牡丹以寄慨身世,写下了著名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回想当年京城赏花,而今却在这里"忽相期",水亭暮雨,微寒犹在,那被雨打败的牡丹实在令人可惜。诗人借牡丹作比,由自己的沦落想到失意的亲朋,因小见大,寄托遥深。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这首诗从自己的原已沦落,写到自己被人排挤。诗的一开头就撇开牡丹,先写榴花。 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它,岂知早开早落,更觉悉人。三句写花含雨,四句写雨打花, 希望成空之意,这是多么悉楚!而牡丹即为雨所败,万里阴霾,顿非旧圊,一春生气,荡涤全无。 这几句从牡丹的零落写到整个人事的变化,把愁人之愁推向顶峰,到。 5.形容牡丹的诗句唐代牡丹诗词(上)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701-762)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红牡丹 王维(701-761)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花底 杜甫(712-770)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描写四川彭州牡丹 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李益(748-827)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描写甘肃武威牡丹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权德兴(759-818)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间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描写西安慈恩寺牡丹 赏牡丹 王建(767-830)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熏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题所赁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王建(767-830)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 柔腻于云叶,新鲜掩鹤膺。 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 乍敛看如睡,初开问欲应。 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 价数千金贵,形相两眼疼。 自知颜色好,愁被彩光凌。 宫词一百首 王建(767-830) (一) 两楼相换珠帘额,中尉明朝设内家。 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 (二) 小殿初成粉未乾,贵妃姊妹自来看。 为逢好日先移入,续向街西索牡丹。 闲说 王建(767-830) 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 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 歌头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日日新。 鼓动六街骑马出,相逢总是学狂人。 长安春游 王建(767-830)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赴东都别牡丹 令孤楚(766-837)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戏题牡丹 韩愈(768-824)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依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牡丹 薛涛(768-831)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间共说相思。 赏牡丹 刘禹锡(772-842)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浑侍中宅牡丹 刘禹锡(772-842) 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思黯南墅赏牡丹 刘禹锡(772-842)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裴给事宅白牡丹(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泠,无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772-863)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秋题牡丹丛 (772-863)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牡丹种曲 白居易 (772-863)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属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 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 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诗人忘芍药,释子愧梅檀。 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 6.描写牡丹的诗句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7a64e78988e69d8331333238653261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 阅尽大千春世界, 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栽牡丹 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 墨紫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 死前犹见几回开。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