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昆虫有关的诗有哪些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当推《唐诗三百首》。 在这三百首光辉篇章中,有一些与昆虫有关的诗句,是诗人以虫寓意、抒发情怀的。 |例如,“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描写一片万籁无声的宁静夜色;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以此比喻过路客人投宿时的情景;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 |颂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传说养蚕是黄帝的元纪螺祖首创,已有5200年以上的历史。 总之,蚕儿浑身都是宝,对人类贡献极大。 诗人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抒发情怀,表示“老骥伏枥”之志和“鞠躬尽瘁”之心。 唐代张籍《田家行》诗:“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描述了蚕作茧化蛹、茧中出蛾的现象。 |咏蝉 |蝉羽化期多在夏季,所以有“蝉鸣空桑叶、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上曲》)的诗句。雄蝉的腹基部两侧有发音器,依靠振动发音器来“蝉鸣” 、“蝉唱”,如果清晨有露或大雨将至,蝉鸣则止、蝉唱暂休。 故有“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李商隐《落花》)的诗句。 |虽然有“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诗句,来抒发诗人清闲悠然的心境。 但有的诗句却是借蝉声来表达诗人清高与思怀的。 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中咏蝉》)。 作者的高风亮节在其序中,以蝉喻之,描写得淋漓尽致!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抒发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戴叔伦《画蝉》诗:“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可算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语的艺术再现。 |梦蝶 |庄周梦蝶就成了文人墨客借物言志的重要题材,蝶梦也就成了梦幻的代称。 |杜甫诗《曲江二首》中写道:“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 |北宋谢逸在《蝴蝶》中描述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诗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扑萤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这是唐诗中的绝妙佳句,早已脍炙人口。 萤属于鞘翅目萤科,幼虫常在腐草堆中觅食小虫,故有“腐草为萤”之误。 |萤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有“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写的是唐明皇夜不成寐思念杨玉环的情景。 |防虫 |唐代戴叔伦《屯田词》:“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白居易《捕蝗》:“荐食如蚕飞似雨,飞蝗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北宋苏轼有诗:“今年春暖欲生蝻,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哪肯吐。” |明代郭敦也有名句描述:“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盈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 说到中国的昆虫文化,不得不提到唐代的欧阳洵。有专家考证,在公元641年,欧阳洵编撰的《艺文类聚》就是最早将散落在中国民间的昆虫文化史料汇集起来的。 其中包含了关于蝉、蝶、蚊、蝇、蛾、蚁、蝗、蜂、蟋、尺蠖、螳等昆虫的诗赋。后来有关昆虫的诗词歌赋不断出现于诗作之中。 如2000多年前的《诗经·国风·七月》里载有“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左思的《巍都赋》中有“清戎绵幕,无异蛛蝥之网,弱卒锁甲,无异螳螂之卫”;古人扬雄的“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录有关虫类药物的70多条款中,就有不少生动的描述,如蜣螂“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等等。 古代仅养蚕、养蜂就有相当多的专著,如淮南王的《蚕经》;宋元明的《蚕书》、《艺桑总论》;清朝的《蚕桑辑要》;后魏的《齐民要术》;唐宋的《尔雅翼》有“蜜蜂蛰人,芒入人肉,不可复出,蜂亦寻死。”等等,其中不仅体现了相当的科学水平,而且涉及有不少昆虫文化的素材。 据《中国农书》记载,我国古代放养白蜡虫首次被国外知晓的是英国耶稣传教士N.特里高尔特,他在1651年对此做了记述。此后消息传到了欧洲,W.洛克哈特于1853年将白蜡样品连同白蜡虫从上海送到英国供作研究。 1913年,美国的E.H.威尔逊特地亲临我国,对四川的白蜡进行了考查。由此可见,昆虫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国际民间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还有许多昆虫在远古时期,就已默默无闻地在民间装点着人民生活。如蝉在晋、汉时代就饲养用作娱乐,陶毂的《清异录》记载了唐代长安有赛蝉的风俗,聚蝉较鸣,称为“仙虫社”。 金龟子在七八百年前已经用来作装饰品和玩具,“金龟子,体绿色,光若金,里人取之,以佐妇钗环之饰”记录于《益州方物记》中;在《癸辛杂识》有“甲能飞,其色如金,绝类小龟,小儿多取以为戏”的记载。几丁虫也同样被用于装饰品,陈常器的“吉丁虫,甲虫也,背正绿,有翅。 2.和蜜蜡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又和南塘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大计当传子,齐盟共定王。 不惟分户牖,亦自峙餱粮。 修□疑知礼,谋迁似辨方。 朱门需蜜蜡,空费一春忙。 2.《蜡梅咏》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蜜蜂数日不出衙,将谓冻蛰无生涯。 今朝起看后园树,总将蜜蜡衔为花。 香作蜜香色蜡色,花瓣分明是蜂翼。 不是案头乾死萤,不是营营蝇止棘。 3. 《收蜜蜂》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 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 前人传蜜延客住,后人秉艾催客奔。 布囊包里闹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 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 相逢处处命俦侣,共入新宅长子孙。 今年活计知尚浅,蜜蜡未暇分主人。 明年少割助和药,惭愧野老知利源。 4.《蜂》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春风无主撩乱时,分群养子各守脾。 争掇花腴为蜡蜜,年年共割不我稽。 俄逢主人若过虑,畏尔有虿成噬脐。 密将恶物毒尔族,尔曾不得同醯鸡。 王虽尔名尔何补,造甘为利乃自取。 5.《蜂儿》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密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蜜成万蜂不敢尝,要输蜜国供蜂王。 蜂王未及享,人已割蜜房。 老蜜已成蜡,嫩蜜方成蜜。 蜜房蜡片割无余,老饕更来搜我室。 老蜂无味秪有滓,幼蜂初化未成儿。 老饕火攻不知止,既毁我室取我子。 与蜜有关的句子 1、翻炒是情感的升温,糖醋是情感的蜜意,烹饪又何尝不是一种柔情。 ——汪涵 2、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理查·德·弗尼维尔 3、有些人蜜语千篇却无疾而终,有些人相伴无言却共度百年。 4、翻炒就是情感的升温,糖醋就是情感中的蜜意,做一碗面条何尝不是柔情;所以餐厅里面的感觉,家厨里面的感觉,就是爱。 ——汪涵 5、我们去菜市场挑选食材其实就是偶遇与重逢。翻炒就是情感的升温,糖醋就是情感中的蜜意,做一碗面条何尝不是柔情,所以餐厅里的感觉,家厨里的感觉,就是爱! ——汪涵 6、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 7、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 8、我们从野草里采来了蜜;从魔鬼那儿居然获得了道德的教训。 ——莎士比亚 9、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 ——雨果 10、从一个学者口中倾注给另一个学者的恭维,只不过是一瓶加了蜜的苦胆汁而已。 ——雨果 3.有关昆虫的诗句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 不开玩笑了。虫: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4.关于“昆虫”的诗句有哪些1. 《东都酺宴》 唐代:张说 锡命承丕业,崇亲享大名。二天资广运,两曜益齐明。 道畅昆虫乐,恩深朽蠹荣。皇舆久西幸,留镇在东京。 2.《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代:许景先 玉堂宣室坐长年。鼓钟西接咸阳观,苑囿南通鄠杜田。 明主卑宫诫前失,辅德钦贤政惟一。昆虫不夭在春蒐, 3.《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唐代:沈佺期 坟垄无由谒,京华岂重跻。炎方谁谓广,地尽觉天低。 百卉杂殊怪,昆虫理赖暌。闭藏元不蛰,摇落反生荑。 4.《农臣怨》 唐代:元结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5.《蜡辞 / 伊耆氏蜡辞》 先秦:佚名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5.关于昆虫的古诗1、《月夜 / 夜月》 【作者】刘方平 【朝代】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白话翻译: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2、《村夜》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话翻译: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3、《杂感》 【作者】黄景仁 【朝代】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白话翻译: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4、《蜂》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白话翻译: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白话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6.与蜡烛有关的诗句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白蜡烛诗(代夫赠人) 孙氏 景胜银釭香比兰,一条白玉逼人寒。 他时紫禁春风夜,醉草天书仔细看。 长门烛 王建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残光欲灭还吹著,年少宫人未睡时。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夜归 白居易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骢。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白居易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寒食(一作寒食日即事)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华清宫感旧 王建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 辇前月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灰。 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 有时云外闻天乐,知是先皇沐浴来。 牡丹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燕台四首·冬 李商隐 天东日出天西下,雌凤孤飞女龙寡。 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中远甚苍梧野。 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 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 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舞罢腰支在。 当时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 破鬟矮堕凌朝寒,白玉燕钗黄金蝉。 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 薛能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 吾子莫愁登第晚,古人惟爱贱游闲。 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 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 送李校书赴吉期 贾岛 筮算重重吉,良期讵可迁。 不同牛女夜,是配凤凰年。 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 诗书与箴训,夫哲又妻贤。 晚坐寄友人 温庭筠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 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 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破阵子 晏殊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 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 何曾为细传。 南乡子 苏轼 何处倚阑干。 弦管高楼月正圆。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 老去愁来强自宽。明镜借红颜。 须著人间比梦间。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 绣被焚香独自眠。 如梦令 贺铸 相见时难别易。 何限玉琴心意。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 憔悴。憔悴。 蜡烛销成红泪.。 |