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论诗经的婚恋诗

1.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婚恋诗的艺术风格 《诗经》中所体现有艺术风格是自然、浑厚、不加雕饰的。

作为婚恋诗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美的环境描写。

《诗经》中的环境描写随着其所描绘的场景不同而变化的,有时环境也能体现着其情节的不同。就拿《陈风·东门之杨》来说吧,“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这首诗写了三个场景:一个是杨树的叶子,一个是黄昏,一个是天上的星星,描绘出黄昏时分迷迷茫茫而宁静的氛围,与诗的内容浑然融为一体。黄婚时分,一对情人,在沙沙的杨树林中,望着天上的星星,那种心情、那种景象是何等的美妙!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那生长在河边颜色苍青的茂密芦苇,晶莹透亮的露珠已凝结成白茫茫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这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美丽清冷、朦胧迷茫的艺术境界,这不仅是秋天那种特有景物的描写,更能表现出男子追求不到女子那种心境,通过意境深远的环境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相思和追怀之情。

(二)浓烈的抒情。 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当然,《诗经》中的婚恋诗本身也就是抒情诗。

《卫风·氓》女主人公现为情所动,在悲情所困,继而以身相许。在婚姻生活中, 她谨守妇道,日夜操持家务,成就家业。

可不曾想,负心男子“二三其德”,反复无常,凶暴相加,在年老色衰之时,弃之如敝屣不顾。抒情主人公通过叙述有相恋到遭弃的悲剧过程表达不尽的懊悔和深深的怨愤。

《周南·关雎》的中的男主人公眼前出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人物形象极富个性化。 《诗经》中的爱情诗不论长短,都有一定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都极具有个性化。

就拿《卫风·氓》这首诗来说吧,首先写出了女主人公对心上人一片痴情的形象。“匪我衍期,子无良媒”因不合礼节女主人公并没有答应心上人的要求,这引起了心上人的不满,但这女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劝心上人不要生气,“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不见到心上不禁忧伤哭泣起来,这为我们描绘出一位极其温顺、极其多情的女孩子的形象。

另外,“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这我们描绘出一位一个吃苦耐劳的妇女形象。诗的最后“淇则有岸,隰则有畔”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刚决果断的女子形象。 三、《诗经》中婚恋诗比兴修辞方法和优美和谐的韵律。

(一)比兴的的运用。 诗经中最突出的修辞手法,就是比兴,作为婚恋诗也不例外,《周南·关雎》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

彼此起伏的水鸟和鸣,比喻青年男妇求偶。《溱洧》全诗两章,分别以“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浏其清兮”起兴,描写青年恋人群游嬉戏的情景,烘托出美好温馨的气氛。

《谷风》的起兴句“习习谷风,以阴其雨”,用风雨交加的自然物象,比喻夫妻关系的破裂和丈夫的暴躁。《桃夭》首章的起兴句“桃之际夭夭,灼灼其华”,以其盛开的鲜艳桃花象征美丽的新娘,同时也渲染了出嫁的热烈气氛。

这些诗中的比兴修辞极富典型性。 (二)优美和谐的韵律 (1)叠韵、双声的运用。

《诗经》中的语言很有特色,不但词汇丰富,就双声叠韵的运用也十分普遍,作为《诗经》中的婚恋诗,叠韵、双声的运用当然也很是不少:如《关雎》中的“窈窕”、“参差”、“辗转”等,这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活泼的情状。 (2)四言为主的句式,整齐中显示参差错落之美。

《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有四言,有三言,也有五言,但四言为主,显得错落有致。重章复沓的形式,造成回环跌宕的气势。

《诗经》中的诗歌大都四言为主,采取重章复沓的形式,婚恋诗也不例外,《周南·关雎》中都是四。

2.诗经中的婚恋诗有哪些

一 爱情、恋慕的描写

周南:关雎、汉广;

召南:野有死麕;

卫风:芄兰、木瓜;

王风:采葛、大车;

魏风:汾沮洳;

唐风:绸缪;

秦风:蒹葭;

陈风:泽陂;

桧风:羔裘;

鄘风:桑中、干旄;

邶风:燕燕、匏有苦叶、简兮、静女;

郑风:遵大路、女曰鸡鸣、山有扶苏、狡童、褰裳、风雨、子衿、出其东门、野有蔓草;

齐风:鸡鸣、东方之日;

陈风: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扬、月出;

小雅·鱼藻之什:隰桑。‍

二 婚嫁场景的描写

周南:葛覃、桃夭、麟之趾;

召南:鹊巢、何彼禯矣;

齐风:著;

小雅·甫田之什:鸳鸯、车舝。

婚恋诗88首

周南 1关雎 2卷耳 3樛木 4桃夭5汉广 6汝坟 召南 7鹊巢 8草虫 9行露 10殷其雷 11捺有梅 12江有汜 13野有死麇 14何彼穠矣 邶风 15柏舟 16绿衣 17燕燕 18日月 19终风 20雄雉 21匏有苦叶 22谷风 23简兮 24静女 25新台 鄘风 26柏舟 27墙有茨 28君子偕老 29桑中 30蝃蝀 卫风 31氓 32伯兮 33有狐 34木瓜王风 35君子于役 36扬之水 37中谷有蓷 38采葛 39大车 40丘中有麻 郑风 41将仲子 42遵大路 43女曰鸡鸣 44有女同车 45山有扶苏 46蘀兮 47狡童 48褰裳 49丰 50东门之墠 51风雨 52子衿 53扬之水 54出其东门 55野有蔓草 56溱洧 齐风 57鸡鸣 58著 59东方之日 60东方未明 61南山 62敝笱 63载驱 唐风 64绸缪 65有杕之杜 66葛生 秦风 67小戎 68蒹葭 69晨风 陈风 70宛丘 71东门之枌 72东门之池 73东门之杨 74防有鹊巢 75月出 76株林 77泽陂 桧风 78素冠 豳风 79伐柯 小雅 80杕杜 81我行其野 82谷风 83鸳鸯 84车舝 85都人士 86采绿 87隰桑 88白华

诗经中的婚恋诗有哪些_百度知道

3.浅析诗经中的婚恋诗的现代意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史料。爱情是诗歌的主体,而在《诗经》中婚恋诗是其精华所在,婚恋诗中反映出周代婚姻缔结虽然受社会的种种制约,但男女交往仍有很大自由。如自由恋爱风气、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美满欢愉的新婚生活、怨哀痛楚的婚变等等,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犹如一幅巨轴画卷展示着古代人们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诗经》中的婚恋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婚姻家庭的不幸遭遇的种种,为后世文学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和人们纯朴的民俗风情,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下劳动妇女的种种遭遇,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4.论述《诗经》婚恋爱情诗的著作有那些

1.《诗经》婚恋诗研究

丁秀杰 中央民族大学 发表时间:2004

2.《诗经》爱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吴广义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02期

3. 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

黄伦峰 广西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4.. 论《诗经》爱情诗表现方式的特征

刘东岳 苏国伟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 第02期

5.《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

张庆霞 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6.《诗经》时代爱情婚姻状况研究

王亚娟 安徽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7.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张连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03期

8.《诗经》婚制婚俗探究

李雯 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9.

5.<诗经国风>婚恋诗相关毕业论文

《诗经》中的爱情 【摘要】《诗经》在我国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流传史了,其中的婚恋诗对于今天的而我们来说依然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或公子爱慕佳人,或佳人思念公子,或妇人遭丈夫抛弃,或婚姻受到父母阻拦等等。这些男女之间最真挚的感情,在《诗经》中也诚挚的反映出来了,这就是《诗经》的魅力。

【关键词】 爱情 婚变 男女 在《诗经研究丛刊.第九期》中,王许林将《诗经》中的婚恋诗分为五种:“一见钟情”型、“忠贞不渝”型、“相思苦恋”型、“思妇哀怨”型、“棒打鸳鸯”型。这五个有趣的词语几乎概括了《诗经》中所有婚恋诗的类型。

通过学习后,在我看来,“一见钟情”型的多为男子思恋女子:“忠贞不渝”型的自然说的是女子对配偶或是对恋人的忠贞不渝;“相思苦恋”型的则包括《诗经》中出现的各阶层任务,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思妇哀怨”型的则多表现在思念男子和被男子抛弃后所发出的哀怨;“棒打鸳鸯”型的则是追求自由恋爱而不得了。 看了《诗经》中的《国风》,则会发现《国风》中多描写爱情和婚姻。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是看了《诗经》中的《国风》,便对男女的感情充满憧憬。孔子当年给弟子们教授的内容也包括《诗经》。

可见《诗经》在社会的地位,后来的官学也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这就更加促进了《诗经》在大众中的传播。 我觉得《国风》中关于描写婚恋的诗,大多采用了“兴”的手法,比如说像《关雎》,开头一句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河畔的水鸟,再言及心上人。

在《汉广》中也有类似的手法,“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先说到南方有高大的树木,没有福分在下面休息。再说到汉水有“游女”,却追求不到。

不仅仅是这两首当中采用“起兴”的手法,在《蒹葭》、《野有死麕》、《邶风·燕燕》、《子衿》、《鹊巢》、《草虫》等等。这种手法在今天的歌曲中也用得很多,尤其是在“信天游”中用的较广泛。

不自觉的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太阳下上明早依旧爬上来,鸟儿飞去明年依旧会回来,我的青春一去不会来”。这句歌词是不是跟《诗经》中广泛用的“起兴”手法一样呢? 在我看来《诗经》中婚恋诗就是两大种:恋爱诗和婚姻诗。

恋爱诗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单相思,自然包括男子单思女子和女子单思男子。二是相互思念并爱恋。

第三类应该归于未婚男女初试云雨一类了。婚姻诗则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生活幸福、甜蜜恩爱型。

二是婚姻受阻型。三是婚姻受挫型,而婚姻受挫又可以划分为“单纯的怨妇”和“刚强自爱”型的。

下面对以上分类做出具体的说明和阐述。 一、恋爱之苦涩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位于《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被世人传唱了两千五百多年后依然广泛的被男子们用来抒发对女子的爱慕,尤其是那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几乎都会这么一句。可见《关雎》比周杰伦的歌曲流行程度还要广! 《关雎》中的男子,据学者们推测应该是贵族青年男子,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可以看出来了。

在寻常百姓家是不会有这么好的乐器的。而《汉广》中的男子则不同,他应该是一个农家子弟了,“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言秣其马”等,这些都是只有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才会做的事情。

可见男子爱慕女子也是有等级差别的,贵族中的男子则可以想尽一切自己能用到的手段来取悦自己的心上人,而出身低贱的男子,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子就是“求不可得”。身世的差别就导致爱情的差距。

另外,还有一首诗也很美,因为它描写的风景很有情趣,那就是《蒹葭》,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这首诗用“蒹葭苍苍”四字反复吟唱,回返往复,韵味极深,加之其写到的“白露”、“水中央”、“水中湄”、“水中汜”的景象和地点,都像画面一样,不禁让人想到了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我记得还是在初三的时候翻阅父亲的书柜时偶然发现的,从来不爱多看书的我尽然坐下来把那本书看完了,可能当时的我正处于青春期,对爱情有懵懵懂懂的感觉,所以才会有兴趣把那本书读完。

《蒹葭》这首诗也是在初三的时候学的,在看《在水一方》的时候我自然地想起了《蒹葭》,因为这两篇作品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最相似的就要数对河流的景物描写了,也许琼瑶老师就是看完《蒹葭》后才有了《在水一方》这么一部作品的。 古人说过,男子思女子多在秋季,秋季万物凋零,多阴,而男子属阳,因此秋季多为男子思恋女子;而女子思君则多在春季。

《蒹葭》中描写的“白露”应该是秋天来临的标志吧!我想《蒹葭》是否与古人对男子怀人的说法相一致呢?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子衿》 读到这首诗,让我想起了高一时候我们班一个男生给我写的“情书”,第一句就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是由于我才疏学浅,只知道曹操曾经作诗的时候引用过这两句,不知其真实含。

6.诗经中都有哪些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 1、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谷风》 原文: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译文: 山谷来风迅又猛,阴云密布大雨倾。夫妻共勉结同心,不该动怒不相容。

采摘萝卜和蔓青,难道要叶不要根?往日良言休抛弃:到死与你不离分。 迈步出门慢腾腾,脚儿移动心不忍。

不求送远求送近,哪知仅送到房门。谁说苦菜味最苦,在我看来甜如荠。

你们新婚多快乐,亲兄亲妹不能比。 渭水入泾泾水浑,泾水虽浑河底清。

你们新婚多快乐,不知怜惜我心痛。不要到我鱼坝来,不要再把鱼篓开。

既然现在不容我,以后事儿谁来睬。 好比过河河水深,过河就用筏和船。

又如河水清且浅,我就游泳到对岸。家中有这没有那,为你尽心来备办。

左邻右舍有灾难,奔走救助不迟延。 你不爱我到也罢,不该把我当仇家。

我的好心你不睬,就像货物没人买。从前害怕家贫穷,患难与共苦经营。

如今家境有好转,嫌你厌我如毒虫。 备好干菜和腌菜,贮存起来好过冬。

你们新婚多快乐,拿我积蓄来挡穷。粗声恶气欺负我,粗活重活我担承。

当初情意全不念,往日恩爱一场空。 2、春秋时期无名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原文: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译文: 女说公鸡已打鸣,男说天色尚未明。你快起来看天空,启明星儿亮晶晶。

鸟儿空中正飞翔,射些鸭雁给你尝。 射中鸭雁拿回家,做成菜肴味道香。

就着美味来饮酒,恩爱生活百年长。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欢畅。

知你对我真关怀,送你杂佩表我爱。知你对我多温柔,送你杂佩表我情。

知你对我情义深,送你杂佩表我心。 3、周代无名氏《国风·召南·江有汜》 原文: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译文: 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随。没有我相伴相陪你,终有一天你会懊悔。

江水静流啊积沙岛,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交。在没有我的日子里,祝你平安岁月静好。

江水改道啊又成河,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来看望我。虽然我们不再相逢,愿你好日子歌里过。

4、周代无名氏《国风·王风·采葛》 原文: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5、春秋时期无名氏《国风·郑风·褰裳》 原文: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译文: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

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哥哥!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洧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的少年哥?你真是个傻哥哥! 6、周代无名氏《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

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

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

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

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7、先秦时代无名氏《国风·唐风·绸缪》 原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译文: 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 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要问你。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